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重在从作者、源流、释例体例、释例方式和本书的价值等方面,介绍杨树达先生的《古书句读释例》,为理解和阅读此书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两种情况句读问题比较突出:一种是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词在一起,正好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一种是两个标点之间间隔的部分比较长,不能一口气读完。遇到这两种情况,常常容易  相似文献   

3.
《汉书》之宏深艰奥,学人皆知。自东汉迄今,钻研此书者,代有名家。中华书局点校本博取前修之成果,汇聚时贤之智慧,点校成绩,斐然可观。然因《汉书》之深奥,或由取舍之失当,仍有可议之处。颜注之标点,亦有可斟酌之处。前修时贤于《汉书》之句读,固智者之论,然亦偶有疏失。今取十二纪中事涉标点句读者十二例,缀成一篇,以就正于方家。各条首列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之标点(专名号因未论及省去),后以按语陈述己见,有谓点校本可议者,亦有谓点校本不误而前修时贤之说可议者,非谓所举十二例点校本均误也。此与专纠点校本失误之作有所不同。为便检阅,括号中出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之卷数、页码及虚受堂《补注》本页码,a、b各表示正反面。  相似文献   

4.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是治中国古代文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对其标点问题提出商榷和补正,将有助于准确解读和正确利用《左传》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5.
正一、标点的朗读,有助语文素养的形成标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符号,却对文本的阅读、情感的表达以及文本内涵的体现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课例】苏教版三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片段师:谁来读读小骆驼和妈妈一起在沙漠中行走的这句话?(指名读)师:咦,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可以把这句话中的一个标点改一改。  相似文献   

6.
《春秋左传注》标点自乱其例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是一部在《春秋》、《左传》整理和研究方面很有价值的著作 ,但是其标点也间有可以商榷之处。本文试对其部分标点的自乱其例问题进行辨正 ,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正>司马迁曾经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三句话来概括他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从哲学和历史方面讲的,“成一家之言”则是从表现自己的理想、观点方面讲的。而这后一点还相当重要,正如梁启超所说:“迁著书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况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今文《尚书·微子》中一则句读的传统解释,提出不同见解,以充分的证据论证了"狂"字当作"往",使文义豁然开朗.本文同时也解释了古文《尚书》同句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句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通》在中国语法史上具有开拓之功,其中很多术语成了后人研究的重点。句与读的关系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焦点。《马氏通》句读观的缺点、句与读的关系、句与句的关系等问题是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马氏文通》中的“句”和“读”,是全书中“矛盾最多,最不容易弄清”的部分。究竟什么是“句”,什么是“读”,历来是众说纷纭,常令人莫衷一是。如果只看马氏给“句”和“读”下的界说,二者的界限本来是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11.
<说文释例>是<说文>学中的要籍,也是王筠的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说文释例>一书的性质众说纷纭,有的学者以为其书是专讲体例的,有的以为是清人的文字学概论,有的则回避了其书的性质问题.王筠以"释例"名书,就是说明<说文>的主要内容、主旨、体例、表达方式、体裁等问题的.其目的在于帮助阅读<说文>者抓住重点,尽快入门,很好地阅读<说文>一书.这与令人所说的"释例"专指编纂体例不同.在清代的<说文>释例类著作中,专讲编纂体例的书出现在晚清.正确地揭示"<说文>释例"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是重要的,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说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初中语文第  相似文献   

13.
陈垣校勘《元典章》,对校出的12000条错误进行分析和概括,撰写完成《校勘学释例》,从而揭示出古代典籍的窜乱通弊,对历代校勘古籍的方法、通例和一般原则做了系统归纳和总结,使校勘学走上科学的轨道,奠定了校勘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原是成“一家言”的作品,无论在史学、文学那方面,它都是一部价值很高的书。 在史学方面:它发展了编年体,也示范了写历史必要有倾向性。此书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72),(完全采用鲁国纪年,是我国断代史之祖)。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但它最后又附有鲁悼公四年(前463)事一条:写晋国韩魏两家灭智伯的事,当为后人所续记。它是以叙事方法为主。它写作原则之一是“两国之战必书”,这样就提供给  相似文献   

15.
美文采撷祭仲①曰:“都城过百雉②,国③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④,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⑤,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⑥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⑦”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相似文献   

16.
<正>上次写了丁超云老师教我上课,这篇写他教我写文章。丁老师多年养成的习惯是早晨6点多起床,中午稍微休息片刻,晚上12点前才睡觉。后来,我也养成这种习惯。那时,每天晩上10点前的时间,主要就是备课、上课、改作文,还有看"作茧自缚"的语文其他作业。10点后,就在丁老师的指导下做属于"自修"的事了。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左传》研究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当有所发展,深刻的研究只能来自正确的理解,因此 们在理解注释《左传》时应有一些与前人不同的观点和方法,首先,注释《左传》必须考察当时的历史环境,共次,必须语法上来分析《左传》字词在句中的意义。第三,还须注意方言这个领域,第四,在无法解读《左传》字时可以从理校上考虑,以解疑难。  相似文献   

18.
陈垣《校勘学释例》对古籍校勘规律、方法进行了详细而集中的总结,较全面地汇结出沈刻《元典章》的误文并分析了误例,概括出校《元典章》的方法——校法四例;书中对不校例、不同例也做了分析。此外,该书简体横排标点的实践,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古籍整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离骚》是在古楚国民歌的沃土中结出的一朵奇葩,其文感情充溢,跌宕起伏,幻化无极。然而它保留了楚地特有的音韵、音调;用的是楚国习常的句法、结构;记述了楚地独有的虫鱼、花草。缘于以上诸端,给后来的注家带来了相当的困难,期间一些问题的争论可谓"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本文拟就其中"众芳"、"常"、"哲王"、"国无人莫我知兮"几个词句,就已往注家注解提出疑义,补阙相析。  相似文献   

20.
孙诒让《周礼正义》是研究《周礼》及孙氏礼学思想的重要文献。孙氏以义例解经,在《周礼正义》中注入了极为丰富的义例思想,他既承前人,又有开创,成为用义例研究《周礼》的集大成者。该文以训诂为个案进行分析,初步展现了孙诒让以义例治经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