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在性质上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教育.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要遵循社会主义宪法、保障公民权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公民意识教育途径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宣传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及中国对国际社会的积极融入,人们对公民教育的关注与讨论也越来越热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教育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进行,其中,学校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自2007年起,我校尝试在高一年级开设公民道德修身课程,2008年12月,学校"高中'公民道德修身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列为区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公民意识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公民社会也随之兴起。公民社会的兴起,有助于中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应当以公民社会为其社会基础,需要塑造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中国现阶段公民意识开始觉醒,但总体上还有待成长和完善。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需要从建构公民教育的社会环境、发展学校公民教育、拓展公民教育的形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必须首先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科学内涵。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根本途经,在于培育公民社会、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这种认同感。公民意识教育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进行的,其中学校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而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公民意识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实现。因此,要通过隐性教育方法、渗透教育方法和人性化教育的方法,把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家庭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构建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家庭关系,切实改进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7.
1.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者和促进者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这种认同感.公民意识教育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进行的,其中学校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而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  相似文献   

8.
陈柯 《农村教育》2005,(4):48-48
公民意识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所表现的对自已、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广大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教育的主旋律要以德育为先.德育工作的目标应是十分明确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合格和优秀公民。也就是说学校应培养学生树立公民意识.以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成为合格和优秀的公民。这实际上也构成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很多社会人群,对公民意识存在模糊认识,存在偏颇乃至错误。学校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应当从匡正偏颇、错误认识入手,选择正确的教育维度,明确教育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他们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关系着我国现代化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明确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理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教育扶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紧密联系。从国家整体利益探究国家层面上对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定位,从教育功能探究社会层面上将社会价值取向具体化,在个人层面上使公民价值准则落实到每项教育扶贫工作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扶贫理念、目的、管理的指导思想,教育扶贫工作的建设实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过程。对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学术意义上有利于丰富教育扶贫研究体系;实践意义上有利于加强民族地区政府、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教育扶贫的地区稳定、共同富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沈亚宁  蒋荣 《林区教学》2014,(3):103-106
社会发展对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在分析体育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比较具体的教育内容以及实施方法,初步探讨体育教学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要求每个公民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如何培养小学生兼具中国特色和全球视野,成为合格社会公民,这成为了学校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一、研究背景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中的公民意识培养——广州地区教育沙龙讨论综述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李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而公民意识的内涵,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和...  相似文献   

15.
臧宏 《中国德育》2009,(2):92-92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当着眼于公民教育和民主实践。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对认清当前基础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公民意识(公民状态)是指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政治或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即一个人拥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政治文明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多管齐下,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都应肩负起相应的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对于实现民族复兴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将高校体育规律性、时代性特点与高校体育的文化与教育、心灵与情感陶冶对个体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化过程相结合,从高校体育的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研究高校体育的公民意识教育,实现高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完善个体教化,培养合格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应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全体学生具有"公民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环保意识",使学生尽快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为此,学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应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公民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与教育课题,正在逐步重新进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视野。这是中国社会与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对于公民教育的认识并不相同。因此基于当代中国的现实,讨论公民教育的时候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价值立场、秉承什么样的方法论,成为我国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三个方面:首先,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其次,中国公民教育应当具有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特质,应当反对简单的“拿来主义”:最后,学校公民教育应与和谐社会生活同步建设,反对狭隘的公民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以公民个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为核心的公民理念是现代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超越传统的“人民”的理性界限而倡导公民理念。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落实公民理念要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公民社会、弘扬公民文化这三个重要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