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哲学家薛碹以“物镜之喻”阐述心与理的关系,对心和理作了区分,被黄宗羲评论为“犹二之也”。但他实际上最终却是要达到心理合一的境界,实现超越的本体境界。他指出了心理不能合一的原因是气禀、人欲使心昏而理不能明,并提出了依靠“敬”的道德修养方法来实现心理合一。他更多地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强调心理合一。  相似文献   

2.
<左传>"公将鼓之"的"之"有不同的理解:或认为是助词,无实在意义;或认为是代词,代指己方,鲁军;或认为是代词虚化,,可看作凑足音节的衬字.诸种说法似皆不当,此"之"似当为代指对方的代词,指齐军.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就西方传统思维模式走出困境做出思的努力,其意指诗意运思的道路即老子之道.然而,笔者认为,在最本原的层面,老子之道实相通于海氏存在论,而其诗意运思之道路,在某种意义上与老庄达于道境界的体悟之途有可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第三段言曰: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相似文献   

5.
作文难教,教师怕教;作文难写,学生怕写.这是一直困扰着大部分师生的一道难题.如何才能破解这一难题呢?我认为,如能把作文教学的"四指导"工作做扎实,作文将不再是件难事.  相似文献   

6.
领导之怕     
孔曦 《学习之友》2008,(7):57-57
几个人凑在一块侃大山。有人说,如今的某些领导有“四怕”:一怕小姐有病,二怕情人怀孕,三怕老婆拼命,四怕群众写信。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27日晚央视3套的"联合对抗"节目中,当红花旦主持人王良在给挑战者刘文涛读题时,有这样一题:"李白诗句'陈王昔时宴平乐'中的'陈王'指的是谁?"大凡有一些古文学素养的人都知道,"陈王"指的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曹子建,在此毋庸赘言.可"平乐"之"乐"字是否如王良所读之"yuè"音呢?我们不妨推敲一下.  相似文献   

8.
"七"之趣     
"七",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数字,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的身体,明显地带有"七"的印记,人体有"七窍",即耳、目、口、鼻七孔.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祖国医学里被称为"七情".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人到了七岁,大脑发育减慢,智力空间就很难再进一步拓展了.……  相似文献   

9.
大理"风花雪月"四景的地理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理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也丰富多彩,厚重而悠长,是"金花的故乡".被誉为"东方的瑞士".大理的景观素以"风花雪月"四景见长."风"即指下关地区的长年主导风;"花"指的是上关古老的朝珠花;"雪"指的是苍山上的终年积雪(又一说是季节性积雪);"月"指的是浩月当空,映入洱海之月.关于这四景都有古老美丽的传说,而事实上大理四景的解释目前仍然有一定的争议,站在地理学的角度,笔者认为可以有相应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虽然简单但却道出了不少学生语文学习的心声。学生厌烦文言文,救赎之路,唯有让文言之花绽放在语文教学中。那么,怎样让文言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呢?一.品味馥郁芬芳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1.
"好多企业一听说你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把你的简历往边上一放,基本不予考虑."南开大学一位大四学生对自己在应聘中遇到的一连串挫折非常迷茫.这些企业多为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型公司,他们不接受名校毕业生的理由是:怕高材生们拿中小企业当做跳板,干不了多久便会跳槽.中小企业被名校学生"闪"怕了.  相似文献   

12.
闲来随便翻翻,见<艾子杂说>里有这样一则寓言:龙王下令,水族有尾者斩.鼋夜闻之,"惧诛而哭". 虾蟆亦哭.鼋异之,问其故.答曰:"吾今幸无尾,恐究蝌蚪时事也".这则寓言,言简意赅,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笔者作为一名教师,读后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常山之蛇"最早是军事上的用语,但一用到文学上就对词的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屯田蹊径"指的是柳永作词的基本规律及其慢词的结构.本文就二者的关系做了一点探讨,同时指出柳词这一词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之”字是《百喻经》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字,它的使用使得《百喻经》语言更加的紧凑,表达性更强,使得每个小故事更加生动完整的表达出其中的寓意.本文拟通过对“之”字的动词、代词、助词等用法的考察,并结合《百喻经》中“之”字的用法,揭示不同的“之”在句子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从而形成了该书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5.
"四补"法是指补底、补腰、补高、既补底又补腰,使之构成等腰三角形,或在等腰三角形中补高后能使一些问题轻松地解决.现各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的教学刚进入质疑探究环节,就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围绕“以城易璧”展开,但文巾有两处好像有意把“城”说成了“都”。一处是蔺相如拿着璧斜看着柱子准备击柱时,“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一处是蔺相如“归璧于赵”后在秦廷上说:“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这两处所说“都”与其他地方所用的“城”究竟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7.
<郑风>的产生与"礼崩乐坏"的时代环境,郑国的经济及文化传统有关."风"之名起于战国,本指曲调,<郑风>也是"雅乐",得名时主要指郑诗."郑声"源起于殷商,在民间流行,得名于春秋,是较复杂,富于变化的新声.<郑风>与"郑声"有各自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内涵,又有交叉点.  相似文献   

18.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对秦统治者的残民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文中主要的句子是:“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对这几个句子进行分析时认为此处使用了“排比和比喻”修辞格.此处作者使用的修辞格的确有比喻,实际上是五个比喻和一个比较,而非六个连续的比喻.同时作者在这里所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形式—较喻.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理念贯穿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可分别代表古代大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大学之道"理念蕴涵在其中的每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大学之道"的合理性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道"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及其文化内涵,它集中表征为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学问.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深陷技术中心下的工具主义与消费主义窠臼,大学职业化泛滥,生态位错位、缺位问题严峻,职业化主义明显,日益游离教育这一人类学本体论意义.应将"大学之用"与"大学之道"辩证结合,在价值与功利之间、在无用与有用之间,寻求创新自身又创新社会的契机,进而回归大学神圣化的学术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