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汇集众本校订一部《石头记》原本、真本,是现代"新红学"的历史性课题,也是周汝昌先生大半个世纪"为芹辛苦"的最终追求.《石头记会真》汇校本的面世,不仅是周先生"红楼"大业完成的标志,也将成为现代"新红学"事业最终告成的象征.作为一部中华文献大典,《石头记会真》必将与"尼山事业"同存而惠及千秋.  相似文献   

2.
汇集众本校订一部《石头记》原本、真本,是现代“新红学”的历史性课题,也是周汝昌先生大半个世纪“为芹辛苦”的最终追求。《石头记会真》汇校本的面世,不仅是周先生“红楼”大业完成的标志,也将成为现代“新红学”事业最终告成的象征。作为一部中华文献大典,《石头记会真》必将与“尼山事业”同存而惠及千秋。  相似文献   

3.
《石头记会真》是红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全书累积资料逾500万字,浩瀚繁杂,书稿交出版社后,编校工作异常艰难,出版时间一再推迟。1998年由《红楼梦新补》作者张之先生推荐,周汝昌先生同意,海燕出版社聘侯廷臻先生为《会真》特约编审,侯先生利用11种入校古本,逐字逐句对《会真》作了长达5年的编审工作,保证了10卷本《会真》的顺利出版。本刊特邀侯廷臻先生就编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总结,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会真》。  相似文献   

4.
《石头记会真》是红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全书累积资料逾500万字,浩瀚繁杂,书稿交出版社后,编校工作异常艰难,出版时间一再推迟.1998年由《红楼梦新补》作者张之先生推荐,周汝昌先生同意,海燕出版社聘侯廷臻先生为《会真》特约编审,侯先生利用11种入校古本,逐字逐句对《会真》作了长达5年的编审工作,保证了10卷本《会真》的顺利出版.本刊特邀侯廷臻先生就编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总结,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会真》.  相似文献   

5.
校订古籍的原则是辨伪求真,寻找最接近原稿的文本。《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恰好相反,这个本子常常是证伪为真,把抄手的误抄说成曹雪芹的原笔。在周汝昌的笔下,曹雪芹成了别字多多的先生。  相似文献   

6.
周汝昌先生1947年开始研究《红楼梦》,60年来成果卓著,出版著作数十部(见封二介绍),被誉为"新中国研究红学的第一人".①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三个月连印三次,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关注,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大事.[1]179-204[2]2004年5月,他以86岁高龄出版的皇皇巨著《石头记会真》,精装10卷,洋洋500多万言;同年9月,他出版的精校本《红楼梦》(《八十回石头记》),堪称自《石头记》传抄本以来,第一个最接近曹雪芹原书原貌的真本善本,这两部书的问世再一次震动了红学界.2006年10月13日上午,笔者在侯廷臻先生的陪同下,就《石头记会真》的编纂经历、阅读方法等问题采访了周先生.同时还邀请到三位红学家--王畅研究员、侯廷臻先生和乔福锦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研究论文,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周汝昌先生1947年开始研究《红楼梦》,60年来成果卓著,出版著作数十部(见封二介绍),被誉为“新中国研究红学的第一人”。①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三个月连印三次,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关注,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大事。[1]179-204[2]2004年5月,他以86岁高龄出版的皇皇巨著《石头记会真》,精装10卷,洋洋500多万言;同年9月,他出版的精校本《红楼梦》(《八十回石头记》),堪称自《石头记》传抄本以来,第一个最接近曹雪芹原书原貌的真本善本,这两部书的问世再一次震动了红学界。2006年10月13日上午,笔者在侯廷臻先生的陪同下,就《石头记会真》的编纂经历、阅读方法等问题采访了周先生。同时还邀请到三位红学家——王畅研究员、侯廷臻先生和乔福锦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研究论文,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在古希腊人体雕塑艺术的逐步演化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美感的特征在于其理性和非理性的双峰并峙,美与丑、理性与情感相行不悖,既表现理想也表现痛苦,《米洛斯岛的阿芙罗底德》和《拉奥孔》,分别成为表现古希腊精神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代表作,是最具人体雕塑艺术风格的希腊化时期的杰作。它们除了给我们带来传奇和神秘之美外,还给我们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美。这两种相行不悖之美正好充分说明了它不仅是古希腊也是世界文化中理性与非理性艺术的真正代表。  相似文献   

9.
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肆意肢解了曹雪芹八十回《红楼梦》,把第79、80回从曹雪芹原稿中清除出去,行为不端;把新索隐派龙门红学观点强加给作品,不断地歪曲着作品;每页都有错误,经常是点金成铁。这是一个很差的不合格的校订本。  相似文献   

10.
独特的童年经历、牙医经历和"文革"记忆,使余华内心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暴力情结。对于暴力的沉迷,使余华在告别先锋时代的暴力叙述后,又在长篇小说《兄弟》中,以超然物外的冷漠态度、冷静细腻的细节描写、多方位的叙述角度,开始了暴力言说,为读者呈上了一场暴力和杀戮的场景。  相似文献   

11.
理性与非理性盘绕交错,在人类探索史中相依相生。反乌托邦的经典《我们》虚构出的极限环境——绿墙内外,恰恰代表了"理性"与"非理性"。但是真理再向前一步便成为了谬误,理性蜕变成了非理性,而非理性也变成了理性。"我们"在理性与非理性的交错中失去自我。我们应该明确,现在的重要问题不是辨别理性与非理性,而是去探究人类如何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夹缝中存在。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节选《红楼梦》第四回的《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老祖宗贾母对外孙女林黛玉疼爱有加,见面之后一把搂在怀里,叫着“心肝儿肉”地大哭起来。但如果细细研究贾母的语言中就会发现一个大有深意的地方,就是贾母多次在广庭大众之下称呼这个最亲的人为“客”:  相似文献   

13.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非理性成分夸大,并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非理性的。然而,马尔库塞对《手稿》的非理性主义参解的理论前提是错误的,这一参解并未反映《手稿》思想发展的趋势。由此,马尔库塞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真含义,而是他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在笔者读高中的时候,老师讲到《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贾母的形象,总会有一个统一的评价——疼爱孙辈,懂得享受,爱慕虚荣的封建老太太形象。特别是对于节选的其中一段,一直以来把贾母认定为恪守封建礼教的老祖宗。笔者对此颇有异议,在此和大家探讨一番。  相似文献   

15.
“胡说”一词是我们生活里的常用语。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红楼梦》贾宝玉初见林黛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贾母笑道:‘可又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现代汉语词典》中“胡说”有两个义项:(1)作动词,瞎说;(2)作名词,没有根据的或没有道理的话。与之相类似的词还有:胡话、胡言、胡乱、胡扯、胡吹、胡搞、胡来、胡诌、胡闹、胡搅蛮缠、胡说八道、胡思乱想、胡作非为等。这里的“胡”作副词,表示随意乱来。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的语文教学施行的是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把学生当成了观众,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语文课上气氛沉闷,学生大多数对语文课没有好感。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就成为应着力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改变语文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改变为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去读、去说、去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而老师要做的只是点拨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教材里的文本,有不少是节选的篇目,这些篇目主要是叙事性的,如必修一至必修五有《鸿门宴》、《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老人与海》、《林黛玉进贾府》,选修教材这类课文则更多,  相似文献   

18.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语言大师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第三回。在黛玉初进贾府,刚入贾母房间,作者就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组织起来置于一片哭的海洋中,其中有贾母、黛玉、宝玉的一类哭。也有王熙凤和王夫人等人的一类哭。作者用简约的文字,通俗的词语,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哭,进而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各自不同的身份和个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工》2008,(10):45-45
《中国青年报》近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网络平台给了民众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给了民众抒发自己见解的机会,弥合了阶层地位等各种差异,拉近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但是,无可否认,当下的网络民意表达还存在一定的非理性成分。因此,如何对待网络民意就成为考量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莫怀戚的《散步》记叙了一家散步的经历。同一个家庭的三代四口人看到蓬勃的春野之景,内心的生命感有所差别。运用教材“二次开发”的理念,深度挖掘“使人”一词,可以探知三代人对生命的渴求、感悟、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