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七组教材内容,以中国近代史实为依据,讲述中国曾经的百年噩梦,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沧桑历史和中华儿女奋起抗争,争取民族独立、祖国解放、人民自由的可歌可泣事迹。教学本组课文,应该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帝国主义者侵略我们祖国的罪恶本质,用心去感受祖国的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不屈抗争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2.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的《花末眼》,文章寓意深刻,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课文要旨。我佼刘宏英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形象直观地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亲近美,感受美。  相似文献   

3.
在很多人对幸福感到茫然时,《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真的感谢这些作者与编辑,让我们以及下一代的人懂得该如何去获得幸福、感受幸福,也感谢教师这个职业,让我和我的学生拥有了这些弥足珍贵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语五册第八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很有特色,文中有插图,语言文字优美,所描述的事物学生很感兴趣。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并进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一、利用图片感受美《喜鹊》是本单元的讲读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喜鹊的图画,并根据课文上色。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图文并茂。教学这类课文时,应根据它的这一特点,尽力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学习去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美的教育。我们在五年制小语第七册1课《鸬鹚》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首先引导学生按由远及近、由小湖到岸边的顺序观察图画,让学生看清图上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各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谈一下这幅图给自己总的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文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帮助差生提高写作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1.模仿课文作文,可以借鉴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了较多的文章。学了《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宇宙里有些什么》后,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说明方法、写了《东湖风景区》、《武汉梨园》、《说蚕》、《我的小天地》等说明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后,我们便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人,模仿课文的写法写现实生活中的事。有的学生写了《母亲的那双手》、《老师的眼睛》等,这些学生能以一双手,一双眼睛为线索写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记叙了母亲对自己的疼爱,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与关  相似文献   

7.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习课文时,我们一般要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审题,分析研究题目中的关键词,从题目中揣摩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笔者在听课中也发现,许多老师在新课揭题时,都喜欢让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个环节应该说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奋点”,因为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自主探究、不断创造的过程。但有些质疑课题现象值得我们去反思和研究。如一位老师教学《哪吒闹海》(苏教版第五册)一…  相似文献   

8.
<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革命文化题材的文章,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手术台就是阵地》《梅兰芳蓄须》《青山处处埋忠骨》等。这类课文都是通过讲述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们的高贵品质。教学这类课文,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例,从“教什么”“怎么教”两方面,简要谈谈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海底世界》、《荷花》等,作者以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创设意境,向孩子们展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学这类课文,教师一般是从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入手,进而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感受祖国山河壮美瑰丽的同时,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作章写小兴安岭春天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夏天野花盛开、枝繁叶茂,秋天色…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师: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常将喜怒哀乐寄情于山水,发泄于笔端。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记承天寺夜游》。这是一篇写号抒怀的好文章,让我们去苏轼凝练传神的文字中畅游一番,感受他微妙的心境。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有效丰富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一、了解课文时代背景,感受传统文化精髓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经典篇目,这些篇目中无不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了解课文的背景开始来感受课文中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六国论》时,就给学生介绍当时时代背景,让学生了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二模块,各有一、二两个单元的文言文。我在教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时,总是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对本文的写作背景先有透彻了解。这样才能去读懂文章。去领会人物形象、文字特点。如第二模块三单元的古代叙事散文单元,选入了《烛之武退秦师》等四篇文章,涉及到《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等各种体例的史书。在学习课文前,就必须引导学生了解涉及到的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肩负着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重任。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就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一、用朗读代替讲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地思维与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真正体现“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字优美、意境深远的好文章。如《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第一场雪》《、可爱的草塘》《、林海》……这类文章无论是描写的景物,还是使用的词句,都非常优美。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如果采用陈旧的教…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的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呢?下面就教学《桂林山水》一文为例谈点粗浅体会。《桂林山水》是小语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作者通过描写桂林水和山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我在讲这篇课文时,从导语入手,图文结合,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感受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的美,感受了祖国语言的美,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背景】挖掘文章人文内涵,温润心田《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的文章,其中几篇课文讲述的都是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老王》讲述的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车夫的故事。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深沉博大而又最朴素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对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缺乏了解或许只有最朴素的恻隐之心,从来没有真正去触摸过他们的感受,不知道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深深体会文中丰富的情  相似文献   

16.
1.以文题为研读点。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蕴含、透射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课文的题目为研读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如学习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若让学生抓住题眼——“发愤”进行研读活动,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以作者为研读点。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篇,以作者为切入口,形成一组板块进行研读,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在学习《船长》时,联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来研读,让学生感受大师纯朴自然,风趣清新的语言特色和反对暴力、崇尚人道的伟大人格,全面地了解这位外国作家。3.以重…  相似文献   

17.
朱剑 《考试周刊》2015,(47):45-46
《荷花》这篇课文运用优美的文字向读者传达荷花的美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同时欣赏荷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培养学生审美之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美、感受美、欣赏美,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美感。  相似文献   

18.
“精读学方法”。每一篇精读课文都是一类文章写作的范例,要通过精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我们不但让学生感觉到课文写得好,还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写得好”的问题去一步步探索课文的用词、结句、谋篇,有意识地、自觉地学习写作。具体的做法是:“分析中心句,体会写作意图;综观全文,理清文章条理;抠关键词,领会表达意趣。”“自读仿方法”。自读课文既包括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也包括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要让学生在阅读这一类文章时,自觉地仿用精读课文教学中学到的方法。如小学语文第10册《冀中的地道战》…  相似文献   

19.
《三峡之秋》是方纪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以其流畅、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中秋之日三峡从早到晚景色的变化,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长江三峡的深爱之情。《三峡之秋》被选作人教版第九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因此,本文的教学可作如下设计:一、展播导入,感受三峡风光播放课前准备的三峡风光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整体感受三峡的风光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课文、感受三峡美景的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20.
教学准备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一次森林之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林中乐队的魅力;或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创设出森林的环境,让学生反复聆听,交流感受,再进入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产生共鸣。学生: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可自带一种乐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两分钟交流资料:学生出示动物图片,播放自己录制的动物的声音。二、引入前几天,咱们三年级全体师生一起去北京野生动物园去参观,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动物。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些小动物发出的各种有趣的声音。三、读课题四、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