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珊  韩梦瑶  杨玉浦 《资源科学》2021,43(4):733-744
随着中国各省份间能源生产、消费的关联日益紧密,隐含在商品贸易中的能源流动有助于平衡中国总体能源供需,但跨省能源流动伴随的能效冗余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通过刻画中国2007年和2015年省际隐含能源流动,测度中国隐含能源流动的能效冗余,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区域间隐含能源流动主要从华北、华东、华中、东北地区流向华南、西北、西...  相似文献   

2.
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不仅关系到中国大国经济效应的发挥,而且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中国6年30省的投入产出表,采用多种方法,系统地分析了1987-2012年中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主要的发现有:(1)中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在显著提升,且各省份的技术复杂度呈现收敛趋势。(2)沿海省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高于内陆省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但内陆省份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3)在中国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提升的过程中,部门内效应起主要作用,部门间效应起次要作用。(4)中国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路径较为合理,属于增长主导型,并伴随着省际不平等的缩小。(5)中国各省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的排名等级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但位于中高等级的省份仍面临较大的降级风险,位于低等级的省份实现等级跃升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是局限分布于中国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植物成分,就其分布特点看,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亚热带广阔区域。由于中国地域广袤,虽然大多数特有属分布在东亚自然地域范围内,但南部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古热带植物区的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的北部,而西部的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青藏高原地区。局限于不同地域分布的特有属,各自的起源发生、所经历的地质历史过程存在一定差别。本文以自然地理区划作为研究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区类型的依据,将中国特有属分布区类型划分为中国东部和中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西部特有分布变型和中国北部特有分布变型4类。其中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热带区系成分,其它3个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温带区系成分。这样能较客观地反映中国特有属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利于研究局部地区植物区系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蓝曼  林爱文  金添  罗丽婷 《资源科学》2020,42(4):621-635
为理清自然资源核算评估领域的研究线索、研究动态,本文基于WOS和CNKI数据,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了国际自然资源核算评估研究的国家分布、国际热点及国内研究的核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并重点探析了国内自然资源核算评估研究的热点变迁。结果表明:①在该研究领域,美国是发文量第1的国家,中国次之,中国、澳大利亚的国际合作影响力高;②国际研究主要涵盖各类资源要素的估测方法、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等方面;③国内研究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仍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网络,各机构的合作关系受地域限制较大;④国内研究热点围绕具体政策的编制要求,经历了建立、发展、完善3个阶段;⑤除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不可再生资源及清洁能源外,国内关于渔业资源的研究颇多,并对中国特有的中药资源进行了调研;“生态系统服务”已经构成国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则是近几年才把生态价值纳入探讨。本文成果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自然资源核算评估领域的整体发展阶段特征、学科前沿,并为未来自然资源核算评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and their greater integration into human life, more ethical challenges emerge. The problem became more salient when the world''s first genetically edited babies were born in China in violation of existing ethical rules. Although the responsible researcher He Jiankui was sentenced for imprisonment for three years last December,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ethics and the challenges in China. Has China set up a sophisticated research ethics system? For research ethic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are there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an the dominant ethics principles primarily developed from life science research be equally adopted in the emerg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 an online forum organized by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and through subsequent correspondences among forum participants, NSR Executive Editor-in-Chief Mu-ming Poo and guest moderator Hepeng Jia asked three scientists and three bioethicists or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to examine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ethics in China. Weiwen DuanPhilosoph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Junjiu HuangLife scientist focused on genetics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Renzong QiuBioethicist at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Qiang SunLife scientist and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 of clone monkey program at Shanghai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China Yi Ze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cientist at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Xiaomei ZhaiBioethicist a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China Mu-ming Poo (Chair)Neurobiologist at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Brain Science and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China Hepeng Jia (Co-chair)Professor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China  相似文献   

6.
减排成本是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考虑到能源价格是影响减排成本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将中国的能源定价机制引入到所构建的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模型(CEEPA);运用改进的CEE-PA模型模拟中国不同能源定价机制情景下的边际减排成本;对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边际减排成本对电力和成品油的定价方式是比较敏感的,放开这两种能源的定价特别是电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能推动我国边际减排成本的有效降低。不同能源的国际价格对我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呈现很大的不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下降对我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具有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韩璟  陈泽秀  卢新海 《资源科学》2020,42(9):1715-1727
为探究中国海外耕地投资活动的发展规律,论文基于GRAIN和Land Matrix的案例统计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空间计量法,从投资规模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04年以后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总体空间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目前在局部已形成明显的空间分化,局部空间集聚效应的高-高集聚区是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②中国海外耕地投资活动的空间变异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经历了一个波动增强的过程,在西北至东南方向的空间变异最为显著,东道国的内部因素已成为影响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③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发展受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东道国农用地比例,谷物单产水平,同中国的声明、宣言和公报总数,对华免签证件数量和驻华领事机构数量5个指标在统计上显著性较高。在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发展规模已呈现空间分异趋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相关机构应当重视对东南亚地区和俄罗斯的投资保护与规划。  相似文献   

8.
李梅 《科研管理》2012,(4):86-92,130
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R&D溢出的两条重要渠道。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8年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渠道的国外R&D存量显著提升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而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的国外R&D存量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却非常微弱。原因可能包括现阶段我国对外投资规模有限、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比例偏小、技术吸收能力偏弱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陆域大气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祖常  董保群 《科技通报》1998,14(3):158-163
用我国 125 个探空站的资料,计算了全国各地最大混合层厚度 h,分析讨论了 h 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⒀结果表明,我国h 值的分布呈西高东低,具有4 个h 高值中心和6 个低值中心,大部分地区的 h 最低值出现在冬季,而最高值出现在夏季⒚  相似文献   

10.
吴丽丽  孙天琦 《未来与发展》2012,35(3):34-39,29
本文通过比较原油价格变动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影响,建立了原油价格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国际传导机制模型,研究结论包括:(1)当期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当期原油价格上涨对西方七国增长率有正向影响,不过这个结论在统计上不显著;(3)滞后1、2期的原油价格上涨对当期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4)当期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影响西方七国经济增长率;(5)中国经济增长率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影响时间持续3年以上;(6)西方七国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影响时期持续两年以上。根据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稳定的原油价格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共同责任,因为彼此的利益已经如此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末,中科院的一批生物学家及时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介绍到国内,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回顾了中科院生物多样性研究20年的主要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点研究方向建议,同时提出应加强支撑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运用Theil指数、ESDA-GIS、规模-质量耦合矩阵和相关分析,从时空态势及影响因素对中国入境旅游流质(ITFQ)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1中国区域ITFQ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空间分布上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为核心的核心-边缘格局。与入境旅游规模差异不同,地带间差异是我国ITFQ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从全域空间分异来看,ITFQ的空间分布呈现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溢出效应;局域空间分异,LL区主要在西部地区,HH区主要在东部的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HL和LH区数目较少;3规模-质量耦合模式上,东部地区主要为高耦合发展模式,中部、西部大部分处于低耦合发展态势,非耦合型呈现出高质低量型向高耦合型、低质高量型向低耦合型发展的态势;4交通通达度、地方经济水平、旅游产业水平、旅游目的、重游率、客源结构是影响ITFQ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两状态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MS)模型,刻画了1997.01—2010.11期间中国FDI变化路径的动态特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近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FDI扩张状态的平均持续期约为2.902个月,FDI收缩状态平均持续期约为3.6832个月,而且FDI的扩张与收缩的交替频率较高,FDI经历了短暂的扩张(收缩)状态之后又迅速进入收缩(扩张)状态。中国FDI变化路径的状态交替特征可能受到全球FDI的流动趋势、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及引资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维普数据库资料和实证调查数据,研究了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在我国的扩散问题。文章发现,ISO9000在我国的扩散经历了4个阶段,目前处于一种稳步发展阶段。文章发现在过去的16年中,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长,国家加入WTO的行动加速了这种能力的提高。文章还发现,中国农业部门技术创新能力低,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贸易推动。  相似文献   

15.
社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系统阐述了社会现代化的原理和方法。本文讨论该报告的三个要点:(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2)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3)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999-2013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会科学技术创新领域课题统计分析,梳理我国技术创新研究发展特点,以及两个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差异。分析我国技术创新优势研究机构与核心研究者主要研究领域,揭示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现状。从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两个角度对比中美两国技术创新领域课题,对未来科学基金资助该领域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不平等现象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但相关研究方法局限于从收入、支出以及个人特征角度来考察,目前尚无从机会获得角度对中国医疗保健服务的益贫性进行测度的相关研究.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基于社会机会函数(SOF)构造机会指数(OI)和机会益贫指数(PIO)的方法测度中国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的益贫性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000 - 2009年中国卫生保健服务不具有益贫性,质量较高的保健机构其服务的益贫性更差;2000年中国总体医疗服务机会基本均等是两个不平衡因素耦合的结果:较贫困病人较多享用了低质量医疗服务,较富有病人较多享用了高质量医疗服务;2009年总体医疗服务的益贫性主要来自村诊所和乡医院等较低质量医疗机构服务的益贫性,县医院和市医院等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益贫性仍然很差.  相似文献   

18.
中国SCI论文数据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中国(含台湾)SCI论文发展的历程,对中国SCI论文的产出、引用、所有涉及学科现状及各省级行政区SCI论文发表情况等进行剖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SCI论文在经历了高速增长后,目前已经进入平缓发展阶段;(2)我国已成为SCI产出大国,涌现出了很多高质量论文,但论文总体质量偏低;(3)中国大陆不同区域人均SCI论文产出以及单位GDP产生的论文数量存在不平衡性。对所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二十年来中国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建设进行简单的介绍,对我国GLP建设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国GLP建设发展的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Both China and India have been experiencing a historical take-off in the 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In terms of trademark applications filed with domestic IP offices in 2009, the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China now ranks 1st worldwide and India 5th, while for patent filings China ranks 3rd worldwide and India ranks 9th. This performance is remarkable as both China and India experienced negligible demand for IPR protection as recently as two decades ago. The IPR take up trends in these two countrie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highlighting the structure of patent and trademark demand since 1990. Specifically, the available series are broken down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i) national versus foreign origin of patents and trademarks; (ii) technological (IPC) and trademark (NICE) classes; and (iii) the major individual patent users in each country. The data used refers to applications in the Chinese and Indian IP offices although the demand from residents of these two countries in both the international and other national systems is also assessed. Beyond the existing momentum in IPR registrations by China and India and their capacity to maintain it into the near future, the paper addresses practical questions about the strategies, motives and benefits behind the current trends. In particular, we seek to evaluate the capacity of both China's and Indi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o internalize the potential returns of this increasing demand for IPR. The insight reached finds that should both China and India sustain their current IPR growth rates, they will be able to catch up with the most advanced economies within the time span of a few deca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