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在上海滩上发生了一场震撼整个中国文坛的论战。论战的主将,一方是文坛巨擘、文学界、思想界公认的权威鲁迅,一方是初露头角、刚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梁实秋。这是一场历时八年的意义悠远的缠绵论战,伯仲问堪称“忘年敌手”。论战发仞于文学净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生活在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中国开始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急剧变化时代。但在他的全部诗词中,沒有反映这个时代的本质的特征,反而承受了以康德叔本华为主的反动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完全运用了唯心主义的美学观点,对所谓“纯文学”的诗词、小说和戏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评论。代表其全部文艺观点的“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和“宋元戏曲史”,曾经深深地影响过我国整个的文坛,不少的权威学者推祟他是“开拓学术之区宇”,“转移一时之风气”,“昭示来者以轨道”。①说他的著作“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  相似文献   

3.
白烨在《文艺争鸣》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新世纪文坛的主要问题,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创作”问题,而是文艺创作的环境氛围发生了巨大演变,文艺领域本身出现了新异的变动:如文坛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异。置身于当下文坛,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文坛在变大,文学在变小。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学自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一直是裹在一片嘈嘈切切众声喧哗的声浪中,文坛热闹异常,噪动勃发。然而从八十年代末开始,中国文坛似乎让人感到格外地沉静孤寂,作家跃跃欲试、新作竞相推出的气势减弱,与此同时,文学创作出现个人化、理想化的趋向,认识审美价值不高的媚俗倾向明显,畅销书形成一股冲击波撞击着文化市场,有部分作家政治热情使命意识淡化,商品意识加强。于是,文坛出现了文学走进“低谷”的哀叹,掀起了“文学低谷”问题之辩,产生了“我们能否走出文学低谷”的忧患意识,同时,文坛又回响着走出“文学低谷”的呼唤,令…  相似文献   

5.
在1956年这个特殊时间点召开的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与这年前后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断裂的”,事实上却存在明显的“同一性”。它以“危机”话语的方式所实质表述的,其实是此前胡风所坚持并因之罹难入狱的观点。这一颇为耐人寻味的现象隐藏着中国当代文坛各派别、集团、宗派在维护自身的理论立场、地位和权威时的常用“策略”。这一会议为危机所提出的具体对策,充满浓厚的“计划”色彩。这种源自苏联作协的“计划”性思维不仅在此前的新中国文坛中存在,而且还将在此后继续发展,并使中国当代文学付出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6.
失灵的“权威” 有人说,在当代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文件,在相关领域是很有权威的,对推动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也都能得到较为全面的贯彻执行。可唯独在中小学生“减负”这件事上“权威”失灵了。这听起来像是笑话,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  相似文献   

7.
一、在破除“师道尊严”的前提下,重建教师权威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权威是一把“手术刀”,“使用它可以进行最细致的、难以觉察的手术,但它也可能剌痛学生”。当前,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师道尊严”的逐渐破除,教师权威也日益受到质疑。但师道尊严与教师权威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国当代文坛,可谓流派繁多、思潮迭起,生命本体文学作为一种思潮也呈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它以“生命意识的自觉”为起点,历经“生命本体的透视”、“生命精神的呼唤”、“生命原欲的展示”,发展到了“生命欲望的狂欢”。以客观的态度审视这一思潮的得失,可为当代文坛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洪治纲是活跃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另类”。他以一个严肃批评家的艺术良知,以“质疑与批判”的立场,对当下文坛跟踪与思考。他对文学批评的独特理解,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新生代”、“晚生代”作家纷纷登上文坛,先是“60年代生”,继之“70年代生”,他们的审美选择与精神向标都显示出了区别于前代人的不同风貌,90年代末,朱文、韩东等更是大张旗鼓地发起了轰动文坛的“断裂”事件。但现在看来,“新生代”作家与80年代精神在个体价值、审美价值及现代性追求上仍有一脉相承之处,真正与80年代文学精神发生“断裂”的是晚近崛起的“80后”一代。惟其如此,当年的“60后”、“70后”新生代在今天已经不再给人以陌生的“新”的感觉,他们当中有许多作家也已经是当下文坛的主力军,他们的创作已经渡过了曾经的接受与批评的矛盾期,被批评界与文学史写作者纳入当然的研究对象和叙述对象。“80后”作家与文坛之间的不解、冲突和矛盾相较于当年的“断裂”事件犹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在关于“80后”创作的评价上,尽管有少数研究者将其作为一个现象理性地对待,认真地研读他们,但更多的研究者对他们的拒绝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这种拒绝或者是沉默或者是漠视或者是彼此不理解的批驳,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需要改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政治中,民主与权威的关系历来存在两种极端的选择:崇尚民主而排斥权威;崇拜权威而蔑视民主。东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传统”、“五伦”的人际双向良性互动论,为现代人保持民主与权威间的适度张力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童伊 《科技文萃》2001,1(1):146-150
近年,随着台湾的领导人在对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不断玩弄各种手法,台湾局势更加复杂严峻。台湾文坛有关台湾文学的性质、源流、归宿、地位问题之争,随着时局和政坛的变化,也波谲云诡,变幻不止。争论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把“乡土化”、“本土化”蜕变为脱离统一的中国文学而“独立”的“台湾意识”、“台湾文学”,为“台独”张目。最近,台湾当局又公然决定在全岛的大学里设置“台湾文学”系、所,着手编印教材,开列课题,大批划拨经费,大量招兵买马,而把中国文学列入了“外国文学”的系列,在文坛上和文学高等教育领域里树起了“台独”的黑旗。  相似文献   

13.
权威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权威”概念的正确认知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文章分别从权威的“分寸感”、权威的本质、权威的张力空间三个维度阐释了“权威与权威主义”、“权威与责任感”“权威与自由”这三组概念。并进而得出权威这一因素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贵州作家寿生,原名申尚贤,在中国文坛上出现的时间只有两年,而且是他在北大偷听教师上课之余写作的。寿生这个时期在文坛上以时论、小说、歌谣全面出击。歌谣是其根,小说是其形,时论是其骨。寿生因为隐匿了文坛上的“过去”,后来一直在家乡务川县从政,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做得身心愉快。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老师”一直是一种权威的化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时候常把老师的地位与双亲并立,学生则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的社会观念的过时和新教育的提倡,老师的偶像权威逐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老师“权威”的角色也受到严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父亲的理想的幻灭--对白嘉轩的原型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鹿原》是90年代引起过极大轰动效应的家族小说。本文运用原型批评学说,从父亲这个原型意象的“符号象征——审美”意义出发,在作者创作活动与读者想象反应之间的心理同一性的层面来解读《白鹿原》中的“父亲”白嘉轩。他的权威是在一系列的父子冲突中树立起来的。他在父子冲突中的失败,预示了传统父亲权威的消解,大儿子“父亲”权威的树立,昭示着新型“父亲”诞生。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人民文学》一度被誉为“国刊”。该刊的地位与使命使其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思潮颇为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实主义文学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尤其在90年代,《人民文学》期待的现实主义宏大叙事作品匮乏,“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出现回应了该刊的呼唤,从而受到刊物的大力支持。《人民文学》对“现实主义冲击波”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在扶持其成长为90年代文坛重要的文学潮流的同时,也遮蔽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权威问题是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适当的权威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也为师生相互发展提供了可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继而带来了教师权威的变化。正确看待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变化,能使我们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将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一、关于“教师权威”的理性辨析1.教师权威的内涵及其构成。“权威”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得到普遍承认的组织、集团或个人对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所起的影响。这种影响所产生的后果是其他人在…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蔑视权威,才能成为权威。”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有对权威膜拜和向往的情结。往往人们出于对权威的过分信任,认为有权威存在,所以自己最好不要去思考,凡事跟随权威就是了。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人。退一步说,即便权威在当时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有一部分要落后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对于班主任的教育素质,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看法,这些错误观点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素质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班主任的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必须加以澄清的。一、教育影响的“教育力”问题什么样的教育素质具有真正的教育力,能够真正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每一个班主任都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有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我们一起讨论。(一)什么样的权威是真正的教育权威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教育权威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权威”与“强权”的区别,它们源自不同的权力基础,他认为有两种形式的权威,一是所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