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中国近代历史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中西方交流浪潮。在坚船利炮的裹挟之下,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到中国本土,中国开启了近代音乐教育的新纪元。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钢琴亦传入中国,在演奏、曲目创作等方面,都需依靠与借鉴西方已有经验,专业师资匮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聘请俄籍钢琴家嘉祉担任钢琴教师。本文对嘉祉在华成就进行客观总结,以探究俄籍钢琴教师对中国近代钢琴艺术发展和中国早期专业钢琴教育所做贡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在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下,随着新式学堂的设立,学堂乐歌作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新风尚应运而生。它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西方音乐知识,促进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繁荣,以及建立中国自己的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文化开始大量传入中国。到五四时期,中西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于是,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也就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之一。  相似文献   

4.
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次新音乐启蒙运动,它的产生有赖于学堂的普遍设立并受西方宗教音乐的影响。它以救国图存为主要内容,以选曲填词为创作形式,以文白相间的歌词语言为基本特点,揭开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历史,开合唱艺术之先河,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歌剧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歌剧是20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融的产物。中国的音乐家们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同时,对西方歌剧这种体裁形式结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开始进行大胆尝试。本文从中国歌剧的启蒙开创、曲折发展、突破及进一步发展等几个阶段,揭示中国歌剧发展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学校在绥远地区的兴起和扩张,并非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西方势力试图以基督教文化征服、改造绥远的历史产物。然其作为西方近代社会的教育模式,传播着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不仅造就出大量基督教信徒,也培养出掌握近代科学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因而它在绥远地区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本体建设和"社会服务"活动中,有大量群众性的音乐活动。其起始时间之早、活动内容之多、遍及地域之广、产生影响之大,在西方音乐文化传播历史上地位独特。虽然青年会所从事的音乐文化传播不是青年会活动的主要工作目的,但其在中国南方各地的传播所产生的音乐普及效应,与当时当地学校音乐教育形成了呼应与补充,不仅是十分有益的社会音乐扫盲活动,其各种音乐活动形式也丰富了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内容,带动了音乐文化活动在南方各地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8.
近代女子普通教育的滥觞,与西学东渐有密切联系。17世纪初叶,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为首的一批欧洲耶稣会教士航海东来,在传播宗教思想的同时,向中国社会输入了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中西思想文化的冲突和交融由此产生。传教士通过其学识和科学素养,“以学术为媒”,引导大批信徒在中国社会不断地发挥作用,他们的精神渗透也同时在中国妇女界展开。鸦片战争后,外国教会趁西方列强用炮舰轰开中国大门之机,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攻势,他们创办女子普通学校,在占人  相似文献   

9.
西方伦理学史的分期不应依据政治标准,而应依据文化标准,应依据文化标准中的哲学标准而非科学标准、艺术标准或其他标准。依据哲学标准,西方伦理学史可以被分为远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其远古与中古的界线是4世纪晚期5世纪早期基督教神学伦理学的形成,其中古与近代的界线是17世纪前期英国经验主义伦理学和欧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兴起,而其近代与现代的界线是20世纪早期英国分析伦理学派(直觉主义支派)和德国现象学价值论伦理学派的出场。历史的连续性在西方伦理学史的每两个时期之间插入了一个过渡阶段:远古与中古之间的早期基督教阶段,中古与近代之间的文艺复兴阶段,近代与现代之间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初兴阶段。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代图书馆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自20世纪80年代队来,学术界,尤其是图书馆学界,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给予更多的关注,推出了一批批研究成果。文章从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概况、近代图书馆兴起与发展的历史条件、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图书馆、近代人物与近代图书馆、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评价等6个方面进行回顾与梳理,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1.
清末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送来了西方近代的科技文明。教会大学是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由西方传教士带着文化侵略的目的在中国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教会大学的数目不多,存在的历史很短暂,从19世纪末最初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结束,不到百年时间。但是教会大学却是教会教育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它在中国社会近代化,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在中西文化、中西教育交流史上地位和作用是很突出的。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接收、吸纳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想具有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在20世纪初叶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潮中,“天义”派知识分子以国粹幸断正无政府主义的论证思维,充分注意到了作为深层国情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并最终归结为“中国式”无政府主义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3.
分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总体上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关键。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史学界在中国历史分期的研究上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传统朝代史编纂模式转向线性进步分段论,近代西方的历史三分理论逐渐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其中,日本史学界关于中国历史分期的理论和实践对转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西方的分期理论为基础,以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出现了不同的分期理论和实践,也有批判性的反思。第二次转型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到50年代末正式完成。在这次向马克思主义史观转变的过程中,以社会经济形态为分期依据的社会发展阶段论最终确立,其中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五种生产方式分期体系的确立,研究的重点也由分期理论选择之争转向马克思主义内部如何分期的讨论。历史分期的转型切合了近现代中国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学科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提供了一些值得认真反思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易经》是否阻碍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激烈的争论。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必须清楚《易经》与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异同,历史上《易经》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否有过阻碍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事实等问题。这场争论的本质是百年文化论战在新时期的继续,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说明中国知识界仍然有太浓厚的文化情结和唯科学主义思想在中国几乎成为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指20世纪20-40年代的艺术歌曲.在这个阶段内中国艺术歌曲经历了产生、发展、到相对成熟的几个阶段,并迅速发展成为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在近代中国音乐史上有着开创性意义,是艺术品味较高的歌曲形式其演唱具有强调歌词的歌唱性及和钢琴伴奏的一体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和钱穆,都对史学理论尤其是专门史的理论和方法,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分别在20世纪20-30年代和60年代著有《中国历史研究法》,成为上世纪中前期我国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重要成果。在论述专门史的研究时,他们都借鉴和扬弃我国传统史学理论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历史文化观,从部分与全部、特殊与一般,以及从专门史与普通史关系的角度来诠释专门史,从而形成富有时代气息和个性特点的专门史观。而二者的专门史观又有一定的差异,梁启超把历史分为专门史和普遍史,不只是表明历史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认为专门史是与普遍史或文化史相对应的,是明了全部历史的基础;钱穆则强调从文化、通史的角度研究专史,又由专史而通史,以见历史大体。总之,梁启超突出传统的史体和史法的继承,钱穆侧重文化和哲学的追寻,这是他们的专门史观区别较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钢琴音乐近百年的历史中,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在汲取了西方钢琴音乐精华的基础上,又凸显中国风格。本文以中国风钢琴曲《兰花花》为例,通过简单介绍其作品的音乐风格,从音乐美角度出发,探寻其蕴含的自由美与悲剧美,挖掘其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18.
西方音乐在历史当中一直以飞速的脚步前进着,秉持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的大前提,中国在不断引进西方音乐文化,与中国音乐文化相结合,以达到中西方音乐文化共同进步的目标。西方音乐文化的引进在近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而这种传播的最便捷途径便是网络传播形式,在中西方音乐人的共同努力下,西方音乐在东方蓬勃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19.
1840年后的百年中国历史,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反抗,传统社会的衰败,解体与现代性转型相互交织在一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爱国主义,吸取了近代反侵略、学西方、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时代精神,加入了主张学习西方,革新政治,对外开放,崇尚民主与科学等新的内容,实现了由古典爱国主义向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转换。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西方对中国的评价充满溢美之词,到18世纪晚期西方中国观急转直下,由赞美到蔑视。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窥视到中国文明自身存在的缺点,中国文化的神秘感消失。另一方面,与西方近代种族中心主义的形成和基督教文化的排他性密切相关。这两者都受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制约,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变化才是18世纪晚期西方中国观逆转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