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居室设计中玄关的设计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它是·临时存放衣物的储藏空间,是连接各个空间的缓冲地带,更是凸显主人品位的审美展台。但在实际设计中存在种种问题,其中“功能”和“审美”既存在矛盾,又相互统一,处理好这两个因素就戍了玄关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应从形式、材料、工艺、色彩、灯光和配饰等几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2.
(一) 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3.
徐静 《文教资料》2006,(36):90-91
教学艺术的核心是它的审美性。教学艺术的审美性赋予了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外在美的有机统一。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也是有机统一的。教学艺术美的创造有赖于教师的审美素养,亦即教师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徐静 《考试周刊》2007,(1):83-84
教学艺术的核心是它的审美性。教学艺术的审美性赋予了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外在美的有机统一。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也是有机统一的。教学艺术美的创造有赖于教师的审美素养,亦即教师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哲学的推动下,教学论正在进行看深刻的检讨和转向。一是超越知识论的束缚,进入艺术和审美的轨道;二是教学审美观和艺术现自身的反思,教学的审美取向开始立指人的意义世界,以及内在的心灵体验和精神过程。这两种转向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促使教学论放弃传统的审美立场和艺术尺度,通向一个新的审美和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6.
台北武昌街一段七号明星咖啡馆,是一个隐形的台湾地标,见证了台湾的变迁,它的历史与台湾人,尤其台湾文人的集体回忆紧密相连。2009年,明星咖啡馆开业60周年,始创人之一简锦锥出版了一本关于明星历史的书籍《武昌街一段七号》。其实,这家位于台北市武昌街的咖啡馆本身就宛如一本精彩的小说,每个篇章充满人情味,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7.
阿尔都塞认为“每一种艺作品,都是由一个既是审美的又是意识形态意图产生出来的”。这个观点隐含着二元论的倾向,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不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美的规律简言之就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最大程度地把握客体对象,同时最大程度地伸张人的主体自由性。因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美的规律的性质必然是统一的,而不是多样的。美的规律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实践的指导法则和要求。艺作品里意识形态性的强弱是依照美的规律的需要而增减的,而不能与审美性形成此起彼伏的对立面。阿尔都塞的观点在中国产生的不好影响应该被澄清。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出生于福建仙游的人物画家李霞,志存高远,毕生勤学修炼,取法乎上,广博纳取,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对传统人物画的延续和发展贡献不凡,被誉为人物第一家。李霞于日据中期(1928年)东渡台湾,广交墨缘,传艺授道,积极传播传统绘画艺术,深受台湾社会的关注与珍爱,为日据时期台湾传统绘画传承作出了贡献。李霞的艺术以其具有传统儒学精神,蕴含闽台共有的民间信仰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台湾社会对传统绘画精粹的审美愿望和需求,使身处异族统治下的台湾民众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找到了归宗的认同感,并激发内心情愫,重拾和坚定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自我信心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艺术以其语言艺术魅力给人带来审美感受,这是教师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来进行教学的结果。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深厚的审美修养,既有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又有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更能有效地在教学中遵循美的规律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高效、优质和公平的公共服务,以满足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立足点和方向是构建需求导向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此,作者通过对农民公共需求的典型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民公共需求的结构、特征、偏好及公共需求的满足方式和满意程度,为乡镇事业单位的后续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大众文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众文艺是与我们民族的嬗变、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严格的意义上,它是农业社会农耕文明的产物,与原野山水、民间乡村相伴而生,是相对于“庙堂”而存在的“江湖”文化。大众文艺是大众化的、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角色转变的情况下,我国政府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建立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已经迫在眉睫,政府加强其公共服务职能。与此同时,乡镇政府也在进行角色转换,乡镇干部重新进行职能定位,加强其公共服务职能。本文探讨了乡镇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的理论依据、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如何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
较为全面地探讨了现代书籍设计的审美特征。“整体美”是其重要特征,运用“和谐统一”的原则,赋予图书整体美感和意味;独特性是个人风格与时代感的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感在设计中缺一不可;工艺之美讲究“艺术和技术的统一”,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造新的设计语言;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表现张力。章认为,美是发展的,设计也应不断创造和发展,要及时反映时代特点,给生活以不断更新的审美创意。  相似文献   

14.
池晗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4):126-128
近年来,福建的艺术设计业发展迅速,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此同时,台湾的设计也进入较为规范、成熟,并向外拓展市场的发展阶段。借鉴台湾在设计美感创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福建设计的创意水平、加强两岸的交流与融合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比闽台两地在艺术设计的美感取向方面的差异,可以看出两地艺术设计美感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公共场所艺术作品的合理使用,我国著作权法及其司法解释仅详细规定了对公共场所艺术作品进行平面复制被认定属合理使用的行为,但对于平面复制品的再利用问题却语焉不详。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精神文明要求逐步提高的今天,这样薄弱的保护不能适应现实需求。因此,我国著作权法对于认定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合理使用,应当从新作品的创作意图、原作品在新作品中的比例、原作品的知名度等因素来确定。这样才能保证在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实现公共价值的同时,其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也受到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儒家“立于礼,成于乐,”道家“大美无言”都十分注重精神在艺术形式中的超越。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重感情性的审美观点,在中国艺术长期发展中得以强化,所以中国古典艺术追寻“神”“趣”的表叙,正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生命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艺术作品的价值结构主要可区分为三种层次,即艺术的认识价值、艺术的伦理价值与艺术的审美价值.艺术的认识价值,是以主体的认识能力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客观性质的艺术价值属性.它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艺术帮助人们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本质内涵.艺术的伦理价值,是以主体的意志能力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艺术价值属性.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人们充分体验到人类伦理主体的伟大与崇高.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以主体的想象力为根源而产生的一种属于艺术自身的价值属性.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艺术作品所展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人们充分体验到人类艺术创造的精神魅力.这三种价值属性是人类生命活动方式的必然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多元化文化对艺术的渗透,书籍装帧艺术设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书帧艺术外在形态的形式美的同时,从书籍的整体形态上展示了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立体、多侧面、多层次、动态的艺术审美空间。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探究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静中有动"以强化审美注意的效应;化单纯形态的形式美为整体形态的形式美;寻找与现代人审美心理沟通的互动焦点。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被人们所喜爱,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本文通过对合唱的声音、音响、情感、演唱、类别等方面的特征分析,总结出合唱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引导人们真正感受合唱艺术的和谐与纯真。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艺术总是被当作古代世界的一种最优秀的艺术。这种观念并未充分考虑到古希腊人反对艺术的思想,更多地体现了古希腊时代之后的人们偏爱古希腊艺术的审美趣味与选择。透过有关古希腊艺术及其审美价值的争端,我们可以看到,任何民族历史上的艺术及其审美价值往往取决于后人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