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一菲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并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教学名师.她的教学主张用唯美的诗性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化文脉,以达到师、生、教材三情汇融,诗意课堂中蕴含着诗意生活的真谛.同时借助诗意课堂的五大建构使学生学会诗意的生活,二者相辅相成,最终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2.
艺术(包括电影)的终极是诗意,诗意的根本是能够像诗那样召唤出人们内心的诗情。诗意电影是靠电影的视角、叙事、人物的塑造、光影画面、声音等电影软技术和硬技术的手段来产生诗的联想、隐喻、象征、节奏,创造出诗意电影作品的。诗意电影的诞生不仅仅源于娴熟的电影技能,它更来自大师们的诗人人格,源自于诗意电影人对诗意元素的运用,从而达到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伟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审视,德育的诗意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向善化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化。所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诗意德育,就是要从本体论的高度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采用有魅力的言说方式,让德育富有生命的质感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高宇兰 《考试周刊》2012,(46):60-61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教”最为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诗灌溉出了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诗一般的情感氛围,让课堂洋溢着诗的情感,诗的意韵。  相似文献   

5.
诗意     
谁都盼着生活充满诗意,有个老师的课就充满了诗意。 比如,他解释“乐观”与“悲观”的区别时曾这么说: 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三个步行者从这里路过。第一个脚步匆匆,  相似文献   

6.
新月派的诗意关怀成就了"乡下人"沈从文,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让他的人生充满诗意,让他的湘西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7.
郝广才以诗意韵律的表达在自创的故事编织中得心应手,又以强强联手的组合、创意性的转换等创造在绘本的编辑出版上卓尔不群。诗意与创造的追求是其创造力的表征,也是格林文化发展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8.
诗意精神是一种对接宇宙的包容精神、自强不息的超越精神、"民与物胞"的和合精神.培育大学生的诗意精神,需要传统诗意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作引导,公平教育作基础,全纳世界的意识作支撑以及诗意言说方式为手段.  相似文献   

9.
诗意秋天     
李桂龙 《山东教育》2011,(12):59-59
入了秋.恰读林语堂先生的《秋天的况味》。“秋天的黄昏”.林先生“一人独自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灰白之下露出些红光,微微透露出寒暖.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将手中已点了三四次的雪茄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一点的声息也没有”。  相似文献   

10.
“诗意语文”首先是王崧舟老师提出的。“诗意语文”是借助言语的诗意,领悟、成全、造就人生、人类的诗意.终极目的是指向诗意的人生,人类文化、精神的薪火永续。“诗意语文”有情感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诗意语文的实施策略是:文化底蕴,堆积语文教师“诗意化”;生命对话,熔铸语文课堂诗意化;文本细读,走向语文教材诗意化;点亮诗心,唤醒教学主体诗意化。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一稿多投”被世人诟病,特别被众多报刊编辑所深恶痛绝。尽管招至口诛笔伐,尽管被声称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一稿多投行为不仅没有绝迹,而且在网络的帮助下愈演愈烈,采用电子邮件“群发”稿件的频繁出现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2.
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浓浓的诗情。这是因为:首先,语文本身就是一首诗,它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它纵横千古,绵延万里。既有多姿多彩的山水风景,又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既有启迪智慧的喻理故事,又有感人肺腑的情感题材……每一篇文章经过专家的精心筛选和编排,富有意境,随处流淌着诗情画意。其次,儿童纯真无邪,好奇心强,朝气蓬勃,充满灵气。他们最具想象力,喜欢异想天开,他们是天生的幻想家和诗人。这样的语文,这样的儿童,构成的课堂当然应该是诗意盎然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用诗一般的语言,营造诗一般的意境,促进孩子独特而富有情趣的想象,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怎样创设富有诗意的课堂呢?我想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和教学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周静 《江苏教育》2022,(94):32-36
“诗意思政”团队以“追寻诗意思政,为学生诗美人生赋能”为核心理念,深耕“诗性课堂”,聚焦“诗意思政”的主要战场,不断优化“诗性课堂”教学策略;品味“诗韵青春”,加强“课程、教程、学程”的研究,推动“诗意思政”团队整体架构;打造“诗情团队”,凝聚“诗意思政”实施的核心力量,逐步明晰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形成个人教学特色,取得职业发展新进步。工作室认真总结提炼每位成员的课堂教学特色,带动思政学科教学改革,并在江苏省内示范推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阳春·诗意     
诗歌 从漫长的等待中走出,这一个粉色的国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就从这一页诗章中走出,一个绝伦的仙子,让我们的漫长变得黯然失色。从我的守望中走出,这一粉黛的佳人,翱翔九天的苦难和自在。诗歌之中只剩下了琼浆和美酒。让我们一起饮下吧!这春天的凝露,夏天的泉源,秋天的丰收,  相似文献   

15.
诗意地生活     
祥和 《中学文科》2007,(12):35-35
这是个下着小雨的清晨,我们行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山不高,有溪水流淌而去,寒风扑面。小雨。雨在空中回旋飘飞,密密地打在脸上,冰凉冰凉的。这沥沥稀稀的雨,向着远处  相似文献   

16.
有句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原因就是对那个地方太熟悉了,因而缺乏感觉上的新鲜。但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于此可见,发现的眼光更重于生活的状态。生活,在大多情况下都是日常的。日常生活,没有那么多激动的场景以及感人的故事,但并不等于没有诗意。换言之,诗意也可从日常生活中品味出来。  相似文献   

17.
消逝的诗意     
虽然曾欣赏过不少以水乡为题材的摄影、美术作品,但在读了《水乡的日子》一文后,就觉得它们不够味了。本文的第一句就告诉我们.浮光掠影看水乡,是不能说真正到过水乡的。  相似文献   

18.
生活的诗意     
赵洁琼 《新读写》2012,(12):1-1
一朵浪花溅在岩石上,我错过了祝福; 一个故事只说一次,我错过了聆听; 一段人生只能走一回,我错过了什么? ……  相似文献   

19.
诗意地生活     
姜军 《今日教育》2011,(5):33-33
书中的柴斯特功成名就,却满心失落,最终告别挚爱它的好友,毅然离开繁华的纽约,回到深爱的故乡——康涅狄格州。读到这里,我的心里涌起了一种淡淡的感动,如叮咚的泉水一般,似静静的小溪一样。  相似文献   

20.
人最本质的存在是超越自然和超越现实的诗意存在,而人的审美活动正是这种诗意存在的实现。人诗意存在体现在自然领域、社会生活领域和精神领域。人诗意存在的本性才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