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骏 《初中生》2006,(3):28-29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虽有丢盔弃甲之事。从大战吕布,到沧浪破本初,皆现其不凡才能。爱才心切,曾煮酒论英雄,重用关羽,即使有些不光明正大:得到徐庶费许多力气,徐却“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生未献一计。亦好享乐。建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阴险狡诈。  相似文献   

2.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引人注目的短命人物,吕布的人生历程,形象地揭示出人权有外表和才艺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德和人格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论《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天中学刊》2002,17(3):39-42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和“勇”极为突出。其“义”乃儒家思想的结晶,表现为多种形式:忠义、信义、恩义、仁义和道义等。关羽之义与勇是融合在一起的,在小说中被加以神化。关羽骄矜的性格弱点也很明显。关羽 崇拜现象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众心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文中人物形象刻画生动,丰富了小说历史文化内涵。其中鲁肃更是以政治家、平庸者、伯乐及义气者等多元人物性格示人,为故事情节发展,烘托其他人物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成就方面有重大的突破,首先是塑造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历史人物,像孙权、周瑜、诸葛亮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众多人物中,曹操这一人物饱受争议,各类人士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乱世英雄",也有人说是"奸雄"等等,这也充分证明了罗贯中在塑造曹操这一人物上的成功,笔者认为曹操这一人物形象不能简单地对他进行好坏的评断,他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由于他不同的身份和多样化的性格,其亦奸亦雄、智慧卓越却又阴险奸诈,是封建社会中许多人物的代表与结晶。  相似文献   

6.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小说,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肠义胆的关云长、勇猛的张飞、奸诈的曹操。更是妇孺皆知。罗贯中以其生花妙笔,对人物形象的逼真的描写,感染着《三国演义》的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文论坛中,关于鲁迅小说中的阿Q是否具有革命性这一观点,历来争论很大。笔者从三个方面对阿Q的人物形象再做分析:阿Q的典型性格特征和他的糊涂思想,阿Q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鲁迅写此文的社会意义。从中可以看出,阿Q虽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他性格中的主要内容却是精神胜利法,正是精神胜利法的支配,阿Q无法在屈辱中奋起,在失败中求生,又起着阻碍觉醒、麻痹斗志的作用,加之他的糊涂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农民阶级的孤立,可以肯定的说,阿Q不可能具有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可谓是一员英武善战的虎将,他外有将士,内有谋臣,本可以有一番作为,但他最终未能成就大业,而以悲剧告终。究其原因,是因吕布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刚腹自用的性格。其本质是吕布根本就不具备一个图王霸业的政治家的气质和志向。  相似文献   

9.
<秀拉>是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的新起点.该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十分引人注目,她们的生命轨迹隐含了莫氏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背景下黑人女性命运的深切思考和探索.从小说的表现手法来看,<秀拉>也基本上莫定了莫里森的创作风格.因此,对该小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莫氏的创作思想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三国演又》学会年会暨孙吴化学术讨论会于2002牟10月10日至13日在浙江富阳市举行。关于版本与作、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与孙吴化关系以及电子化数字化研究的新方法等,在会议上得到了充分阐发.推进了该小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的形体作为自然界最优美的造型,它存在着一定的科学审美属性.古希腊人做过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作过深入研究.笔者着重用科学的眼光对人物头部形体关系作了分析,结果发现人物头部作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确实存在着严谨而科学的几何学关系,从而更验证了人的形体美作为美中之至美者亦必具至高的科学审美性.  相似文献   

12.
黎铁新 《高教论坛》2005,(6):151-153
在高职数学课线性规划部分的教学中,许多同学对单纯形方法往往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文章用数形结合对单纯形方法常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3.
1982年春,我在哲学上公开直接地提出“一分为三”命题,至今已有23年,发表文章200篇。尽管这样,但在哲学原理中尚未得到采纳,因为反对意见不仅多而且大。他们说什么“一分为三”根本就不是哲学命题,而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异端邪说,“一分为三”依据中介来立论实属荒唐,矛盾“一分为三”完全是胡说八道,它实为两对矛盾的关联或“合二而一”之误解。为此,我将作出总答辩。  相似文献   

14.
介绍仙游大画家李霞的艺术生涯及对他的国画作品进行艺术鉴赏。  相似文献   

15.
"三言"作为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杰出代表,深深地刻下了"史传叙事模式"的烙印,呈现出独特的叙事风貌,具体体现为叙事题材的真实性、叙事内容的宏富性、叙事方式的客观性、叙事情节的完整性和叙事倾向的鲜明性。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人三者间物质利益关系,是毛泽东思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国志》以其丰富的语料价值和文献学价值逐渐成为学术研究中持续升温的热点。从事《三国志》的整理研究.通假字是绕不过的路障。不明通假往往造成误删、误改、误点、误译、误点复误译、滥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现象启示我们,通假字研究与古籍整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假字是古籍整理中值得花大力气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音程训练的核心即是"音准",熟练准确地唱准各种音程是提高音乐听觉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具有"音乐的耳朵"最重要的一环。设计应用音程构唱的"二式三法"进行训练,使学生具备准确的内心音准感进行"唱、听、辨"训练,脱离对钢琴的依赖,是解决音准问题的关键所在。音程"鱼咬尾"链式的接龙编唱,学生能够在"学中动、动中辨、动中创",体现"二式三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与史籍记载的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真实情况的比较,从小说虚构与史实对比阐述赤壁之战真相与小说的艺术创造的文学价值以及赤壁之战在史学上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0.
《三国志演义》残叶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介绍了《三国志演义》明刊本残叶,认为该残叶刊行于成化、弘治年间;将残叶和嘉靖壬午本、叶逢春刊本、周曰校刊本、余象斗刊本作了比较,认为残叶在字上亲于嘉靖壬午本,疏于叶缝春刊本、余象斗刊本;认为残叶的存在打破了明初以来一百五十余年的“空白”,维护了《三国志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的传统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