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的本质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堂,是学生探索讨论交流的平台,而不是教师的表演舞台,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提出问题,因而如同人教社章建跃博士所说的,"教师应尽力在自己的能力边缘活动",摆正师生角色,尽力创设问题的发现情境,使学生敢提出问题,想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为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探索问题尽力提供开阔的思维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开放、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这是我们教育者始终要坚持的理念.要贯彻这一理论,就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知识和意识,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尽力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途径、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的发展始于“提出问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更重要.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不仅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而且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使学生拥有一颗敢于探索,不畏权威,敢于质疑的心.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对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谈如下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备课时 ,要明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纵横位置 ,明确教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 ,并能找准新知识的重点、难点 ,还要明确根据什么原则指导编拟教学设计 ,才能确保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极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与创新能力。本人认为应用题教学设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编拟。一、激励学生先尽力自学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对于新知识 ,没有激励同学们先经过自己的尽力探索 ,只听老师的讲解 ,或者仅局限于与同学们共同研讨 ,都是低效的 ,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要使学生对新知识点先尽力自学 ,我认为在教学前应该根据新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自己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过程”一词,但以往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的参与和积极的思考,更缺少依靠自己的实践去积极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走过的是题海,跳过的是过程.学生只能靠一根拐杖指引着,离开了拐杖就会失去方向.学生要的是亲身经历、自己感受、独立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积极全面地准备“过程”,认真钻研教材,让学生享受“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人教版几何第二册《三角形》这一章为例,谈几点看法. 1 设计问题情景,步步诱导,步步探究 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6.
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迫切性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而在我们平时教学中,还经常出现这样的课堂:老师的问题层出不穷,一个接着一个地发问,问题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很少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课堂互动演变为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泛泛形式,老师由主导的“灌输”演变为主导的“发问”;学生从主体的“被灌输”演变为主体的“答问”.  相似文献   

7.
李艳 《考试周刊》2007,(20):67-68
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是目前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就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言,在教学方式上要从“重点教给学生一定知识”转变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就思维能力而言,要从“直接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思路,给学生结论”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就实践能力而言,尽力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最大限度地把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实践交给他们自己,让学生认真学习,真思维、真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应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教会学生“如此”是什么,还要教懂学生“这些”为什么.所以,与之适应的教学活动更需要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而教师的指导与点拨也是本着学生的具体需求,其目的是教给学生一些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思考、分析和推理数学问题中的逻辑关系,尽力让学生在分析、思维和自主探索过程中逐步发展自己的数学技能,提高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探索法”是指教师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将正确的结论“搬”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去“证实”,或由老师单向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在学科教学中,正确、清晰地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如何去正确的获得知识,从人才的培养上看,尤为重要。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呢?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认知理论认为:完整的数学学习应当包括学“问”与学“答”两个方面。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然而,目前我国数学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课堂教学偏重“问题解决”过程本身的探索,忽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学生总被要求去解决由他人提出的问题,教师理所当然地把问题的提出看作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任务,全盘包揽。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生解题能力强,提问能力差,缺乏问题意识,缺少创新精神。这与当前主张问题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互动理念极不一致。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的学习方式,而“问题教学法”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有益探索。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由此,我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研究主题,采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以下结合自己的政治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一、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也是“…  相似文献   

12.
探索讨论释疑提高奈曼旗实验小学褚志英所谓“启探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自己读书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运用“启探式”教学可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  相似文献   

13.
张秀清 《天津教育》2022,(19):32-33
<正>“双减”政策落地,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如何引导学生自发地爱学数学、高效地学好数学,怎样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强的学习能力,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思考探究的问题。作为一线教育者,我尝试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浅述如下。一、问题驱动,学会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积极思维,针对“问题”进行大胆探索,如何把学习过程变成问题“再出现”和“再解决”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引进“实验引导探索法”.旨在在教学全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通过操作和探索实践获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引导探索法”.关键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下面是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一、“实验引导探索法”的实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发现不限于人类未知的事物,确切地说,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一个人要想使现有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动”.因此扬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到启发诱导上来,指导学生借助于教材、亲自去探索.主动去发现是现代教学方法,也是“实验引导探索法的灵魂和精粹.唯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才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魅力,这样无疑比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好得多.二、“实验引导探索法”的教学结构根据“实验引导探索法”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这样的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呢?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但问题是由教师提出还是让学生去发现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著名特级教师张平南在上《跳水》一课时...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讨论法”提出的依据1.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发生是由于学生积极地想要了解环境”。行为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是环境刺激作用下的结果”。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得以高扬的结果。布鲁纳的“发现法”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从哲学观点来看,马克思也认为“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只有在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确证自己,表现自己,改造自己,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基于此提出了“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17.
“探索——研究”法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验证——得出结论”为线索,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适合自然教材的教学体系。下面谈谈我在运用“探索——研究”法教学时是怎样进行课堂设计的。一、设置探索、研究情境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激烈的求知欲去发现问题“探索——研究”法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一些探索、研究情境,鼓励学生去认识、发现、研究问题,但又不是局限于发现问题,而更重视诱发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兴趣。我教学《昆虫》时,先请学生研究自己采集到的各种虫子,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学生众说纷纭,较难统一。然后要学生观察老师的昆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提供形成和发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条件和机会给学生创设活动式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条件。“活”与“动”两个概念的意义也是相互关联的 ,关键在“动”。在教学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情境教学 ,给学生留有主体活动的空间 ,为全体学生提供能参与的气氛 ,全方位有机地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演示实验 ,我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分组实验都让他们自行讨论 ,设计实验步骤 ,尽量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去完成实验。如…  相似文献   

19.
“数学问题自主解决”的教学 ,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创设问题的情境 ,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问题自主解决”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 ,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由于小学生受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限制 ,提出问题较困难。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启发学生去思考 ,进而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与新的…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应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开放式的教学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因为它的教学形式,就是让学生发挥多向思维,通过从不同角度去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一、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在师生关系上,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老师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平等地与学生互相商量,一起对问题展开探讨。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先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在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