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人类文化做出巨大贡献.再造诸子蜂起的局面,需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文化的发展、繁荣,要尊重规律,解放思想,尊重个性,多元并存.  相似文献   

2.
先秦诸子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定的比例,随着社会上国学热的兴起以及各级学校对国学教育的重视,这种比例还将不断扩大。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对培养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对其价值并未重视,本论文着重从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应重视加强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先秦诸子散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房小栋 《考试周刊》2013,(12):18+62
先秦诸子在与社会相融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宏大瑰丽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本文就主要依据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论述了以孔子、孟子、庄子等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的人格魅力及其对高中学生的德育功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先秦诸子散文应引导学生理解先秦诸子原典的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及对先秦诸子散文的赏析存有较大困难,在深度教学背景下,利用互文式阅读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5.
赵宏 《文教资料》2007,(36):4-6
先秦诸子,灿若星辰,光耀千古,唯丘一人。丘之语简约精警、率真坦诚、个性突出,呈现出诗化的哲理意蕴,为华夏子孙万代景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宇宙观、人生观、人性论、价值观、政治观等五方面对先秦诸子关于人生问题的观点进行综述,探讨了墨、儒、道、法等诸子对"人"之为人的诠释和剖析。运用辩证思想和科学的历史观,揭示了先秦诸子对人生问题的独到见解和启发意义,同时也指出,只重目标而不重进行方法的哲学思想,乃是先秦诸子的共同缺点。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选修教材已经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秦诸子的思想对高中学生了解古代思想,拓宽文化视野,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人教版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这些内容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具有独到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涵的应首推庄子。鲁迅称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独特哲学思想影响着后世。《庖丁解牛》是其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9.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是“先秦诸子”单元,承担着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的重要责任。然而目前缺少打通各篇课文和诸子思想的整体单元教学设计。本课期待能通过探讨儒道墨三家思想的交锋处,深度整合统编教材“先秦诸子”文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家思想要旨及其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0.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对先秦汉初诸子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其评价内容,在《庄子·天下》、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等诸子批评文献的基础上,具有很大的进步。它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将先秦汉初诸子著作分为十类,并在小序中体现了尊经崇儒的思想倾向,对诸子十家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认为诸子源出于王官之学。这些内容对后世目录著作的编纂、诸子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梁钰之 《上海教育》2011,(11):71-71
先秦诸子的散文,在千余年的历史时期内,曾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里遴选的先秦诸子散文极少,讲解也略嫌浅显,且缺乏系统性。2005年9月,我在学校开设了自主性拓展课程——先秦诸子散文导读。通过5年多的实践,我认为,开展中学阶段先秦诸子散文教学,至少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举国文化之昌盛、影响之远莫胜于先秦诸子,对于先秦诸子的起源有三种解释:荀庄的"诸子出于道散天下论",淮南王的"诸子出于社会需要论",班固的"诸子出于王官论"。通过对诸子起源的探讨,可以看出诸子思想的真实内容、特征与分歧。而荀子"务息十二子之说"和韩非、吕不韦"诸子为乱"应"主一"之说,正可以显示出先秦至秦汉思想脉流如何逐渐由"百家争鸣"走向"思想一统"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先秦诸子思想与南北文化对屈原的思想和文学创作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从屈原作品出发,考察屈原思想与文学创作对先秦诸子思想和南北文化的融合与贯通,继承与开创。  相似文献   

14.
《先秦诸子选读》因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言特质等优势得到了许多学校和语文老师的青睐,本文对高中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之教学内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先秦诸子选读》是人教版文化论著研读选修系列的重要课程。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先秦诸子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开设这门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学习之前,我在任教的两个班做了一个关于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先秦诸子的语言运用实际,探讨了他们的比喻学说,说明了先秦诸子善于总结比喻理论,指导语用实践的基本情况,对分析汉语比喻研究的历史、丰富修辞学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散文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中的重要章节和内容,有的文章体现着历史闪光下的进步思潮,有的文章渗透着先贤的智慧与情操,有的文章凝聚着厚重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18.
先秦诸子常常具有仁者胸怀和智者风范。诸子文学不仅具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诸子散文蕴蓄着中华文明,是中国思想和文学发展的源泉,对学生进行养情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将诸子文学与学生的养情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控情绪,培育精神,修炼心境。  相似文献   

19.
先秦诸子对推类思维形式中产生的谬误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形成了先秦关于推类的谬误论。该理论既熔铸了求真也熔铸了求治的时代精神。研究诸子推类中的谬误理论,对于今人的思维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直以和谐为理念,和谐思想深深地蕴藏在中国古代社会各个层面当中。和谐并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层面的概念,而且是一种美的体现与表达。先秦诸子的思想中,无不阐发着对和谐之美的追求与向往。固然先秦诸子对具体的和谐态势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矛盾,但他们都是追求自己眼中的和谐之美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从先秦子学的和谐理念当中去糟取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