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媒介日渐成熟并扩张为当代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传播工具,视觉图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视觉文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文化形态.这种变化也使得视觉素养成为图像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视觉素养培养也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论文参考中外视觉素养研究的理论成果,阐述了高校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意义,并结合我国高校学生视觉素养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当今社会中85%的信息以视觉的方式进行传播。图像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有助于人们理解我们是如何看到和处理视觉形象的,作者在项目组前期提出的"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基础上着重分析形象思维这一路信息流,分析和揭示人类分层视觉传播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下,图像化的传播推动了视觉文化的发展。视觉文化传播现已成为当今传播媒介发展最具活力的方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基于图像时代、视觉符号的文化传播理论与方法,对当下图像时代中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通过图像。有人欢呼“读图时代”的到来,也有人对此深感忧虑。人大中文系教授金元蒲认为:读图时代与我们现代社会产生的巨大变化相关。在传播方式上,原来的印刷媒介变成了现在的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于是产生了我们现在诸多的视觉图像或者叫读图时代的一些现象。以前文字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获取知识的方式,现在视觉图像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王慧婷 《青年记者》2010,(16):102-103
从全世界来看,所有的文字都无一例外地起源于图像,读图是人类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最朴素、最原始的方式。图像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不是现在才兴起的,而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轮回,逐渐又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阿莱斯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经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吴佳  张懿 《东南传播》2011,(9):119-121
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图像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充斥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进入一个不折不扣的视觉文化传播时代,视觉在人类认知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人类认知规律追溯,视觉具有着天然的优势,合理利用视觉符号对民族、国家形象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建楠 《青年记者》2012,(14):20-21
在视觉传播时代,社会的生产对象不仅是物质,更多的是视觉符号,大众媒介不再是以文字表达作为基本的诉求方式,而是更多地转向图像,更大程度上依赖新闻图片抓住受众的眼球.新闻报道中的图文关系,在视觉时代的背景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8.
视觉传播时代已经来临,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图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众可以通过图像来记录美好瞬间、保存记忆.在视觉传播时代,图片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某些语言信息,传递和表达着某些情感,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现如今,新闻摄影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是其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流语言.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图像跨文化传播力的定义及其特征,指出新媒体时代出版业在图像内容构建上的无序现状,以及我们在出版"走出去"对图像内容构建上所做的努力,认为内容构建永远是出版人的看家功夫.出版要"走出去",必须发挥图像跨文化传播力,提升媒介素养和视觉素养,把传统编辑转变为善于把控多种媒体和视觉元素的创意性人才.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以批量生产复制的图像内容宣告一个新的视觉文明的到来,我们正从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过渡.现代社会日益被图像和符号所包围,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以影像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媒介加速了这种效果的释放.电视不仅担负着视觉文化的传播者角色,也是建构者和缔造者.视觉影像塑造了一个媒介主导的现实和电视构筑的文化,图像传播表征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图像成为建构和理解当下社会文化状态的必然手段,成为构成文化中群体的主导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杨萍 《青年记者》2012,(11):38-3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报纸受到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夹击,巴菲特曾说:报业似乎进入了“漫长的衰落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延续报纸生命,挽回日益下滑的报纸发行量?报纸视觉化被提上议程. 阿莱斯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经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这一社会被阿莱斯称为“图像时代”(Toward TheImge).从深层意义上来理解,“所谓图像时代,是指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和经验都视觉化、形象化了”.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图像的喜爱源于人类自古以来对视觉的偏爱和依赖,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让视觉传播大行其道.此议题通过聚焦媒体的图像报道文本发现,媒介技术制造的形式上视觉化和文本表达浅白化的泛视觉化图像,除了能迎合大脑的认知惰性以外,别无其他.要使图像符号具有语言、文字所不可比拟的话语构造力量,使受众从感观意识上升到理性认知,视觉修辞的基本策略是在图像符号中植入带有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向.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电影、电视、绘画、摄影、广告、设计、建筑、动漫、网络、游戏、多媒体等互为激荡汇流,已经进入了以视觉传播为中心的时代。视觉传播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基础,也为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学术空间。认识这些视觉操控模式和视觉文化的运行规则、破解这些视觉性的实践规程与生产系统就成为视觉传播研究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观看主导的时代,视觉在人类感官中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广告作为图像传播的重要部分,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赚取受众的注意力,修辞手段的应用便成为广告商制胜的法宝。当下对于广告视觉修辞的研究多集中在个案分析,但视觉修辞作为新兴的学术范式,对广告研究的价值需要全局性的关照。广告意义的深层解读、广告效果的完善提升、广告批评的知悉关照,都是视觉修辞对于广告研究的重要意义,对于完善广告视觉修辞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视觉文化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文化是影像与形象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它不只是用肉眼来看,而是把世界整个作为视觉图像来看待。现代社会,视觉在建构人类意义空间的基础上,塑造了社会文化秩序中的合法性等级。而电脑和网络媒介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形式——虚拟视觉文化,更多地呈现出后现代的特征,文化等级被消解,社会大众成为形象的缔造者。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形式日趋多样,文字的垄断地位一再受到挑战,我们的社会步入了以视觉图像为主导的时期。用美国图像理论学家米歇尔的话来说就是“图像的转向”,即:人类文化日益摆脱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文化形态而向图像文化转变,它以摄影、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为载体,在整个文化领域变化。  相似文献   

17.
视角素养——图像时代受众的必备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媒体的巨大作用在我们的思维中日益显山露水时,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和培养便迅速提上日程;当图像充斥在我们周围、刺激我们的眼球、改变我们的思维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接受各式各样的图像已是生活中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视觉素养”这个概念也就应该离我们近得不能再近了,因为我们生活在“图像时代”,生活在一个必须睁大眼睛“看”的时代!何为视觉素养1966年,约翰·戴伯斯首次使用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这个术语,随后又提出视觉素养的概念,即视觉素养指一个人通过看与此同时产生其他感觉,并将看与其他感觉经验整合起来的一…  相似文献   

18.
王倩 《新闻世界》2010,(9):122-123
21世纪,视觉影像已经全方位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难有耐心通过阅读冗长文字去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相反图像却能将所要传递的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受众。这样眼球经济与注意力经济便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开始从文字时代走向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19.
田苗苗 《东南传播》2014,(12):39-41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时代。在这一时代中,视觉文化凸显出其直观易感、内容丰富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缺乏理性思考、视域相对局限等不足。所以,我们必须深入反思视觉文化,使其更加有效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20.
傅玉琛 《今传媒》2016,(9):142-143
与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相适应,每个社会人也需要具备迅速获取和识别信息的能力,而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都少不了大量的图像信息的出现,这就要求人们具备准确识别和解读图像的能力。美术学科有其独特的视觉形象特征,抓住美术学科的特性,使美术学科在培养每个人的视觉识别能力上起到应有的作用,国家和地方教育系统在这方面切实做出了努力,但是在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所做的远远未及变化来得快,我们还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