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科苑》2013,(14):9
7月21日,记者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上了解到,中国首个基于流域尺度的湿地保护协调模式——"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运行7年来,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流域也是中国湿  相似文献   

2.
据"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消息,中国首个基于流域尺度的湿地保护协调模式——"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运行7年来,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明了长江流域所孕育的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流域协调发展问题,分析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指出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应采用建设长江防护林带、强化环境管理和提高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流域直辖市管理机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随着经济等发展,长江流域的生态破坏严重。沿江工业密布,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量相当于黄河水量;大量物种消失,白鳍豚功能性灭绝,而江豚正步其后尘;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干涸变"草原"……中部地区地处我国腹地,承东启西、连贯南北,位于长江、黄河、淮河等重要流域的关键区域,分布有鄱阳湖、巢湖等重要湖泊生态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日本、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专门杂志发现了素有"长江女神"之美誉的长江淡水海豚--白鳍豚"几乎灭绝"的调查报告.该调查小组在去年11-12月的6周时间里,对白鳍豚生活的长江水域约3500公里的漫长路线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无法确认这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哺乳动物还有生存的迹象.据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的英国伦敦动物学协会的生物学家萨缪尔·特维博士说:"白鳍豚已经灭绝.这种具有超凡魅力的稀缺物种的消失,是一个严重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长江之殇     
《百科知识》2013,(18):1
事件近日,农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完成的《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显示,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严重衰退,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濒临崩溃。另外,自从2007年长江白鳍豚消失以来,白鲟、鲥鱼等长江珍稀鱼类也多年未被发现,另一种中国特有物种长江江豚也面临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梳理了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和典型通江湖泊水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长江流域现有水生态调度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及其不足;其次概述了近5年来长江模拟器研发的进展,以及长江模拟器在干流河道和通江湖泊水生态调度方面的初步设计;通过长江模拟器进行的干流河道和通江湖泊水文-水动力-水生态耦合模拟实践,初步获得了满足干流典型河段水生态需求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优化方案;最后对长江流域水生态调度的方向和进一步发展长江模拟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格局与绿色发展研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开展了大量关于长江产业带建设、长江流域人类活动及其生态环境影响、长江黄金水道航运与港口布局、岸线资源评价与利用、空间功能分区管控与区域协调发展等研究,也长期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决策咨询和规划编制,为长江经济带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产业转型发展、交通航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分工协作等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兴和特殊的战略资源,岸线资源处于大河流域经济带的水陆交互带,承载临岸港口、工业、城镇和湿地等人类活动和自然生境,发挥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功能。岸线资源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长江经济带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岸线资源的系统研究和高效管理,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岸线的生物屏障和保育功能遭到破坏,影响到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及沿岸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岸线资源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的跟踪研究工作;基于2017—2019年开展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重点项目"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成果,解析了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科学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月聚焦     
《科学生活》2007,(10):14-15
最近,在长江中游湖北宜昌市猇亭区古老背轮渡口附近,某纺织印染厂的化工污水通过在江边埋设的管道直接排入长江,在江面上泛起的白色泡沫犹如"白龙游江"。据统计,长江流域所产生的污染占我国污染的60%,每  相似文献   

11.
长江南京以下段水运潜力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长江水运优势,促进东部地区更进一步发展,提出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目标,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  相似文献   

12.
这个物种比大熊猫更为珍贵,它在长江水域生活了2500万年,国际上称之为"旗舰种"。在当地渔民眼中,它是可以呼风唤雨的"长江女神"。而在《聊斋志异》中,它变成了女子"白秋练",演绎出一场经典爱情。一位国外动物保护专家说:我有幸成为看到它的几个外国人之一。它为我们联接起另一个世界,一个正在消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拥有我国最为丰富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及众多的野生动植物物种;而承东启西的长江中游是全流域湖泊最集中、支流最多的地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域内江、河、湖等湿地水文过程及江湖格局发生变化,湿地生态脆弱性加剧,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湿地生态有退化的趋向,进而影响其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综合生态功能下降。同时由于围湖垦殖及湿地农业等方式对自然湿地的利用改造,长江中游构成了自然河湖与人工沟渠、农田镶嵌的复合湿地结构和景观,形成了复杂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高强度开发背景下自然—人工湿地的互动演变机制,考虑不同退化特征的湿地恢复目标与修复路径及变化环境影响下的湿地综合保护策略是长江中游湿地相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此为基础,阐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解析湿地退化动因、受损过程与差异性退化机制,提出长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目标、路径及综合保护策略,对实现长江中游生态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区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转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作为一种关键的自然要素,土地资源投入对地区工业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的实现不仅仅体现在土地资源开发规模的快速扩展,而且也体现在土地利用结构的迅速改变.长江流域大规模工业化实践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跨部门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决定长江干流土地资源投入状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农村地区工业化,而不是城市化发展本身.换言之,在长江干流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远小于广大农村地区工业化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进行地区工业生产、特别是农村地区工业生产的空间重组似应成为长江流域未来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游地区具有优良的区位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地域组合良好,特别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和建材资源,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区内已逐步形成了一批我国及长江流域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本文主要分析了区内矿产资源的组合特征及0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组合特征、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学术界曾有“长江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吗?”的一场争论,起因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水色变黄,有关单位组织专家还对长江进行考察,考察结果令人担忧。现在来看,当时这场争论是有意义的,因为争论直接或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的35亿年中,许许多多生物曾经生存过,已消失的生物和现存生物的数量大约在50亿~500亿个物种之间。我们知道地球上现存物种数是在500~5000万个物种之间,那么曾经生存过的物种的99.9%已经消失,每个物种的平均物种寿命约400万年。科学家们把这样物种消失的事件叫做物种的灭绝。有灭绝就有新生,未来新生的物种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以来,中国各届政府逐渐意识到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和长江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单靠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长江作为我国腹地范围最为广泛、资源最为富集、市场容量最大的经济地带所牵涉的利益包括了整个流域。政府也是意识到长江流域经济是由长江为共同的利益纽带形成的完整的利益共同体。流域的发展呼唤整个流域内每一个利益集团的共同的重视。流域内某一利益的消长影响着整个流域的全局利益。从更长远的观点来说,长江流域的发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其他流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要协调好长江流域内的各地方关系,最根本的就是协调好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府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徐慧 《科技风》2014,(5):166+174
20年前的《话说长江》还只是在就长江论长江,20年后的《再说长江》思考的更多,又从生态、人文、发展等多个领域全新解读了长江。从数据上我们也能看出区别:《话说长江》中描述风光、景色的画面不计其数,几乎每一集主要都是在介绍长江沿岸的地方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20.
城市协同发展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相关、齐普夫(Zipf)规模位序分析等定量方法,对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分析。文章指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格局呈现上海"龙头"地位显著、城市之间差异明显、核心-边缘结构特征鲜明、不同领域关系复杂等特征。为提升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应重点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发展双向"创新飞地"、重视多领域协同互动,推动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