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气候资源图4.1街道方位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教材第97页) 一、相关变式图,见图1和图2 二、设问与训练 1.为了满足街道和建筑物都有较好的采光条件,图一中设计正确的是 ( )  相似文献   

3.
图 2 .1 大气的垂直分层1.相关变式图 ,见右图。2 .设问与训练 :读“气温垂直变化图” ,完成下列要求 :( 1)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 ,正确反映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   ,判断依据是          。根据A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 ,可知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2 )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  层 (填字母 ) ,原因是          。( 3 )人类目前利用平流层最主要的方式是     ,原因是          。( 4 )B层和D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分析其增温原因的异同。相同点 :    …  相似文献   

4.
7 .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表7.1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一、相关变式表运输方式运载量运价速度灵活性劳动生产率铁路2 3河运3 5海运14公路42航空51  二、设问与训练1.读变式表完成下列问题(表中数字1、2、3、4、5表示在某一方面的优劣次序)( 1)填出表中运价、灵活性和劳动生产率的优劣排序。( 2 )四川盆地大宗农产品出口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A .铁路   B .河运C .公路D .海运( 3)山西煤炭运往上海,比较合理的选择是   。A .铁路—公路运输网B .公路—海运网C .公路—内河运输网D .铁路—海运网【解题思路】变…  相似文献   

5.
3 .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图 3 .4岩浆岩生成示意 (教材 5 9页 )一、相关变式图二、设问及训练1.读图回答 :( 1)箭头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     。( 2 )花岗岩主要由   、   和云母等组成。( 3 )常见的喷出岩除玄武岩外 ,还有   等。解题思路 :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变式图用箭头表示岩浆的形成 ,更直观地显示岩浆活动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 :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因此形成了岩浆岩的两种基本类型 :侵入岩和喷出岩。学法指导 :岩浆岩是地壳三大岩石之一 ,其形成原因和类型是重点掌握的知识。在地理学习中 …  相似文献   

6.
8 .1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图8.1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1一、相关变式图(见图1、图2 )二、设问与训练1.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    ;B表示   。( 2 )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     ,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新陈代谢和   活动,以    的形式向环境输出     。( 3)图中箭头3表示          ;箭头4表示          。( 4)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      。( 5)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  相似文献   

7.
一、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单元教学重点:城市的区位因素 (1)对城市的区位因素的学习 首先要了解城市的起源.教材是从"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劳动分工"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城市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重难点突破图导 ](一 )设计形象直观的示意图分析城市区位因素。(二 )运用知识网络法归纳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阻塞、影响城市效率住房缺少、质量低劣解决途径1 建立卫星城 ,开发新区2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3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能力型例题图解 ][例 1 ]读下面“我国A城市示意图” ,回答 :( 1 )图中A城市为    ,其优势区位是                       。( 2 )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居住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聚居地--聚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起点,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和必然产物,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居住地,因此教材在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类活动的场所--聚落.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述以下三方面内容:乡村和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形成和区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其中城市聚落是重点,城市化问题及解决途径是重点中的重点;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差异是学生相对难以理解的,可定位为本单元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11.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教材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除了需要搞好内部的组织与协调外,还必须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以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本章教材分别以我国西气东输和东亚产业转移为案例,重点探讨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介绍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两大途径:一是区域之间发展产业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联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二是区域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教材后的"问题研究"介绍了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气候、水文资料及一些相关材料,以问题形式展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南水北调  相似文献   

12.
一、熟练掌握层次(基础知识选择题)1.下面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乡村聚落的规模较小B .城市聚落的规模较大C .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成的D .三家五户的小村庄不属于聚落2 .乡村聚落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②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④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3.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  )A .第一级阶梯上     B .第二级阶梯上C .第三级阶梯上D .三个阶梯比较均衡4 .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大都设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多设在大道会合…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分析城市化是现代社会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教材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城市化的含义、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等。教材中利用了一些实例和图表加以说明,充分运用这些图表和实例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二、教学思想设计1.理论联系实际:城市化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应密切结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 ]1 理解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2 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3 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和原因。[教学重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特点及原因[教学难点 ]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教学关键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 ]问答法、图表法、比较法、学生分组设疑解答法[教学用具 ]投影仪[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前面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 ,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下面请看我们汾阳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中地理单元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结构,解析知识要点,建立单元知识网络,打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因为只有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的外延,才能领会基本原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单元知识和命题网络;只有架设地理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等之间的联系,才能实现概念、原理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的迁移应用.为切实提高复习效益,完成单元复习的任务,必须明确各复习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如对《高中地理》下册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的复习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叶先进 《新高考》2005,(12):47-50
一、考向指津 对于本专题的复习,我们可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能力要求和高考命题情况,从下列五方面选择突破点进行信息整合、精讲巧练,力求达到讲一题,会一法、通一类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图 6.4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这是一幅用来说明古文明时期城市分布的示意图 ,图中主题鲜明 ,五个古文明地区的区位清晰地展示在世界轮廓图中。阅读该图 ,不能仅仅停留在古文明和城市的区位上 ,应注意充分挖掘图中的地理信息 ,使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该图的阅读应在学生掌握城市的出现应具备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进行 ,依次引导学生明确古文明与农业的关系、古文明与河流的关系、古文明与城市的关系、古文明与纬度的关系。最后归纳出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全部诞生在地理区位优越的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  相似文献   

18.
图 2 .1 大气的垂直分层该图把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三层 ,即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阅读本图 ,首先要观察图中每层大气的高度 (纵坐标 )与气温变化 (横坐标 )的对应关系 ,以坐标为基础 ,以气温垂直变化曲线为重点 ,分析出影响大气垂直变化的因素是不同大气成分对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的选择吸收 ,而大气成分与大气组成密切相关。因此 ,该图教学可用因果分析方法 ,由果追因 ,前后联系 ,图文结合 ,完成教学任务。图 2 .4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遇到空气分子、尘粒、云滴等质点时 ,都要发生散射。散射的特点有 :①散射不像…  相似文献   

19.
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表 7.1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这幅图是当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初中义务教育地理第 4册中对这个问题已有讲述 ,为了避免重复 ,本课采用了列表比较的方法 ,总结、复习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为什么在高中地理中还要讲述这个内容 ?这主要是因为对这五种运输方式做出经济评价 ,在实践中很有意义。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的要求是综合而全面的。首先 ,要求运载量大 ,劳动生产率高 ,成本低 ,投资少 ,既能以足够的运量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 ,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运输开销 ;其次 ,要求尽快的送达速度 ,…  相似文献   

20.
第三单元图 3.1 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①地球水体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海洋水 ,其水量占地球水体总量的 96 53 % ,是名副其实的地球水库。同时 ,海洋水也是大气中水汽的来源和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海洋水直接影响着海气关系和陆海关系。②海洋水虽多 ,但不能直接作为人类的饮用水 ,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水体总量的 2 53 %。淡水全部分布于陆地 ,其中又以冰川储水量为最大 ,占淡水储量的 2 / 3以上 ,数量不少但难以利用。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是浅层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和河流水。③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该图提供的海洋水体总量及教材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