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为女作家杏林子。她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年幼的生命便遭受着不幸,后来病情恶化,但她忍着疼痛坚持文学创作,凭借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谱写生命赞歌。因此,文本不仅是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也是她柔弱生命的顽强  相似文献   

2.
作为海明威的代表性作品,《老人与海》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体现了海明威文学创作上的巅峰。《老人与海》作品做了生命发展实际含义的诠释,提出了英雄主义的赞颂,为之后英雄主义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学的生命,语言运用反映出作家的艺术功力,体现出作家的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经典,其作者叙述语言、小说人物语言以及作者对民间语言的提炼与运用,都达到了很高水平。《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为汉语叙事文学创作提供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4.
《养气》篇是《文心雕龙》中文艺生态思想最集中的文章。刘勰以“养气”为核心,并根据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论述了作家创作所需要的生理心理条件、创作对作家生命生态的负面影响及“养气”对于创作和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等文艺生态学问题,提出了“养气”、“卫气”的具体方法。《养气》篇的文艺生态学思想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因而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实用性和理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昕 《林区教学》2014,(11):33-34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文学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基于此,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分析《老人与海》的语言特点、叙事手法以及表现方式,进而对其文学创作特色进行总结与归纳,以期使读者能够对海明威的文学创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刘勰《养气》篇运用养生学理论,从生命学角度对文学创作与作家生命之关系作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命题,理论深刻,内涵丰富,对于现代作家和作家理论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来看,莫言有着独特的女性世界观,他的作品以男性创作视角来观察记录身边的事物,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小说《蛙》重点在于彰显其中女性角色的生命张力所在,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莫言创作《蛙》的主要原因。而《蛙》中对于女性生命张力的书写更是体现了莫言对于中国文化的追寻和其独特的女性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8.
在明清时期,《牡丹亭》女读者的活动地域主要在江南。她们大都是具有文学家身份的青年妇女,对她们来说,阅读《牡丹亭》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能够触发灵感、推动文学创作的审美中介。明清时期有些女读者因阅读《牡丹亭》而早亡,她们明知阅读有伤身体,却仍然如痴如醉地沉迷于阅读,可见《牡丹亭》的阅读对于明清女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9.
我是《作文成功之路》杂志的一名老读者,一直对它怀着一种深深的感激之情。如果不是它,我的文学创作决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已出版报告文学、打工实录作品集《留住生命的美丽》,在全国百余种报刊发表文学、新闻作品400多篇,近60万字。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心雕龙》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极高地位。它在《辨骚》、《诠赋》等十四篇中论及了贾谊及其文学创作。总的看来,刘勰对贾谊的文学创作和体性才情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主要涉及到贾谊的赋、政论散文、才略。同时。刘勰对贾谊文学创作的不足之处也给予了指正。  相似文献   

11.
潘希武 《中学教育》2010,(2):38-42,59
学校性格决定了现代学校制度构建的基本方向和总体架构。现代学校各项制度的构建都可以从学校的属性中找到依据,或者说,学校属性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正当性的依据。由于学校的性格呈现多元化,或者说学校应具有的价值追求存在多元化,因此现代学校制度应是一个包容多元价值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Various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science tuition should include some discussion about how science has developed over time. Therefore, delibera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should be integrated in the science curriculum. Many researchers argue that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s a good way to place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classe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is debate and argues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young students study the birth of modern science. Such study could allow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at some of the issues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aros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with the birth of modern science.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it is important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factors that immersed the birth of modern science. To accomplish this goal, the novel The Name of the Rose by Umberto Eco may be used. Beyond introducing issues surrounding the nature of science, this strategy could help overcome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古代技术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附魅技术,但自从它与现代科学相互结合后,就走上了祛魅的道路。祛魅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但祛魅后的现代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以及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后现代的技术必须采用人、技术、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走技术返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把自然看成一个有内在规律并可以为人把握的对象,通过逻辑思维和逻辑演绎成功地将其量化,为科学留下了宝贵财富。为近代科学的诞生起了示范作用。古代中国人创造了独到的科学技术体系,形成了有机的自然观和独特的科学观,对近代科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和西方独特的科学观都对各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中西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论老庄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哲学思想对现代科学生活方式的确立仍有深刻启示意义。“天人合一”思想应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前提和追求的境界;“知止”思想是现代社会适宜的生活消费观;“清静无为,回归自然”是现代社会科学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6.
对《达洛维夫人》,评论家们一直认为其中丰富的意象描绘含有矛盾性、悖论性。作为现代主义作家的先驱,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她的作品中早已采用了矛盾写作手法。因为小说充满悖论性的诗意隐喻,往往造成阅读的困难,本文试从《达洛维夫人》中的隐喻研究入手,探索伍尔芙对现代生活的理解。其中,窗户的意象、钟声的意象和起伏运动意象作为本文主要探讨的三个具有悖论性的意象隐喻,将有助于揭示伍尔芙的现代主义写作手法和她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出的对现代生活矛盾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燕丽丽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3):25-27,24
西方现代艺术旨在表征个性的解放、人性的觉醒与心灵的自由,而后现代艺术则彻底解构了现代艺术的传统思维模式与审美主旨,在消解一切中陷入了后现代的艺术困境,即在思想解放立场上对现代艺术解构有余而建构不足。唯有在积极扬弃现代艺术的基础之上注入后现代元素以达到感性美与思想美相统一的和谐境界,才能开创当代艺术思想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影响,"天人合一"如何有效地应用在现代陶瓷产品的设计中,是一个应该探讨的课题。陶瓷产品设计中"天人合一"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陶瓷产品设计的发展,给予现代陶瓷设计一定的实践启发,进而拓宽设计应用方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踏青、郊游与现代城郊旅游就总体规模、经济消费水平与项目类型来说是不同的,然而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踏青与郊游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民俗内涵是现代城郊旅游文化的精髓,它对自然的崇尚和“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与现代城郊旅游“返朴归真”的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因而可以说古时“郊游”与“踏青”是现代城郊旅游的潜在基础,它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是我们现代发展城郊旅游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阶级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曾产生较大影响。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是建国后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指导思想较早编写出版的教材,是体现"阶级论"同时又保留个人思考的著作。丁易和刘绶松在王瑶的基础上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推向了唯"阶级论"是从境况。"阶级论"将阶级性从人性中剥离出来并取代人性,只关注政治革命作用的高低忽略了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理性和人文价值的存在,其背后的支撑点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绝对并片面化的认知方式导致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未能反映现代中国时期文学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