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力拓展园     
数字方阵中,每横行、竖列的四个数之和都是100。 想想看.“秘”“密”占据的是哪两个数的位置? 请把数字1、2、3、4、5、6填入空格内,使之组成一道连加算式。答出一种即可。试试看.你能成功吗?  相似文献   

2.
一年级一填空。 1。(),10个一是(), 100里有( 10个十是)个一。 2.76这个数,丁在()位,表示 ()个();6在()位,表示 ()个() 3.40这个数,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个()。 4.一个数,十位的数字是8,个位上的数字是7,这个数是()。 5. 2X5二]0被乘数是(),乘数是(),积是();表示()个()连加,和是()。 6.用口诀“四五二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7 .2尺5寸=()寸4斤2两=()两8角一()分二、看图写算式。 1.在图上表示22减7--—争)10 203)一( O OO )=()0 0000 00 00加法算式: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读下面的题,先列式然后用图表…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 1.复习引入 (1)出示题:85+143,学生独立笔算。做好后指名口述笔算过程,教师板演笔算过程,集体讲评。 (2)出示口算题:6+3+4,9+7+2,4+5+6,教师指名口算。 2.新课学习 师:同学们,如果是一道连加算式,我们应怎样笔算呢? (1)出示题:85+143+126 指名读算式,教师说明:几个数连加,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教师板演写  相似文献   

4.
一、准备教师板书:3+3+35+5+5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每个连加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它们的加数都相同后,教师明确指出)在连加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就叫做·相·同·加·数。〔评析:通过观察两个连加算式使学生认识相同加数,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初步认识做了铺垫。〕二、新课1.教学例1。(1)教师依次在黑板上摆黄花图片教具。(每次摆2朵,摆3次)每次摆后提问:这是几朵黄花?用数字几表示?(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有几个2?(板书:3个2)求3个2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板书:2+2+2=6)指算式提问:这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第二册第65页例1、例2。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连加,预作准备1.板演:(?) 2.口算:4+1+4 7+3+5 3+3+3 6+6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板演的两组连加式题,说出第(2)组中的两道连加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指出:一样的加数称作相同加数。第(2)组的两道算式都是相同加数连加。(板书:相同加数)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过渡:(一)看图列式:1.书图 2 2 3=72.球图 2 2 2 2=8(二)提问:这两道连加算式中的加数,哪个算式的加数相同?2 2 2 2的加数都是“2”,也就是加数都相同。我们就把它叫做相同的加数连加。“2”就是相同的加数。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1.知道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2.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3.懂得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4.能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5.渗透集合思想。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三单元表内乘法(一)包括两部分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6的乘法口诀,.”重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现就如何教好本单元的知识提出几点建议:一、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乘法的意义,难点是被乘数、乘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关键是通过直观使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1、弄清“相同加数”与“个数”的概念,为建立乘法概念奠定基础.为了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首先应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能够把同数连加的算式用“几个几连加”的形式叙述出来.教学时,出示三幅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师板书:4+6+3)师:同学们,这道三个数连加的题,你能用哪些不同的算法,求出相同的答案?生:可以用三种不同的算法:第一种,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第二种,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第三种,先把第一、第三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二个数。师:三个数连加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算法,那么,三个数连乘,是不是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的算法呢?这里有一个三个数连乘的算式,请大家猜一猜,试着算一算,看能不能找到得数相同的几种算法。(师板书:6×12×5。学生猜测,试算,交流,汇报)生:我找到了两种算法,一种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算式是(6…  相似文献   

10.
情系奥特曼     
早上第一节是一(4)班的数学课,学习的内容是《连加》。当我按教学参考书里的教法,上到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时碰到了麻烦。这是一道变式练习(见图1),要求的是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的和等于一个确定的数,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连加,所以解答一道连加算式题需要经  相似文献   

11.
【活动设计】一、激发求知欲望组织学生“听算”:2+2、5+5+5+5、3+3+3+3。师:同学们能像老师这样编“连加”算式,相互进行“听算”吗?学生相互编这样的“连加”算式,分小组进行“听算”。教师出示学生编的部分“连加”算式,让学生观察、思考: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连加”算式,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这样的“连加”算式与“加数不相同的连加算式”比较。师:同学们能给这样的加数取一个名字吗?在学生取名为“相同加数”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相同加数”是二位数、三位数…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懂得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13.
1.计算:2005×20062006-2006×200520052.“祝元旦节快乐、好”七个汉字各应换成什么数字才能使下列算式成立?祝元旦节快乐×好=元旦节快乐祝3.七位数“□2006□□”能同时被4、9、25整除,这个七位数是多少?4.如果时钟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4时整,那么分针旋转2006圈之后,时钟是多少时整?5.从1、2、3、……、2006这2006个自然数中,最多可以取多少个数,才能使其中每两个数的差不等于5。6.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105,第二个数是85,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平均数,则第2006个数的整数部分是多少?7.一个自然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200…  相似文献   

14.
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法简析曲靖市教研室文素琴一、教材内容本单元包括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二、教材编排特点1加强了算理与计算方法的教学。在连加、连减法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教材先暂不出现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写法,而是把连加算式以两个竖式分步...  相似文献   

15.
课前思考 “有多少块糖”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的起始课.教材通过“数糖果”情境,在学生已有的“跳着数”的知识基础上,体验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为后续学习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2.使学生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行一行和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并写出相应的连加算式.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请你用下面6个数做因数列出三个乘法算式,要求乘积都是三位数,并且都是由数字1、3、7组成的。小朋友们,快开动脑筋想一想,应该怎样列式呢?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数学第四册P.39~40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2.能用连加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感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连加》是义教五年制数学第一册P62的内容 ,第二单元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 ,连加又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连加是一节新授课 ,它是在学习了10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后 ,针对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以上 ,在实际情况中有时还分成三个数或三个以上数的连续加法 ,为高年级的多位数的连加算理学习做铺垫准备的 ,对学习后面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位加法中的“凑十法”计算运用到连加的知识 ,学好连加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教材用图来说明连加的意义。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  相似文献   

19.
<正>【背景分析】从加法过渡到乘法是思维的跃升,在没学习乘法之前,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它们关注的都是整体里的具体数量,而乘法必须既注意具体数量,又关注具体数量的个数,思维视角发生变化。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连加,能计算连加算式的和。但是,那时的连加一般只有三个加数,而且相同加数的连加比较少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在以前学习的  相似文献   

20.
2—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6—9乘法口诀、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它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在教学中,我分以下几步进行,效果较好.一、首先讲对“乘法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使学生知道口诀的来历.1.充分运用旧知识来讲解新知识.因为20以内同位数的连加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运用这部分知识联系乘法的意义讲口决,学生易懂易记.如在教2的口诀时,先用算盘多次进行2的连加训练,然后教师边口述边写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如:讲例1,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