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现代是一个公民时代而非臣民时代,现代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而非臣民社会,现代人格是一种公民人格而非臣民人格。使人成为公民的,不仅仅是这个人的国籍.更是这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尤其是政治权利。在现代社会.公民是人的各种身份的最大公约数,是各种政治主体的最大公约数,是各种社会人格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公民意识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公民社会也随之兴起。公民社会的兴起,有助于中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应当以公民社会为其社会基础,需要塑造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中国现阶段公民意识开始觉醒,但总体上还有待成长和完善。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需要从建构公民教育的社会环境、发展学校公民教育、拓展公民教育的形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提高每个人的公民意识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造就更多合格公民是现代社会努力的方向。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不断搭建各种平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并在实施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将公民教育向家庭延伸。2005年,根据学生意见,学校讨论并通过了《家庭行为规范准则》、《家长行为规范准则》(简称“双准则”)。这两项准则的颁布,促使学校的公民教育又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4.
王颖 《中国教师》2008,1(3):7-10
<正>公民是现代国家中普遍的成员身份与法定地位,是"人的自然依赖性所能采取的唯一的合法形式"[1],是现代社会人们处理相互关系的身份基础,沃尔泽认为,"在人类某些共同体里,我们互相分配的首要善是成员资格。我们在成员资格方面所做的一切建构着我们所有其他的分配选择:它决定了  相似文献   

5.
吴华 《中国教师》2014,(4):13-13
<正>"公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即公众在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中受到的身心影响。狭义的"公民教育",即学校有关"公民教育"的课程与活动。"公民教育"的核心在于维护公民的权利,建设公民社会。"公民教育"的目标在于形成对社会有用,能与社会和谐相处,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群众团体。  相似文献   

6.
从“人”到“公民”的转化——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教育向我们展现了“人”到“公民”的转化。它既注重天性的自由发展,又向往公民教育的城邦善德,两者在《爱弥儿》中表现出了紧张与消解。这使我们看到卢梭对现代教育体制的忧虑,同样也给现代教育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公民馆”是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的重要设施,它不仅是日本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日本国民为提高自身化素养及精神教养而展开自主学习及自由学习的重要课堂。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念的形成、发展及丰富,都与“公民馆”的发展、深化及一系列实践改革的活动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基本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治文明建设作支撑,而且需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更需要文化与信仰的支持.只有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保证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完成.而就我国现阶段的研究来看,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文化角度,特别是中国伦理学角度来研究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成果非常少见.因此,从中国古代伦理学角度研究和谐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古代“和谐”思想的发展历史,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传统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对当代中国农民提出一系列要求,但农民对这些要求的适应或反应使他们在身份与权利上出现了结构性的严重不对等,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公民地位”。因此,从人学视野构建“公民社会”和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逻辑地成为确立当代中国农民“公民地位”的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10.
以“服务学习”理念来建构公民责任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参与到学校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公共服务等公民实践活动当中,实现公民知识与公民行动、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有机融合,最终更好地实现培育公民责任感和健全的公民品质的公民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乡村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理论认为,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进行,必然会出现农村地区相对衰退的现象。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随着资本经济的扩张,工商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远远超过农业,而且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并将他们转变成城市居民。农民是这一转型中的苦难的承担,他们被强大的外来力量所压抑、排斥和改造。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现代化的某个阶段都经历了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由公民构成、以公民为基础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在全社会造就大量的具备公民意识、道德,有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合格公民。公民教育则是造就合格公民的基本方式。相应地,加强、改进公民教育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一、造就公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公民国家的建构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公共物品”一词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并渗透到政府决策和社会生活之中,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既是适应进入新世纪以后解决“三农问题”之需要,更是在新世纪建构一个现代公民国家的迫切要求。在传统农业社会,实行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与国家的联系主要是税负关系。传统国家除了治理大江大河以外,其社会公共职能极其弱小,也无所谓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国家得以向现代国家转型。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权在民,政府向全体国民负责,并为全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以提升全体国民的福祉。新中国以…  相似文献   

14.
英美"特殊关系"强调英美关系的特殊性,强调两国间的关系有别于与第三国的关系.促成二战时英美"特殊关系"形成的因素,除了历史大背景、国家利益之外,两国在种族血缘文化方面的共相是不可忽视的另一深层次因素.这一因素深深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及其各自智囊决策层,影响了美国民众的援英舆论倾向,在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民馆是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的重要设施,它不仅是日本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日本国民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及精神教养而展开自主学习及自由学习的重要课堂。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念的形成、发展及丰富,都与公民馆的发展、深化及一系列实践改革的活动有关。尤其是进入21世纪,日本社会正处在创建一个未来理想的“学习社会”之际,公民馆的存在与发展,无疑为日本早日实现这一理想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东辽县实验小学兴建于1998年。近十年来,我们带着光荣和梦想,在素质教育的大潮到来之际启锚;带着信心和希望,迎着新世纪教育振兴的曙光扬帆,满载着全县人民对未来的殷切希望,肩负着教育兴县的光荣使命,坚持高起点、高目标、高位运作,以培养21世纪合格的现代公民为宗旨,以“为未来做准备、为发展打基础”作为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小公民教育为载体,在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公民社会是西方经验反复印证了的规避“国家主义”风险的有效公共领域,其卓越的实践功能自然地吸引了以探寻社会良性运行为旨趣的大批中国学者的关注。在认定公民社会是个“好东西”的价值预设与“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理论预设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了对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的诸多研究。但由于在概念理解中隐没了“公民”的存在,在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必需”的问题上遗忘了其对中国公民主体性觉醒的意义所在,致使在解答“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时,只能单纯围绕“自上而下的建构”还是“自下而上的演进”进行学理性的剖析,却无法在具体实践中给以足够有力的指导。究其原因在于研究过程中“行动者”的缺席,即缺乏对“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的凝视与关切。引入“公民行动者”的分析范畴,就是以对公民社会构成主体“行动”的关切冲破“国家——社会”固化分析框架的藩篱,并以行动后果可能存在的意外性和偶然性修正有关公民社会的乌托邦预设,同时通过对中国人和西方人行动逻辑的比较检视公民社会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对中国社会的意义,从而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曾经经历了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个是从史伯到孔子再到子思的先秦时期;第二个是从周敦颐到二程再到朱熹的两宋时期。第一阶段为伦理化阶段,哲学思辨不多,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第二阶段则为系统化、理论化、哲学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林达 《学习之友》2010,(12):20-22
公民教育是个一直在谈的话题,许多中国学者都意识到,建立公民社会,要从公民教育做起,要写出高质量的《公民读本》来。美国很多学校有公民教育课程,《公民读本》的教材很多,一般是学者写的,各地学校的老师从中选挑。可是,他们的大原则在那里,课本也就大同小异。我随意挑了一本看看,那是密歇根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写的。  相似文献   

20.
李宏安 《学周刊C版》2010,(5):196-196
中国古代诗歌广义上包括诗、词、曲。由于中国古代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很久远,以及诗歌语言的含蓄与凝练,所以在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时就会碰到很多障碍,要么一知半解,要么误解,不能享受其中的美感,不能感悟诗人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与感悟。然而,在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时又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