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不能用英语组织课堂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一些英语教师习惯上汉语课堂,汉译英课堂.能否用英语组织课堂,它是英语教师个人素质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见证.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教学和育人智慧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段红霞 《教师》2010,(18):93-93
一、不能用英语组织课堂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一些英语教师习惯上汉语课堂,汉译英课堂。能否用英语组织课堂,它是英语教师个人素质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见证。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教学和育人智慧的生成过程。用英语组织课堂,是英语学科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决定了的,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课堂教学实践,把自己摆进去,全身心地投入,激活感受力和创造力,增进实践智慧。英语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相互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的工作就是做"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最好的教师是在与学生的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教师不仅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渊博的学识、  相似文献   

4.
"对话"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教育行走的过程中,要对话童心、对话伙伴、对话自我,要重构认知、重构自我、重构世界,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才之路,也是追求自我生命价值的修炼过程。"对话"伴随着教师的一生。用"学习"来修炼自己,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用对话教育理念,实证教育者的良知,这是教育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的呼唤。  相似文献   

5.
彭金莲 《考试周刊》2011,(64):220-220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课堂中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一筹莫展?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这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即教师用关注之心“点击”学生的心灵.美术课才能充满生命活力。 一、用“心”导入,进入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正>一、理论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学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联系实际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教材中的生成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来自于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一个教育思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发现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存在局限性和一定的缺憾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和重构,实现课程资源的最优化。一、重组:拓展灵活性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整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中的一段文字、一幅插图甚至是一小行不起眼的对话,都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  相似文献   

8.
开展教师思想工作的过程,就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作用的过程,即双方之间的心理互动过程。要使这一过程经常地、顺利地进行,关键是学校领导要摆正自己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是把自己看作高人一等的领导者,而应看作是教师的同事和朋友,真正把思想工作建立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用平等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和处理双方之间的思想关系,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首先,要尊重教师。教师既是思想工作的对象,又是办好一所学校的中坚力量和培养人才的主体,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认识规律进行外语教学侯敞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宝库丰富自己的头脑,进而获得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因而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认识过程。既然...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提问,不仅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程度。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以教材为载体,实现教学与学法统一的过程。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用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用问题让思维远航、用问题链接教师与学生的思想。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  相似文献   

11.
正唯有"用教材教"才能反映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通过传递信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身以及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建构的。教师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回避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教材经过自身咀嚼之后再喂给学生。这是一种"告知式"的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科书中心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陶岚 《南昌教育》2009,(11):12-13
一、教学中应注意情感教育 1.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教师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进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课堂中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不展?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学习兴趣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的。这种关注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即教师用关注之心"点击"学生的心灵,语文课才能充满生命活力。一、用心导入,进入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4.
赵隽 《甘肃教育》2011,(20):56-56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对教材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如何用好教材呢?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历史上曾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教师中心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他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认为学生有一种“不驯服的烈性”,教师只有用权威去“压制”和“克服”它。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贬低甚至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只看作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看守者和助理者。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观点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不是简单、机械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为适应现…  相似文献   

16.
讲好一堂课的关键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课堂设计安排,其次是学生的配合。 一、教师的启发作用 教育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的,教师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指导和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 1、问题启发式 教师可以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试答、验证,逐步把学生引入课文之中,掌握书中的内容。例如复旦大学的College English第三册第六课Why I Teach一文,教师就可以用问题启示法:  相似文献   

17.
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这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用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思想来讲授历史课,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点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智慧火花。一、教师自己要勇于创新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面对的是历史教科书的既有模式和早已定论的历史观点,另一方面要面对渴求新知识的学生群体,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教师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敢于从多方面进行剖析,然后用科学、辩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归纳,得出新的结论和观点。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首先敢于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发散…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多向度,可以有很多的表象,很多的途径.在学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并不缺少来自课堂和实践的感悟,缺少的是用理性的眼睛看自己的教学,用理性的脑袋思考自己的实践.学校应搭建平台,引领教师"读书--读书--再读书",用阅读促使教师拥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一个理性的头脑、一份对事业的激情.  相似文献   

19.
余思宇 《现代语文》2010,(10):64-65
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的一次重新"编码"的过程。新课标已隐含着教师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这一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新课标准确定位,巧妙设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 ,不用多媒体就没有“档次” ,教师在多媒体的运用上 ,存在着一些误区 ,现作分析如下 :误区一 :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板书这是教师使用多媒体时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整堂课中 ,教师没有一次板书 ,教师的板书全部用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用不到黑板 ,教师把多媒体作为“粉笔 +黑板”的代替品。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师的板书 ,虽说是教学手段的一大进步 ,但却是对多媒体资源的一大浪费 ,同时 ,也是对教师的时间精力的一大浪费 ,而且也抹杀了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