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民化”是九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影视创作倾向,“视点下移”是其根本特征,本文试图从平民化的起源、平民化的创作理念、平民化的美学风格以及平民化的实践中的消极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平民化”电视理念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玲 《华章》2007,(4):7-7
中国的电子政府建设已有了初步成绩,但在服务"三农"的电子政府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了建设我国服务"三农"的电子政府的四个方面建议,以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定借鉴意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政府为研究对象,以对"电子治理"的认识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政府再造"为主线,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试图将"电子治理"理念整合到现代信息化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法治国家理论这个大系统理论中来,分析研究电子治理对"政府再造"的影响,以及在电子治理理念下"政府再造"所具有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4.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人格理念及近代培育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在其"平民化自由人格"理念中,"平民化"与"自由"的概念是极富时代意义而又内涵丰富的.强调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把自由个性与历史必然性、社会责任和谐统一起来,这构成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一个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其理论要想实现还是面临着一系列困境的.其人格理论在它体现出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我们今天要想培育自由人格、建构和谐社会,必须对其人格理念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府"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最高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建设."政府上网"是第一阶段,也是基础阶段.郴州市"政府上网工程"建设方案以第二阶段为规划目标,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软硬结合、专公互联、同城信息、本地交换"的总原则,将政府上网与系统及部门办公自动化建设这二个方面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的平等化取向反映到理想人格建构上,表现为从"精英"走向"大众"、从"圣人"走向"平民"的大众化和平民化.在中国理想人格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过程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即从人人有自主之权、尽性主义、芸芸平等之英雄三个层面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格理想由"圣"入"凡"、由"德性"走向"自由个性",从而提升广大民众主体地位和主体能力的平民化取向.  相似文献   

7.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的现实意义、困境及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人格理念及近代培育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在其理念中,"平民化"与"自由"的概念是极富时代意义而又内涵丰富的。文章强调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把自由个性与历史必然性、社会责任和谐统一起来,这构成了构建和谐社会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一个重要的主体性条件。  相似文献   

8.
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故事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尤其是平民化的创造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深入平民生活,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应该是“平民化”的电视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前提。当今流行的一种民生新闻就是平民化报道的一种主要形式。而“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牛活,是平民化新闻报道风格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网络已经对我国政府行政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政府的治理理念、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网络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要求,提出电子治理是政府治理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和平民化职教理念是黄炎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想根基。黄炎培以"天下兴亡我有责"、"一寸光阴全为民,一分精神全为国"的崇高追求和"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的高尚情怀,一生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而奋斗。他通过国内外实地考察,秉承"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坚定信念,提出恤民性的职业教育主张、解民忧的职业教育理念、重民生的职业教育模式,主张打造技能强国、重视手脑并用、发展农村职教,倡导以职业教育改善平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