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写《歌唱二小放牛郎》名世的方冰,是晋察冀诗人群中有独特个性的一个。他的诗多抒写抗战时期人民的苦难和反抗,既歌赞颂了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品格,也控诉了日帝的侵略暴行。魏巍称赞“方冰的诗,感情丰富,色彩鲜明,在诗歌艺术上,他是一个线条明朗、色彩引人的画家。”(《晋察冀诗抄·序》)  相似文献   

2.
《诗经·小雅·采薇》是一首描写戍卒出征还归的诗,通过一个士兵在归途中的回顾和自述,描绘了军队生活的艰难困苦,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战争生活和人民的厌战心理。通过《采薇》,我们能够大致地了解《诗经》中战争题材诗歌的厌战主旨,进而使我们更加理解先秦时期人民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延安及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陆续奔赴到这块被称作“敌后之敌后”的战斗土地上.其中已经成名和尚未成名的诗人们同晋察冀边区本地的文艺工作者一道,受着敌后抗战热潮的冲激,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晋察冀诗歌运动,形成了为后人所称道的“晋察冀诗派”或“晋察冀诗人群”.在这个诗人群体中,以田间、邵子南为首的战地社和以丹辉、魏巍为骨干的铁流社无疑是它的两大支柱,魏巍则以长诗《黎明风景》和众多感情浓郁、风格独特的抒情诗和叙事诗,确立了其在晋察冀诗坛上的显著地位.如果说晋察冀诗派作为一个前线诗派有着它本身所独有的风格内涵;那么,由于环境险恶、战斗频繁而催动边区诗坛吟咏抗日军民夜间战斗生活的诗章的高产多产,则是晋察冀诗派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在这方面,魏巍的夜歌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看护     
孙犁 《高中生之友》2023,(14):19-21
<正>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对晋察冀的部队和人民来说,这是一段极端艰难的时间。那一两年里,我们接连遇到了灾荒。反“扫荡”的转移,是在“九一八”下午开始的,我们刚刚开完纪念会,就在会场上整理好队伍,并且发下了冬天的服装和鞋袜。我们背上这些东西在沙滩上行军,不断地蹚水过河。情况一开始就很紧张,来不及穿鞋,就手里提着。接连过了几条小河,队伍渐渐也就散了,我因为动作迟缓,落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她一只脚蹬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的队伍,匆忙地穿上鞋,就很快地跟上去了。  相似文献   

5.
魏巍同志把新出版的《魏巍诗选》(以下简称《诗选》)送给我。欣然翻阅,爱不释手。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就很喜欢读他的诗,有些段落,例如《黎明风景》开头的小引,我喜其意境清新,始终都会背诵:  相似文献   

6.
因为创作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老作家魏巍因病八月底在京去世,而远居湖南常德汉寿县的戴笃伯,就是当年魏巍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的原型人物之一,得知魏巍离开人世的消息,这位曾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际荣誉勋章的78岁的二级战斗功臣”泪水长流,他哽咽着对记者说,“我现在万分悲痛,在战争年代,我和魏巍就成了好朋友,在和平年代,我们往来频繁,他是我的知己”。“我们是在朝鲜战场上认识的。”  相似文献   

7.
晋察冀诗派是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的中国现代新诗一个独立的流派。诗人们以崭新的心态从事斗争和创作,模范抗日根据地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现实条件、新的主题和题材、新的灵感。以“战地社”、“铁流社”、边区诗会为核心的晋察冀诗人群,自觉或非自觉地把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相互渗透融合,显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格调,讴歌党和民族革命战争,创造了感人肺腑的战争风情画,抒发“自我”与革命相一致的无产阶级革命情怀,开拓了“五四”以来革命诗歌创作的新道路,为建国后社会主义时期的新诗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8.
52年前 ,曾发生过一场世人瞩目的战争。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 ,给朝鲜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中朝两国一衣带水 ,比邻而居 ,唇亡齿寒。当时 ,我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仅成立两年 ,国家百废待兴 ,但为了祖国的安宁 ,世界的和平 ,中国热血男儿 ,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 ,雄赳赳 ,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 ,同朝鲜人民并肩做战。在长达八年的战争中 ,无数优秀的中华将士 ,将热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也为之捐躯。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捍卫了正义 ,赢得了和平。著名作家魏巍作为战地记者 ,亲临战场 ,目睹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与事 ,写下了…  相似文献   

9.
当我在学校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历史突然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时,我和同学们一样,非常吃惊地了解到,由于某些原因,一些远离不列颠的国家,如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决定在这场战争中为我们而战。我们想:“他们能够帮助我们打一场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战争,真是乐于助人啊!”然而,到那个时...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日报》是战争时期边区舆论界的权威。其中的批评性报道有其存在和繁盛的外部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晋察冀日报》衍生出了批评性评论、批评性消息、读者批评信等多种类型,并且起到了对边区工作尤其是党内各项工作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魏巍是一位在革命战争的硝烟烽火中成长起来的军事文学作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仅十七岁的魏巍便参加了八路军,此后几十年一直跟随部队转战各地。他的创作,生动地反映了部队各个时期的斗争生活。他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写了大量的诗歌,五十年代,他又以优秀的朝鲜战地通讯而闻名国内外,近年又发表了以朝鲜战争为内容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2.
蔡美云 《现代语文》2005,(4):127-128
"蔡芸芝老师"是当代著名作家魏巍<我的老师>中的主人公,在作者笔下她是一位既热爱学生又懂得教育教学艺术真谛的"最使我难忘"的好老师,"我很‘依恋'她".课文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3.
魏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军旅作家之一。在 60多年的革命文学生涯中 ,他为人民奉献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文论等。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 2 0 0 0年 5月 2 0日在祝贺《魏巍文集》出版座谈会及作者 80寿辰的信中所说 ,他的作品“反映了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 ,讴歌了人民的奋斗历程 ,为社会提供了既美且善的精神产品”。那么 ,对这样一位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有世界影响的老战士、老作家 ,我们应该如何去描绘其壮丽人生 ,展现其诗心文心 ,总结升华其创作经验和文艺美学思想呢 ?读了杨柄、田怡、…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11日,我们排练了两星期的话剧终于在迎泽区少年宫公演了。在低沉的音乐声中,我缓缓地朗诵了一首小诗:“战争是残酷的,苦得叫人心酸,叫人望而却步。生活在战火之外的孩子们,尚且惊慌失措,何况是美伊战争中伊拉克的孩子……”我们声情并茂的表演,很快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我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盼望大家帮助我,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我不是要学生每个都成为诗人,那太困难了.但我却要由我们学校做起,使每个同学、先生、工友都过着诗的生活,渐渐扩大去,使每个中国的人民,世界的人民,都过着诗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再次强烈地感受到"先生是学生的贵人"。高而瘦、须发花白的寿镜吾先生,在小鲁迅请教"'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时脸上有怒色地说了"不知道",但他这样一个方正、质朴、博学的宿儒在学生这样的一问中对这个学生有了察觉有了思考,于是就有了后续的教导。四十五岁的鲁迅在回忆中写道:"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里写的是"我"而非"我们",  相似文献   

17.
《山地回忆》的作者孙犁,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对晋察冀一带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与根据地的人民产生了深挚的情感。正如他在《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中所说的,“在那可贵的艰苦岁月里,我和人民建立起来的感情”,在进城以后,感到“越来越会珍贵了”。(《晚华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有感于进城以后人们思想感情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些变化,作者于1949年12月写了这篇作品,表  相似文献   

18.
丛鑫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2):114-116
诞生在民族解放战争硝烟中的晋察冀诗歌应时而生,生死存亡的呼唤和感时忧国的文化传统使得晋察冀诗歌放弃了个体生命体验的关注,而更多的抒写战时群体的生活感受。晋察冀诗歌以时代代言人的角色参与到战争的洪流中,其群体关怀的情感特征在中国新诗历程中显示出其特异的抒情个性,并以这一抒情个性和中国现代抒情诗传统融合进而强化了群体关怀的诗歌传统。  相似文献   

19.
魏巍的长篇小说《火凤凰》描写了在抗日战争年代,一群青年知识分子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逐渐成长的历程,作为革命战争的历史见证人,魏巍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那代知识分子的三种情结,值得我们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深思_其一是崇高情结。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的背景下,主人公周天虹、高红。晨暧等人的人生历程始终弥漫着一种崇高的气息,这其中既有信念的坚贞,义有承担历史重任的勇气,也有美好青春勃勃向上的活力。而这种崇高的气息是我们当今时代部分人有意或无意地忘却了的,在一片反崇高和伪崇高的叫喊中,一些人早已认同了平庸,似乎难以再…  相似文献   

20.
够朋友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八岁的女儿充满了逆反心理,大人说什么她都有自己的理由来反对,经常对我的苦口婆心无动于衷。于是,我和孩子之间就时不时地会爆发“战争”,当然最后的胜利者总是体力占优势的我,而面对战败者的眼泪,胜者又免不了同情、安慰,补偿就在所难免,一次次,生活就在弥漫的火药气味中渐渐失去了它诱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