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也是地市台的立台之本。目前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僵化,尤其是对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陷入了固定的宣传模式之中。要改革地市台时政新闻,就必须树立新闻意识、平民意识、深度报道意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基础上,揉合“民生新闻”的风格,突出地域贴近性优势,使重要的时政新闻真正变成百姓关注、要看、爱看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政新闻在电视新闻中的重要性,时政新闻的写作也显得尤其重要。而当前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写作中主要存在如下四种常见病:一是经常存在套话官话空话连篇的情况;二是夸大事实,“假话”“大话”横行;三是照抄文件,罗列枯燥的数据等“公式化”模式来表达新闻内容;四是书面语言化严重,口语化不突出。上述常见病的产生根源可以从电视新闻本身的特点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要避免和杜绝时政新闻写作中常见的以上毛病,我们必须从对症下药,以求真正发挥时政新闻的喉舌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的内容拓展和形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政新闻是报纸的灵魂.新时期,时政新闻报道呈现喜人气象.时政新闻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受众渴求和增强新闻传播效果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当前,很多媒体和受众都会把社会新闻简单地等同于民生新闻,本文以大量的实例,阐述了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区别,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新闻是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的结合,是回归新闻本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希望以此来打破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界限,在时政新闻中找出“民生”元素,扩大社会新闻选题,更好地服务受众,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报道是媒体界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时政新闻政策性强、文件表述口径严格、报道要求比较多,所以时政新闻经常让人感觉硬而空,读者觉得报道不好"消化",很多读者敬而远之。可是时政新闻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失去时政新闻的重要阵地,对于媒体而言无疑是不明智的。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在新闻写作上让时政报道软一些,更具可读一些,更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是党报和电视等媒体,天天都要采集和发布。然而,多年来形成的一些模式,严重地影响了时政新闻的有用性,更多的时政新闻变成了“流水账”、“记事簿”,离读者和受众渐行渐远。因此,时政新闻的创新是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广播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优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现代信息传媒的多样化,广播正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在时政新闻的报道对象、内容特殊、审稿程度严格等条件的限制下,应如何将时政新闻以受众喜爱的方式传播出去呢?本文通过分析时政新闻报道的特点,针对广播时政新闻优势,提出新时期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加大广播时政新闻的推广,使之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增强媒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的重头戏,担负着宣传发布当地党委政府方针政策、树立领导人良好形象的重任。电视作为声画一体的新闻传播媒体,具有把时政新闻做好看的天然优势,抓住电视新闻现场细节,适时、恰当地运用同期声、现场声,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主要体现在隐喻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文化性三个方面。尽管时政新闻需要遵从一定的写作原则,但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时政新闻也通过遍布其中的隐喻性表达实现了语篇连贯。对中英文时政新闻中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进行认知阐释,能从系统性、连贯性和文化性等方面更好地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时政新闻语篇的意义与结构。  相似文献   

10.
时政新闻,作为课堂教学素材,频繁的出现在初中思政课堂中,或是用来导出教学内容、佐证知识点,或是用来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思考社会问题。无论出于哪种目的,初中思政课堂中,时政新闻越来越成为老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随着老师、学生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不仅将注意力放在对课堂知识性教学的辅助功能,更希望通过对时政新闻的思考和引导,培育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情态表达作为英语语言表达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义载体,能在英语的情态系统中衍生出丰富的隐喻表达方式,以此来反映语篇作者及其所代表集团利益的意识形态。英语时政新闻语篇是以英语为媒介的大众传媒,大都以政府或官方的政策发布或态度表达进行报道,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文章以VOA时政新闻语篇为例,透过其中的情态隐喻,分析时政新闻中意识形态的潜在表达。  相似文献   

12.
"新闻联播"作为一个特殊的新闻栏目,依其独特地位而享有至高权威,并在其力求客观的新闻叙事中传递政府执政理念,折射群众心声。实践中,"新闻联播"叙事常通过选题倾向展现政治权威声音,侧重表现社会积极向上的主流形势;为提高其论辩说服效果,"新闻联播"除权力权威外,还大量诉诸于人格、职业、经验等传统修辞权威;主题新闻更是注重经验性权威的说服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主流网络媒体相关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提炼出网络负面新闻传播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率低、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歧视现象严重、供需失衡、工资水平低下、岗位少等。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各类网站建构并传播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虽不尽相同,但都大同小异。研究结果为有关部门进行相应教育和改进提供了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管理是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网站作为主流网站在网络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对政务类网站政务要闻、热点关注、公共安全等五方面信息发布和更新情况的调研,了解我国政府政务类网站信息发布与更新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法制社会里,新闻人需要学法、知法、用法,使法制新闻自觉肩负起社会功能。法制新闻是政府行为有效监督的利器,政府违法行政,媒体实时披露而纠正。报业运用商标法保护传媒单位的知识产权,聘请法律顾问来监管新闻报道,规避新闻官司,减少社会危害。法制新闻还应肩负起扶危济困的社会功能,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给传统报业带来了严重的危机,"报业消亡"似乎已经不再是没有根据的预言。在与网络的较量中,报业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进行对抗,这些措施包括:获得国家的支持,开展报业之间的联合,进行多种经营,等等。从根本上来看,报业要度过这场危机,根本出路还在于要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报纸。而要保持高质量的报业,在网络化的过程中,报业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网络报纸的收费问题;一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保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从“抢消息”逐渐转向“找角度”,因此,在新闻的写作中,甚至是在新闻策划、新闻选材、新闻立意时,角度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好的角度会增加新闻的价值,会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容易使新闻具有“独家性”,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如何寻找角度。如何确定角度就越来越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以及新闻研究者日益关注的问题。笔者从新闻的价值、新闻的受众需求乃至新闻的独家性几个方面强调新闻角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条文化的新闻规范由新闻法律法规、新闻行业标准两部分构成。新闻行业标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闻职业标准,另一种是新闻事业标准。因"报道端"有着自己不同的深层结构,奉行新闻职业标准的媒介呈现的是"建构的社会现实",而奉行新闻事业标准的媒介呈现的是"被要求建构的社会现实"。媒介有"前窗",也有"后窗"。媒介的"前窗",以新闻行业标准在新闻生产中形塑新闻框架;媒介的"后窗",以禁止性新闻规范在新闻生产前过滤事实。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由台湾《苹果日报》推出的"动新闻"因为其传播"腥膻色"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招致公众和业界人士对"动新闻"的新闻伦理及新闻真实的多重拷问。文章针对"动新闻"的"新闻真实"问题作了粗浅分析,认为"动新闻"这种新闻形式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动新闻"同时具有"新闻"和"剧作"的特点,作者尝试提出"动新闻"向"新闻剧"转变的假设,从而为"动新闻"具有"想象"和"感情"等特征提供理论层面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许多学者用狭隘的语境定义新闻,这无异于削足适履,因而“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应运而生.处于上位范畴的是新闻的核心概念: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处于下位范畴的是:本闻,即本体论意义上的新闻,是相对于社会实践主体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知闻,是新闻认知主体感知到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媒闻,是新闻传播主体通过媒介传播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受闻,是新闻接受主体通过媒介接受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馈闻,是新闻反馈主体通过媒介传播的反馈受闻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