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力转移过程是社会劳动力优化重组的过程。由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专门技能,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而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问题。国际成人教育协会秘书长罗吉斯认为:促使乡村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是传播和教育。在知识、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2.
面对持续的高失业、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失灵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等共同挑战,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并没有像英美国家那样选择新自由主义的就业政策,也没有像瑞典等北欧国家那样选择合作主义的就业政策,而是选择了一种以维持传统欧洲社会模式、缩减劳动供给和劳动力市场边缘灵活化改革为基本特征的保守主义就业政策。这种保守主义就业政策的选择,从根源上来讲,是与欧洲大陆国家社会团结主义的历史文化传统、保守主义的福利国家制度、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治理结构和其政治可行性相适应的。在现实中,这种保守主义就业政策的实施在保持欧洲大陆国家社会凝聚力与和谐的同时,也面临着平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随社会发展而提高的话,劳动力短缺问题就会格外突出。当前,我国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扩大对农村的职业教育。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职业教育;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劳动力资源转化也需要职业教育。而长期以来家庭作为职教投资主体的模式却限制了农村职教的发展。为此,必须设计真正兼顾农民利益的免费中职教育机制,并尽快向农村推广。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最终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释放出了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致使一批劳动力必须选择转移就业.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与他们的教育情况密切相关,教育层次低的农村劳动力是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增加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转移能力和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最终增加社会经济总水平和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最新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大学生人力资本、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他们就业实现的决定效应,以及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效率问题。研究发现,对大学生就业有显著决定作用的是大学生的人力资本,而不是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大学生就业中,人力资本机制是主导性机制,社会资本机制仅处于辅助性地位,读书无用或者成绩无用是没有实证基础的。这说明,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态势是有效率的、健康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歧视问题十分普遍且相当严重,已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主要原因有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缺乏完善有效的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法律制度。因为就业歧视主要来源于社会偏见,所以对劳动者隐私保护问题,就成为解决就业歧视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中美两国在隐私权法律保护上的差异,针对两国反就业歧视的作用,提出通过加强公民隐私权保护,从而减少就业歧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随社会发展而提高的话,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就会格外突出。当前,我国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亟须扩大对农村的职业教育。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职业教育;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劳动力资源转化,也需要职业教育。而长期以来家庭作为职教投资主体的模式却限制了农村职教的发展。为此,必须设计真正兼顾农民利益的免费中职教育机制,并尽快向农村推广。  相似文献   

8.
就业高峰下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于就业高峰期间,劳动力数量超过经济发展的要求,劳动力的结构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高峰不仅直接影响到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而且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应采取就业优先发展战略,鼓励灵活就业,努力扩大就业。同时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调控,促进劳动力增长与就业增长动态平衡,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就业环境,是应对就业高峰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但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尤其是没有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城镇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就业空间狭窄,即使暂时勉强就业,时间不长也会被解聘,就业稳定性很差。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率(被转移劳动力数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的高低,与其文化技能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职业技能培训是实现其合理、有序及有效转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郭振纲 《教育》2009,(2):16-16
“隐性辍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储备,基础薄弱,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差,给接受继续教育带来很大困难。进入就业领域,他们往往是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力,成为就业的难点,更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地决策和转移过程中就业环境认知内涵的基础上,以安徽省四个样本村为例,使用多项Logistic回归方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环境认知对就业地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首要选择是经济发达的工商业城市,对距离接近和社会联系都有很强烈的倾向,对就业属性不满意的较多,对就业地的生活设施比较满意,对就业地社会自然环境的整体认可程度不高。农村劳动力是在对就业地的形象、距离、就业属性、生活设施和社会自然环境进行综合性评价的基础上,做出就业地决策的。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问题。因此 ,必须从经济转型的内涵出发 ,探索在经济转型时期对劳动力就业所提出的新要求 ,使经济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并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晋宁县是典型的西部农业县,其城乡一体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到人力资本、就业服务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此提出建议: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2.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统筹城乡就业,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构建公平的环境;4.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增强农村劳动力抵御社会风险及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草场承包使得甘南藏区大量的劳动力从农牧中被解放出来 ,没有重新就业而流入社会 ,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社会隐患 ,也延缓了甘南藏区文明进步的步伐。但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 ,我们应对此进行阐释和分析 ,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应由终结性模式转向终身造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终结性模式和职业教育需求不足1、终结性模式和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在传统体制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行统一计划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它是没有升学机会的就业前准备教育。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这种“终结性教育模式”的不适应性愈来愈明显。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就业矛盾成为社会经济的重大问题。一是就业岗位存量大幅度减少,下岗职工不断增加。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累计达1200万以上,超过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政策及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使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难度增加。二…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的因素探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运行并不稳定。大学毕业生高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鉴于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同时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各国都关注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投入,以此弥补劳动力市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劳动素质的高低.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是稀缺资源,低素质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所以,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收入水平的高低,教育素质的高低同时还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增加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转移能力和收入水平,最终增加社会经济总水平和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9,(4)
郭振纲2008年12月24日在《工人日报》撰文:"隐性辍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储备,基础薄弱,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差,给接受继续教育带来很大困难。进入就业领域,他们往往是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力,成为就业的难点,更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就业制度和就业机制的重大变革,要求彻底改革传统劳动体制,实现劳动力资源从政府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以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着重讨论了发展劳动力市场与转变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促进就业政策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 ,有赖于就业政策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有赖于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及一系列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通过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相结合、与改革相结合、与减缓劳动力供给相结合、与疏通劳动力流通渠道相结合及与构筑安全网相结合 ,多管齐下 ,共同努力 ,促进就业 ,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