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用心倾听、热爱生活的情感。3.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教具准备1.自制幻灯片。2.准备课外阅读《雨铃铛》一文。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点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继续参看课后的生字表。3.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记住了课文中…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用心倾听、热爱生活的情感。3.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教具准备1.自制幻灯片。2.准备课外阅读《雨铃铛》一文。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点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继续参看课后的生字表。3.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记住了课文中…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全文。2、品味本文层次美、意境美,学习写景的方法。3、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二.教学思路:本节课以"读"贯穿整节课,采用"一线串珠"式的教学方法,我设计了"一读课文通文意,二读课文理层次,三读课文品意境,四读课文悟情怀,五读课文诵经典"这五个环节,层序递进,预期在"三读课文品  相似文献   

4.
<正>略读课文在统编本教材中占比很大,是单元语文要素延展、强化、补充的有效资源。略读课文不能粗略地读、忽略地读、简略地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定位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实施适合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探究、合作、个性化学习,领悟略读课文“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真意。一、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起开始有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增加了教学的厚度,让学生由信息检索转向归纳梳理,由知识提取转向重组运用。1.教材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师简介文章作者与出处。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布置预习,提出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划出生词。2.检查预习情况:(1)提问:这课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逐段读课文(随时纠正字音)。(3)检查划生词的情况,出示词卡认读。3.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质疑问难。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不明白的问题。 (四)讲读课文,抓住每段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胜负”、“不解”两个词语。2 .了解溪水变化的原因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学会本课生字。二、理清脉络 ,熟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 ,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 ,学习生字 ,掌握识字方法。2 .指导学生写字。三、感知课文 ,理清脉络1.分段轮读课文。2 .检查读文情况。3.自由读课文 ,理清脉络。四、巩固…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饱含感情地诵渎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蝴蝶谷”名称的来历,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之情.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知、体会蝴蝶谷的美.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情境,感悟文章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学生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读熟了课文,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大家还记得吗?(课件出示词语)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认识“海”、鸥”等1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二、初读课文,学会发现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小节。2.说说发现了什么?(“识字6”和前面的识字课有什么不一样)三、读文讨论,学会创造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小朋友,你们想怎么读课文,老师就跟着你们怎么读。读的形式可以是两分钟自由朗读;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师生对读,一方读数量词,一方读相应的表示事物…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读课文,理解课文,认识冬瓜和茄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材选文编排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有利于教,也有利于学,深受广大师生欢迎.该教材精选的现代文有各种组元法,以按相同体裁组成单元的居多,每个单元的选文按训练意图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三类,教读课文是学生从中获取系统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类课文,自读课文是学生运用从教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独立获取知识的一类课文,从教读到自读,学生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自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教读课文时的示范.如何做好这个示范呢?笔者在“参与性教学”探索中的主要做法有“三精”:精讲、精读、精练.  相似文献   

11.
初一册 第五单元《论语》十则[创新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认读字词 ;2 理解各则语录 ;3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二、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 ,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三、创新意图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第一个教学板块 :认读课文。 (1 5分钟左右 )1 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2 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3 听读课文 ,注意校正读音 ,体会语调。4 分“则”朗读课文 ,每读一则 ,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5 分学习小组 ,读课文 ,说注释 ,说译文。6 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第二个教学板块 :析读课文…  相似文献   

12.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原稿)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自主认识4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3.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1.做多媒体课件。2.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1)读课文,读准字音,圈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1.多层次阅读,体会文章是怎样突显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2.展开联想,仿写课文。【教学过程】一、读成语,导入新课1.读课文后面练习中的成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文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教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充分发挥自读课文的作用,落实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使自读课文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教学,这就有必要对自读课文作些实质性探讨。下面是我们对自读课文及其教学的浅层次认识,当否,恳望专家、同仁指正: 一、讲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关系及教学自读课文的原则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国文学习》中讲:“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  相似文献   

16.
统编教材在中高年级选编了不少的长文章。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长课文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在长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路径、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引导,让学生既沉入文本中,把课文读透、读深,又能跳出课文,把课文读精、读短,从而达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这样的长文短教,针对性、目标性更强,使长课文教学显得更精练、更高效。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谦逊和平易近人的思想品格。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1.了解爱因斯坦,设问:爱因斯坦是谁?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课文。(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3.设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爱因斯坦作为当时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与小女孩之间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读后交流:…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2.引导自主探究,学会运用语言。教学过程一、从中心句导入1.出示中心句: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2.齐读中心句。3.问:这句话节选自哪篇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4.板书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生字读音。3.再读课文,完成填空题。课文主要讲杨梅树的特点及杨梅果的、、。三、细读探究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可以列提纲读,可以有感情朗读,可以边读边画,可以抓重点句读等。)2.小组内完成自学反馈表。3.小组内交流。4.小…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两篇自读课文,教材这样编排旨在让学生把教读课文习得的方法用于自读课文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但在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并没有认清自读课文的作用,要么像教读课文那样详细分析,要么让学生随便读读不作任何要求。这背离了编者意图,我们必须处理好自读课文的教学。一、掌握自读特点,正确处理关系自读课文是教读课文的延伸,是对教读课文所掌握方法的实践和巩固。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不能小觑自读课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静 《课外阅读》2011,(10):309-309
【教学目标】 1.会读、会书写课文中的12个词,并能挑选其中一两个词语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