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替代人时代     
金色的落叶灿烂如夏火,灼灼燃烧着路面。空空的大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虚假的笑容和机械的殷勤刺激着大脑皮层。艾思敏走在鹅卵石铺成的路面上,每一脚,都像是踩着虚空。  相似文献   

2.
寻找母亲     
那天下午,我忽然想吃母亲腌的牛干巴,就回家去了。母亲不在,家里空空荡荡,令人生疑。父亲出差去了,只有母亲一人在家,她是退休的中学教师,还在学校代课。除了去学校或者买菜,她多数时间都呆在家里,或改改作业或喂喂鸡、玩玩健身球、看看电视。我想她大概买菜去了,就坐在沙发上等着。桌子上有一个纱罩,里面放着一碗豆豉,一碗榨菜。平常家里有人,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做许多菜,等到只有她一人时,她就尽可能地简单。我知道只要到六点钟左右,她就会手肘上挂着一大包菜,气喘吁吁地进门来。等到七点,我肚子饿得要死,母亲还没有回…  相似文献   

3.
身教     
母亲独自把他带大。母亲是个爱恨鲜明的人,这样的人做事果断决绝,能担当,所以她调教出来的儿子没有阴柔之气,从小虎头虎脑的,很有朝气。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感冒发烧,在医院打完点滴下楼的时候,一个人呼啸着狂奔而来,紧接着后面有人喊:"抢包了,抓小偷!抓小偷!"楼梯上的人下意识地纷纷避让。母亲健步上前,轻轻伸出一只脚就把小偷绊倒了。有几个人把小偷按住,丢包的人赶上来骑在小偷身上就打,母亲大声喝住:"不要打他!"丢包人愤怒地咆哮:"他是小偷!""那也不能打,交给警察。"  相似文献   

4.
尼采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巴黎大学的围墙上也刷着"生活在别处"这样富有诗意的标语。我曾经长久地喜欢着这些东西,并且将它们奉为闪光的真理。当然,那时候我还没有读到海蒂的故事。亚特兰大市的海蒂在实验室度过了她23岁的生日。这个皮肤苍白的女孩一出世便得了一种怪病,她的皮肤对外部环境过敏,她一直住在科学家们为她制造的无菌实验室里。海蒂的母亲没有抱过她一天,她孤独地度过童年,孤独地进入了青年。更为残  相似文献   

5.
<正>那天的风特别大。我缓缓地开着车子,堤防对面的人行道上也沾满了海水。突然,我看见了在风里、水雾里踽踽独行的母亲。母亲腋下紧紧地夹着她的皮包,双手沉沉地各提了两个很大的口袋。那些东西是那么重,使得母亲快蹲下去似的弯着小腿,在慢慢一步又一步地拖着。她的头发在大风里翻飞着,有时候吹上来盖住了她的眼睛。她手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几乎没有一点法子拂去她脸上的乱发。  相似文献   

6.
①一直到我5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8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8"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生养自己的母亲之地,那是怎样的一片地域?别人或许不会关心,但只要我踏上了那一方土地,看见那母亲般熟悉的“面容”“身影”,我就会像离开母亲很久很久后,浪子又重回家中,重回她身边一样,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啊。那种安全感、归属感,那母子之情——历久弥新。这里就是我的生长之地,那一片巍峨辽阔的高原,庇护着她的儿女。高原母亲,是母亲中的异数,她孤高安宁,保留着其他母亲所没有的一种纯朴。古往今来,她除了在裙边为儿女辟出生长之地,她一切依然,她还是她,一点没变,保持着她的纯净和贞洁。在许多人眼中,高原母亲是一个顽固保守、…  相似文献   

8.
水之证     
吴玥 《高中生》2009,(13):16-17
她静静地躺在卧铺上,雨水拍打着玻璃窗,单调的拍子让人想起某些往事:她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听雨,然后在同一个位子上考得一塌糊涂。最不能接受她的成绩的是她的母亲,但母亲没有责备她,只说"我带你看海去"。她倒情愿母亲骂她,以便为自  相似文献   

9.
爱·美丽     
她,生活在远离都市的偏僻小山村,一座座大山隔绝着她与外界的联系。从她开始记事以来,她就没有见过父亲,记忆中的母亲,满手油腻地做这做那。她母亲是驼背,这是她上了学才开始注意到的,她母亲脸上始终挂着慈祥的微笑。她认为母亲长得很丑,穿着从不讲究。小的时候,她总喜欢爬在母  相似文献   

10.
张艺元 《辅导员》2009,(13):61-61
在房屋倒塌的一瞬间,一位母亲把她的孩子放在自己的胸下,当救援官兵赶来的时候,母亲已经没有呼吸了,但是,她身下的孩子得救了。因为有母亲身体的庇护,婴儿毫发无损,还在安详地睡着,她那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一部手机留在了婴儿的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  相似文献   

11.
等待     
夜已沉静,天空中没有往日的明月。街头的小贩都在整理货物准备撤摊回家,马路上来往的人也逐渐少了。在一条马路上的路灯下,一个人影在晃悠。原来是一位女孩。她拎着装满书本的书包,焦急地等待着母亲。女孩刚从补课班回来,忘记带钥匙,只好等着母亲与弟弟外出回来,为她开门。夜,是那样漫长。女孩似乎有些不耐烦了,她走向了超市,拿起超市里的公用电话,拨起了她熟悉的号码,“嘟,嘟,嘟……”没人接电话,女孩放下话筒,浑身直哆嗦,离开了超市。她独自走着,又来到了路灯下,望了望四楼,她惊喜地奔上了楼梯,家里的电灯亮了,母亲回来了!女孩来到了家门…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旅行,一个感觉是带着孩子出行的人都是很骄傲的,他们没有那种带着孩子旅行打搅了别人的想法,周边的人对他们更是热情有加,抱着孩子的父亲、推着婴儿车的母亲总是会夺得大家的目光,总是会受到所有人的照顾——你不可能看到一个抱着婴儿的父亲站在公交车上而没有人让座.你也不会看到一个推着婴儿车的母亲被卡在车门口无法上下,或者要等别人下车后才能下车。有一次,我在伦敦KING'SCROSS火车站看见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下火车,她要背包,又要推车,动作就慢了些,但是没有一个人催促她,相反所有的人都耐心地等在她的后面,甚至她下车后也没有人试图越过她先走,而是像排队一样跟在她的后面,直到上电动扶梯。  相似文献   

13.
正咣当……咣当,欣子又一次将房间里的东西砸了个遍。母亲站在门口,从门缝里看着这一切,再次落泪。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咎于半年前那场车祸——正值高三的欣子为了实现父亲的临终遗愿决心要考北大,她正全力准备着高考,那天她骑车去上补习班,可是一辆闯红灯的卡车把一切都改变了,卡车轧断了欣子的双腿,欣子退学了。半年来,欣子每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整个人消瘦了一圈,母亲不只一次地对她说:"双腿没有了,咱不伤心,我们不是还有命在吗?不是还有双手在吗?不是还有大脑在吗?我们得好好活着,孩子!"对于母亲一遍又一遍的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14岁的女孩,她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整日整夜在床上躺着,等着她的母亲过来送水、送饭,给她换衣服,"伺候"她上厕所。其余的时间,她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哭,躲在被窝里闷声闷气地哭。因为生了一种治不好的病,她再也站不起来了。梦想、幸福、爱情……,她觉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都跟她无关了。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5.
和父亲牵手     
何嘉 《今日中学生》2012,(11):42-43
橘子今年上初中三年级,父亲在外面打工十多年了,只有母亲总是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边,照顾她的生活。说句实话,橘子有点恨自己的父亲,因为从她懂事起,父亲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她;偶尔打来一两个电话嘘寒问暖,她也认为那是虚伪的。每年过年的时候,只有她和母亲两个人冷冷清清地坐在桌边吃着年夜饭。她常常想:父亲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像母亲说的那样高大魁梧呢?想到这里,橘子傻呵呵地笑了———她仿佛看到了和蔼的父亲牵着自己的手,一同沐浴在阳光下,多么幸福啊!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去逛商场,我碰到一对母女,女儿在前头哭哭啼啼地走,母亲在后头絮絮叨叨地数落女儿.原来,她刚给了孩子五块钱买文具,孩子只买了一块钱的橡皮擦,找回的四块钱却不见了.这个母亲有些气愤,说孩子是个马大哈,什么事都做不好,并搬来女儿的一些陈年"丑"事,一件一件地证明她的判断,并断定她的将来没有出息.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  相似文献   

17.
那天学习《我与地坛》,围绕“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的问题,我要求学一生讨论: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在热烈地讨论,学生在积极地发言,可是我还发现有一个学生在静静地流泪,她没有参与讨论,她更没有起来发言。她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个人偷偷地、静静地、默默地流着泪。  相似文献   

18.
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一个温暖的午后,孩子的妈妈安然地  相似文献   

19.
论美     
于是一个诗人说:请给我们谈美。他回答说:你们到哪里追求美,除了她自己作了你的道路,引导着你之外,你如何能找着她呢?除了她做了你的言语的编造者之外,你如何能谈论她呢?冤抑的、受伤的人说:"美是仁爱的,和柔的,如同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她自己的光荣中半含着羞涩,在我们中间行走。"热情的人说:"不,美是一种全能的可畏的东西。暴风似的,撼摇了上天下地。"疲乏的、忧苦的人说:"美是温柔的微语,在我们心灵中说话。她的声音传达  相似文献   

20.
成全一棵树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苗栽在门前。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