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方晨的小说世界为我们打开了通向审美之域的视窗,在并不新潮的故事虚构和话语叙述中多维度地彰显了丰富而又深刻的人性,其都市小说和农村小说侧重从三个维度致力于主题营构:社会文化批判和国民性兼及人性批判;市民和农民精神痛苦和灵魂裂变的揭示;都市爱情虚妄性。其历史小说和童话小说.通过一段段残暴血腥、尔虞我诈的虚拟历史场景和一个个天真烂漫、想象丰富的虚拟童话世界,影射和烛照出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和复杂多变的人性。王方晨作品的思想价值,主要是思想上的自我拯救与反思给人的震撼,归根到底来自于启蒙精神的烛照与自我意志的觉醒。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20,(3):145-152
王方晨自1988年初涉小说以来,其艺术聚焦点便是脚下的土地。虽然他的写作空间不断转换,但始终有一条"无乡"的引线穿插其间。乡土空间的"悬置"与断裂、乡民的选择以及乡土伦理的异变则是理解王方晨作品中"无乡"的几个窗口。透过它们,王方晨作为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者、基于社会变迁的人性审思者以及个人情怀的真实坦露者的形象得以展现。与此同时,无乡,作为一种精神状态,不仅统摄着作品中的主人公,也指涉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作品为武器,将为我们打开一扇透视当代人精神状态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晨之舞思     
张海宏 《师道》2009,(7):1-1
晨曦微露,沫浴着清爽,在琅琅的书声中静望。 学生手捧书本,目光睿敏,神情专注,或高声,或低声,或动,或静,畅游知识的海洋,吸纳人类文明的精华,磨砺心智,充盈精神。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毫无雕饰,纯真无邪,整个教室似一泓清泉,又似一方碧蓝的晴空,让人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4.
王方晨作品的价值不仅仅来自于形式意义上的探索,更主要的是思想上的自我拯救与反思给人的震撼,归根到底来自于启蒙精神的烛照与自我意志的觉醒。这里的启蒙不是靠他者的存在来启发自己的蒙昧状态,而是自己“启”自己的“蒙”,是靠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是一种先于人群的智慧的觉醒。  相似文献   

5.
    
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怎样火热,甚至会从燠热之中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如若仔细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  相似文献   

6.
《茉莉香片》、《心经》等作品反映了人的成长历程,冷漠、不幸、荒诞、错乱是其主色调。成长者的心理或无奈,或变态,或轻狂,或自毁。这些,源自作家对人生、人性的悲观和失望。导致作家悲观和失望的是她的坎坷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她早年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7.
    
白云相争伏海浪,破晓东方一红光。万般寂静蝉自鸣,不时雀声惊芬芳。晨@孙颢$无为县鹤毛乡鹤毛中心小学六年级~~  相似文献   

8.
晨炼     
晨炼禹瑞清床头上挂着一块电子表,它会定时奏音乐,我把它定的时间是:夏天,五点;冬天,五点二十。一到这个时间,它就奏30秒钟的乐曲,催我起床。现在是冬天,昨晚零下一度。凌晨,电子表奏起悠扬的音乐,我毅然下床。首先,把桌上的台灯扭亮──这是我和阮妈的信号...  相似文献   

9.
    
依依 《初中生之友》2011,(35):44-49
<正>朝阳蹿到树梢上,晨风习习,她似乎闻到了甜味。一以前在老家,李启明最喜欢早晨了。"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在太阳初升时就出去干农活,有时候他也一同去。在农田或菜园里干活时,空气清新极了,鸟儿的啁啾声不绝于耳。自从两年前他随父母来到这个城市,这样让人心生欢喜的早晨就消失了。每天晚上,他都要早早地把作业做好,早点休息,以便第二天起个大早。每个清晨,他还在美梦中,闹钟就会扯着破嗓子把他叫醒。他在睡眼惺忪中,快速地完成一系列的自我清洁工作,然后骑上那辆与他年龄和身份都不相符的三轮  相似文献   

10.
晨绿     
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不知使多少人叹为绝唱。这“绿”字,画龙点睛地道出了江南的绝妙春色及景色变化的过程。而最讨人喜爱的则是早晨的绿色。不信,你清晨到山川田野去走走看,一定会被那滋滋润润的晨绿、缥缥缈缈的晨绿吸引得神魂迷醉,将整个身躯融入大自然的仙境。  相似文献   

11.
有很多作家,作品写得或汪洋恣肆,或奇趣横生,而其生平为人。则寡淡无味。台湾作家李教,显然不属于此类。他是一个真正的“实力派”兼“偶像派”。作品之外.他的狂傲、他的嬉笑怒骂,为其魅力加分不少:他的爱打官司、他的数度入狱、他与著名影星的闪电婚姻……这些经历也逐渐成为传奇,被人津津乐遭。人们喜欢李敖。  相似文献   

12.
晨之舞思     
晨曦微露,沐浴着清爽,在琅琅的书声中静望。学生手捧书本,目光睿敏,神情专注,或高声,或低声,或动,或静,畅游知识的海洋,吸纳人类文明的精华,磨砺心智,充盈精神。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毫无雕饰,纯真无邪,整个教室似一泓清泉,又似一方碧蓝的晴空,让人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13.
<正>自古以来批评家总爱把或时间相同,或风格相近,或主张相类的作家归在一起,称之为某某派。这确实是总结文学现象的好办法。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命名稍有偏差或含混,就会影响到对这一群作家的正确评价,从而影响到文学史研究的科学性。故我们在命名某一流派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全面考虑,反复斟酌,争取找  相似文献   

14.
春晨望山     
身居高楼,远眺青山。山不甚高,亦不甚大,但层峦叠嶂,厚实雅静。没有“黄山天下奇”之妙、“庐山天下秀”之美,也没有“华山天下峭”之险、“泰山天下雄”之绝,我眼前的山虽不太出名,却也别致妩媚。山是东山。太阳笑脸微露,山便多了一层诱人的背景。那颜色由深而浅,由浓而淡,一层一层从山顶直铺下来,越泻越薄,薄得只能用眼睛来意会全部的真意,和谐得有趣,温柔得可亲。其实光用语言已无法真切地描绘出这灵秀的画面了。山像娃娃,一睁开眼就有了精神,一场细雨冲刷的山峦,尤为可爱。远远望去,山在雾中,雾在山中。阳光斜洒的晨…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切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独创的。其独创性,有的侧重在内容方面,有的侧重在形式或技巧方面,有的则同时表现在内容、形式和技巧等各个方面。即使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民族、同一个阶级里描述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也是如此。这首先是因为作家面对的现实是无限多样的,同时还因为作家的个性及其与现实结合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  相似文献   

16.
灵活恰当的运用比喻有助于作家更好的诠释体察到的人物或景物的特征,更巧妙、更深沉地表达作家的内在感触,为文章增添浓郁的文学色彩,故而在散文中广泛运用。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比喻句的含义理解成为学生阅读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期”文坛上,王蒙被评论界视为“复出”作家、“意识流”作家或“现实主义”作家,但我认为,某种意义上他还可以被称作“新时期”的“革命作家”。当他以多义、有趣、感伤、尖刻或故意偏离等多样缠绕的叙述形态“叙述”革命和个人的“关系史”的时候,人们会注意到其创作“自述”与小说在无形中其实呈现为一种缠绕、互疑的关系。是什么刺激了王蒙“自述”的欲望?怎样看待“自述”与小说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不一致的现象?或者说,借助于对这一现象的细读,能否将作家创作世界中某些重要的侧面再度打开?于是,在创作“自述”与中篇小说《布礼》之间的关节点和有意味的纽结,就需要稍微留心了。  相似文献   

18.
乡村秋晨     
在陕北乡村,秋天是最美好的季节,秋晨是最美妙的时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编写者、语文教材阐释者(教学参考的编撰者)以及广大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对盲目崇信权威、名家名作的定势心理,张扬学生个性化的思辩力,传授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方法的良好动机下,在解剖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时,总是在最后的总结中加上作品或作家“由于历史或阶级的局限,作品(或作家)的思想存在着(某某)不足和缺陷,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一作品(或作家),要批判地吸收作品(或作家)表达的思想”这一环。  相似文献   

20.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