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际开放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具协作性、透明性和高效性,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从国际视角梳理和分析开放科学当前研究主题有利于推动该领域发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调查与信息可视化相结合的方法,选取Web of Science平台收录的关于开放科学研究的论文,并结合相关政府文件、研究报...  相似文献   

2.
开放不仅是现代档案事业发展根本要求,而且是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数字档案资源价值的必由路径。文章立足档案开放利用原则,在全面梳理档案开放利用理论研究与政策推进基础上,初步揭示数字档案资源开放管理的必要性,重点从资源整合、信息技术、法律法规、社交媒体四方面探析数字档案资源开放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政府开放数据的发展已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如何利用政府开放数据进行大规模的应用创新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对数据应用创新过程的探究对提高我国数据开放水平和各方参与积极性具有意义。[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生态的视角从理论层面构建了政府开放数据应用创新生态体系和协同体系,并对其运行机制做出理论阐释。[结论/发现]政府开放数据应用创新生态体系由应用创新主体、生态环境、资源要素和成果要素构成,各主体在资源、功能和活动上构成三元双向协同结构,需要一套转换机制和循环动力机制以保证各大模块的有序连接和持续运行。[创新/价值]在机制框架上讨论政府开放数据应用创新过程和协同过程,为后续开放数据应用创新的实施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学术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开放流动在知识创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过程]文章引入知识创新系统理论,探讨科研知识创新系统运行框架、运行机制、运行规律,并阐述学术资源垄断阻碍知识创新的机制。[结果/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典型的学术垄断现象发现:当前学术界存在学术期刊版面垄断、学术评价话语权垄断、学术文献数据库垄断等一系列学术资源垄断问题,抑制了知识创造的积极性、知识传播的开放性和学术生态的均衡性,阻碍了知识创新。从学术资源反垄断视角,提出知识创新促进策略:探索建设新型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平台,推动由学术共同体主导学术评价,促进学术数据库公益与商业并行运营机制,从而达成知识生产争鸣化、知识评价全面化、知识传播开放化,促进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元宇宙场域下知识和信息形态的转变,为企业面向全面创新的知识管理带来新的视角,需分析元宇宙视域下的企业全面创新知识管理应用场景及其逻辑与架构,为企业高效“聚识成智”与全面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对元宇宙与知识管理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结合SECI模型对元宇宙视域下企业全面创新知识管理的应用场景进行构想,以此为基础分析元宇宙视域下企业全面创新知识管理的逻辑本质,并分层剖析其运行架构。[结果/结论]文章提出基于信息增益、具身认知构建的企业全面创新知识管理逻辑,从基础设施、数据规则、功能应用等三个层面对其运行架构进行设计,并提出相应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知识元作为知识的基本组分,是知识在微观领域的存在形态。对知识构成组分问题的研究体现了人类对知识认识的深化,是人类对知识认识的必然趋势。因此,对知识元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方法/过程] 首先从学科史角度对知识基本组分相关学说和知识元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知识元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知识元理论研究的未来走向。[结果/结论] 当前知识元理论研究存在以下问题:概念界定模糊、类型划分存在歧义、基于知识元的知识表达尚存在较大难度、相关研究尚未深入到知识的本质与运动规律。同时认为从多学科交叉视角开展知识元理论探析,将成为今后重要的趋势。如哲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知识论视角、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知识发现与挖掘视角、知识工程与图书馆学相结合的知识表示研究视角、图书情报学科与出版学科相结合的知识组织研究视角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基于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医学情报领域对知识服务的需求,探索医学情报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与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过程] 首先,从医学情报人员提供知识服务的视角出发,探索从多角度分析用户的需求、用户需求与资源多层次的匹配以及多渠道提供知识服务的能力培养目标。然后,依据知识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分别从知识资源、知识服务活动和知识创新活动三个视角,构建医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和教育激励机制的知识生态系统。最后,以吉林大学医学信息学专业进行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实践平台的设置和知识创新活动的培养方案为例,解析知识生态系统在医学情报人才培养过程发挥的作用。[结果/结论] 研究构建创新能力驱动下医学情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知识生态系统,促进情报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在医学情报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2014年国际开放获取实践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意义]开放获取的发展得到了各方的普遍关注,了解世界范围内主要参与者的发展动态,有助于图书馆把握开放获取的发展趋势和开放获取所带来的机遇,参与开放获取,应对挑战.[方法/过程]跟踪2014年世界重要政府机构、科研资助机构、科研机构、出版商、国际组织的开放获取政策、研究报告、项目计划和动态消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从开放存储、开放出版以及开放资源的组织和利用形式等方面总结2014年国际开放获取实践的具体进展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2014年开放存储整合趋势增强、转向开放数据存储,开放出版从试验走向政策支持,开放资源的组织和利用不断深化、由目录揭示转向资源集成.在开放获取发展的历史浪潮中,图书馆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为开展开放学术资源整合服务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分别对国内外开放学术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开放学术资源整合构建的理论、技术方法与工具、资源再利用和版权政策研究等方面,国外则对开放学术资源整合的概念认识、框架和结构、开放学术资源整合中运用的技术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得出国内外开放学术资源整合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关注点、研究方法以及实践应用的研究,区别在于研究主体、研究视角和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10.
剖析国内外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研究现状,从电子政务与政府知识管理的关系、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的必要性和作用、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流程建设、政府知识资源管理及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的技术实现5个方面,对其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分析与评价,并从知识管理理论、知识资源管理和公共服务3个方面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在知识社会时代,智库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知识开发和利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日益高端专业的决策咨询需求。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能为我国新型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提出参考,增强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方法/过程] 采用概念模型法,基于开放式创新范式,结合智库知识活动的基本流程,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采用实例验证法重点调研15个国际知名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对模型进行验证,并结合我国智库建设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结论]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智库知识管理是利用内外部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嵌入智库知识活动全流程,以知识内外部流动促进知识创新的过程;模型是由知识基础设施、知识生产、知识创新三部分组成,具备开放性、网络性、动态性特征,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知识管理应深度整合开放性知识内容,注重专家隐性知识转化;建立广泛的研究合作网络,促进知识流动与共享;増强知识再转化,提升知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璐  申静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0):116-125
[目的/意义]把握知识服务模式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对于理解知识服务活动,有效指导知识服务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基于对知识服务及知识服务模式概念的界定,采用关键词词频统计和共现网络分析方法系统梳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的现状,并通过内容分析,从知识服务的四要素探析知识服务模式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结果/结论]国内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整体呈增长态势,同时存在一定差异。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是探讨创新导向、用户导向、技术导向以及领域导向的知识服务模式。未来的研究前沿将是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服务模式、设计思维下的知识服务创新模式、大数据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模式和医疗健康领域的知识服务模式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开放式创新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关于社会化网络与开放式创新能力的研究较少,且未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正确理解社会化网络对于开放式创新能力的作用以及其中知识协同的中介效应,对于开放式创新实践及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在界定社会化网络与知识协同的关系基础上,以知识协同为中介效应,从5个方面探究社会化网络对于开放式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结论] 总结出社会化网络对开放式创新能力作用的S-K-OIC-OIP研究框架与理论链,为开放式创新在社会化网络下的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科技资源的共享与管理,能为科技资源管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在开放式的环境 中,分散的知识提供者、非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风险机构和政府都是重要的资源要素,开放式创新管理中的科技资源 有了高度流动性、非独占性和非边际效应递减等新特性,这就使得在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中,要对现有策略进行修正; 对于科技资源服务行为的评价,将体现开放式创新的资源共享度或开放度的概念引入现有的资源服务评价体系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识别与分析移动环境下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对科学评价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创新绩效和促进开放式创新社区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分析移动环境下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过程,基于知识生态视角构建了影响因素体系,并运用DEMATEL方法对因素间影响关系的强弱进行了评价。[结果/结论] 基于因素间综合影响矩阵,识别出移动环境下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影响因素包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开放创新经验、知识贡献动机、期望满足程度、信任与激励机制、创新文化氛围。提出移动环境下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水平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为提升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科技资源整合,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对面向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库形成路径展开研究。[方法/过程]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分析创新主体在区域知识库形成中的角色与作用,根据知识管理阶段解析区域知识库形成过程,从而实现创新知识由知识源到区域知识库的存储路径。[结果/结论]为促进区域知识库形成,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三者共同奠定知识基础,中介机构搭建扩散桥梁,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与市场知识。与此同时,区域知识库形成过程需要经历知识创造、知识扩散、知识编码与知识存储4个知识管理阶段。探究区域知识库的形成路径,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团队数据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研究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下影响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的核心要素,提出促进知识创新的科研团队数据能力模型,并对能力中的因素进行能力识别。[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对传统环境下的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研究维度进行总结,分析数据密集型环境下科学迅速发展所形成的科研环境,提出在新环境下科研团队数据能力的6个维度及其要考虑的因素,构建以促进团队知识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科研团队数据能力模型。[结果/结论]数据密集型环境下,科研团队数据能力包括科研团队的数据意识,基于数据意识的科研团队的数据检索和数据发现能力,组织、整合和管理数据的能力,描述和保存数据的能力,分析、利用数据并从数据中发现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数据辨析和评价能力。这些能力从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知识整合、知识分享、知识评价等方面促进了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意义]明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探讨学科更名后的知识框架和发展路径,为今后的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教师履历和课程体系等调研数据,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专业生源3个不同方面论述学科知识多元化的现象,基于学科基础理论和框架探讨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解析方式,并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出发阐释学科更名后的专业建设路径。[结果 /结论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存在明显的知识多元化现象,未来应紧密围绕“要素–领域–学科”3层知识解析框架展开研究、教育与实践,在开放的跨学科环境中塑造自身的认同和影响力,以知识整合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弘扬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守正拓新的主旋律,优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与运转机制,并推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改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知识库建设为例,为国内资助与研究机构建设开放获取知识库提供参考经验。[方法/过程] 全面调研国内外开放获取知识库平台技术、功能、服务与发展,详细介绍项目建设平台选型、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实现、界面设计、元数据标准、数据清洗、运行情况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结果/结论] 总结项目建设经验,为资助与研究机构建设开放获取知识库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与建设参考经验,推动公共资助机构投资所产生的知识普惠社会,促进社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服务创新是知识型服务机构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提高服务效率的关键要素,而有效地保护服务创新是其维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对1990-2017年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结果/结论]国内外对服务创新保护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保护方法的分类及有效性,关注保护机制与保护策略,并兴起对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服务创新保护悖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