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取一袋鲜牛奶,把它平放在桌面上。用一手的食指垂直按压牛奶袋。先稍稍用力,牛奶袋变形不明显,如图1a所示;后加大力度,牛奶袋变形明显,如图1b所示;继续加大力度,牛奶袋变形最明显,如图1c所示。  相似文献   

2.
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简谐振动图象的演示 ,实验采用振动沙摆漏出的沙流到木板上而形成图象。它只能在水平面上显示 ,若将木板竖直 ,沙质图象消失 ,留下的图象痕迹粗而模糊 ,影响了实验效果。如果把沙摆改用注射器 (喷水 ) ,问题即可解决。改进方法如下 :1.把盛沙的漏斗改用装有墨水的注射器 (此注射器可用热学玻—马定律实验中带有框架的注射器代替 ) ,如图 1a所示。2 .在薄木板上贴一张与木板一样大小的纸条 (用棉纸效果更佳 ) ,并在纸条中央画上“零线”OO′,如图 1中 b所示。图 1把注射器固定在用铁架台做的框架上。使注射器摆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其作用是通过实验,能清晰显示平抛运动的轨迹,便于对各运动参量的研究.概述 如图1所示,一钢球受力沿光滑桌面运动,以一定速度离开桌缘作平抛运动.这个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速度u_x和垂直速度为u_y的两个分运动.也可对图2实验装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图5—11.如图5—1所示在“共点力合成”实验中,橡皮筋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秤。分别用力F1和F2拉两个弹簧秤,使这端拉至O点,若要这端始终位于O点,但使F2大小不变地沿顺时针转过某一小角度,相应地使F1的大小及图中β角作以下的哪些变化是可能的( )A...  相似文献   

5.
1 仪器装置图仪器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2 仪器特点及用途2 .1 特点(1)选用充气自行车内胎传递策动力 ,使共振演示效果特别良好。(2 )多种共振现象的演示 ,观之妙趣横生 ,寓教学研究于趣味之中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3)根据弹簧振动周期公式 T=2 π mK,本仪器可以从多方面改变条件 (a.改变 m  b.改变 k  c.同时改变 m和 k) ,从而既可定性又可定量地研究和用实验验证发生共振的条件 ,鲜明突出地显示同频率产生共振现象 ,给学生以直观而又深刻的印象 ,比较单摆共振演示仪等具有更独特的优点。(4 )部队齐步过桥引起桥毁的现象历史上多次…  相似文献   

6.
易拉罐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废弃物 ,若能巧妙地利用到实验上来 ,则可以变废为宝。1.研究杠杆原理实验易拉罐的开封有很多学问 ,其中之一是可以研究力矩中力和力臂的关系。如图 1( a) ,若用竖直向上的力 F1拉 ,则发现比较难以启开 ;若用食指或中指抵住罐盖 (提供一个支点 O) ,再用向后的力 F2 拉 ,手指离罐口越近 ,越容易开封 (与开啤酒瓶盖一样 )。说明阻力一定时 ,阻力臂越小 ,越省力。2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如图 1( b) ,用钉子在易拉罐壁开两个小孔 ,然后用橡皮塞堵住 ,再装满水。抽出两橡皮塞 ,就会观察到如图所示有趣的现象。图 13 .物…  相似文献   

7.
1NO与NO2转化的绿色通道 如图1所示,用排水法收集约1/3烧瓶NO可以观察到上方无色气体。打开止水夹,让少量水从b管流出,空气将由a管进入到烧瓶,烧瓶内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此时发生2NO+O=2NO,反应,完成由NO到NO2的转化。关闭止水夹,晃动烧瓶,使水与气体充分接触,红棕色很快消失,  相似文献   

8.
如图 1( a)所示的支架结构 ,在 O点悬挂物的重力对两支件 OA、O B的作用效果如何 ,历来是中学物理有关力的分解部分学生较难理解的一个教学难点。为了让力的这一作用效果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特设计制作本教具。图 1  一、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将伸长 ,故可用弹簧的形变来演示拉力的作用效果。杆受压的作用效果采用连接杆结合杠杆原理进行放大显示。如图 1( b) ,当 AB杆在 B端受一个沿杆的轴向压力 F,且此力通过 A B杆作用在 A点时 ,将使指针绕轴 O偏转。将上述两方法有机组合 ,即可将图 1( a)中在支架 O点悬挂物的重力对两支件 O…  相似文献   

9.
初中代数第四册中的第十五章是解三角形,本章末的复习参考题最后一题为: 17.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 S_△=s(s-a)(s-b)(s-c)*1/2(其中s=1/2(a+b+c),a、b、c是三角形三边的长),计算下列各题中三角形面积S_△: (1) a=20,b=13,c=21; (2) a=17,b=21,c=10。 在相应的教学参考书里,编者用余弦定理给出了这个面积公式的详细推导过程,并介绍此公式称为海伦公式。 我们知道,在50年代的教材里,此公式又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在的教材不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课本(试用本)下册“实验五用安培表和伏特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中,安培表的接法,如图1所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安培表的接法为什么用图1,而不用图2所示的接法。答案是明显的,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如果用书本  相似文献   

11.
一、验证平抛运动在坚直方向上 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取两个晒衣夹子,两个大小、质量相同的滚珠或小球,如图1所示,用一根宽度与晒衣夹子大致相同的橡皮筋纵向绕在一个晒衣夹子上,把一个滚珠从橡皮筋外推入夹子的口里,把另一滚珠夹在另一夹子口里,将两个夹子并在一起水平拿看,夹子口朝前,同时压开夹子口,即可观察到一个滚珠被橡皮筋水  相似文献   

12.
这里介绍一种无电刷直流简易电动机,这一简易电动机可演示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制作电机的主要部件有10cm×10cm×2cm的木板基座一块,用曲别针或铁丝做的铁支架两个,用直径0.3mm长约2米的漆包线缠绕的线圈一个,φ1×4cm的磁铁一块。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用漆包线绕一长轴约4cm,短轴约2.5cm的椭圆形线圈,用两线端将线圈捆扎牢固后,留出一定的长度作为转轴兼电刷,如图1(a)。在两端的延线上,与线圈平面垂直的位置,分别划去宽为周长的六分之一的一小段绝缘漆如图1(b)所示,注意两端漆面相对,使线圈的运动和裸露铜线成60°左右,直到铜线部分与支架接触。  相似文献   

13.
一、用石英钟演示把石英钟、电极、一节干电池组成如图 1( a)所示图 1电路。电极插入各烧杯中 ,烧杯内加入待测物质。把其中一个电极并联接入电路 ,用鱼夹分别接通另一个电极 ,若石英钟走时 ,说明待测物质导电 ;反之 ,不导电。此法的优点是可见度大 ,取材方便。特别适合学生自己做家庭实验。二、用发光二极管演示取高亮度无色发强红光二极管 2 0~ 30个 ,并联组成发光阵 ,也可组成“电”字等 ,如图 1( b)所示。参照图1( a)把发光二极管、电极、6V电池组组成电路。当待测物质导电时 ,二极管发光 ,反之 ,二极管不发光。由于采用高亮度无色发…  相似文献   

14.
一、两种化学演示仪器的自制 1.单塞组对比反应器 该反应器是由两支或多支类似大注射器(60~100ml)有刻度的玻璃器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a是带有橡皮帽(或橡胶塞)的挡板,b为固定玻璃容器多孔板,c  相似文献   

15.
按教材所述的方法—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学生已经没有多大的新鲜感了 ,如果用下述的方法—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学生可以观察到许多趣味现象。如图 1,试管里盛有约 1 2体积的饱和食盐水 ,剥开电话用的导线两端 ,露出一红一蓝塑料包裹的铜丝。导线的一端伸入饱和食盐水中 ,另一端跟 2个 1号 (或5号 )干电池的两极相连接 ,电解饱和食盐水立即开始 ,可观察到的趣味现象如下 :图 1(1)液面下跟电池负极相连的铜丝 (阴极 )变黑 ,同时伴有大量气泡 (H2 )产生 ;跟电池正极相连的铜丝 (阳极 )的色光泽 (紫红色 )不变 ,只是铜丝由粗变细。…  相似文献   

16.
1 教材中该演示实验的不足( 1 )按教材的做法让物体做匀速运动非常困难。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通过调整吊盘上重物的质量 ,使沿着拉力方向轻轻推一下木块时 ,木块图 1便能在桌面上做匀速运动。实际进行过操作的教师都知道 ,这是办不到的。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长木板各部分的粗糙程度有差异 ,二是肉眼很难分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2 )不能从实验中得出滑动摩擦力跟压力的正比关系。( 3)不能较好地研究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积的关系。为此 ,我对该实验进行了仔细研究 ,作如下改进。2 实验改进内容改进后的实验器材和装置如图 2…  相似文献   

17.
(1)实验器材 :长纸带 ;方木块A ;托盘B ;测力计C ;砝码若干。(2 )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图 1(3 )实验方法 :将木块用测力计拉住 ,测力计一端固定在桌面上 ,木块A的下面放一长直纸带 ,纸带通过轻绳连接在托盘上 ,轻绳绕过固定在桌边沿上的定滑轮。实验时只要纸带运动 ,不管是否是匀速运动 ,木块A很块就处于静止而达到平衡状态。木块A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f和测力计向后的的拉力F ,f =F ,因此从测力计可以直接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改变A上的砝码个数可以较精确的找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的正比关系。此外本实验还可…  相似文献   

18.
饮料塑料瓶(如高橙、健力宝等)垂手可得,取几个容量为1.25升的汰料瓶,可做许多物理小实验,观将一部分介绍如下: 1.压强跟压力大小,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将一个饮料瓶的硬质底套取下,口朝上放在沙子上,将另一装满水的饮料瓶置于底套上面,可看列底套陷入沙中,水越多陷入越深(如图1甲)。  相似文献   

19.
1.制做方法取一段长约45厘米内径均匀的细玻璃管,用酒精喷灯加热弯制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左管上端的弯曲部分是为便于水的溢出而设计的。右管比左管高出5cm,在同高度处标以0刻度。将一条画有毫米刻度且刻度值自上向下递增的纸条贴在右管上,使0刻度与管上的0线对齐。再将此U形管固定在一块平板形底座上,底座可用5cmx25cm的五层板或塑料板制做,参照图1,安装时,应注意使两直管与底板垂直。2.原理将U型管放在物体(例如小车)上并随之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方向向右,右管中液面高为H_1,左面管中液面高为H_2(当然水将从弯管中溢出一部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图1找来2只普通的玻璃酒瓶,从输液管上剪下长度约是酒瓶高度3倍的塑料管,就可以进行下列实几个验。1揭示物体沉浮的秘密把无盖的酒瓶放在水面上,酒瓶不会沉到水底。由于玻璃瓶的重量,一部分水从瓶口流进酒瓶后,酒瓶就静止在水面上。酒瓶静止后,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瓶口向上,直立在水面上(如图1a);一种是酒瓶倾斜着,侧卧在水面(如图1b)上。往直立在水面的酒瓶里加一些水,酒瓶就下沉一些;用塑料管把酒瓶里的水吸出一些,酒瓶就上浮。小心地往酒瓶里加水,使酒瓶口刚好与水面相平,盖上瓶盖,酒瓶可以静止在水中的任何地方,这是悬浮。如果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