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档案》2011,(4):32-33
第三部分南梁星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甘肃共产党人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先后在甘肃发动了"两当起义"、"泾川凤翔路口起义"、"靖远起义"、"天水起义"、"蒿店起义"、"碧口起义"等十多起武装起义,创建了西北红军。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1981,(5)
黄兴(1874—1916)原名轸,字廑午,号杞园。湖南长沙县人。1902年夏留学日本,和杨笃生等创办《游学译编》。次年参加拒俄运动及军国民教育会。1904年末和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策划长沙起义。1905年在日本拥护孙中山组成中国同盟会,任执行部庶务。1907年起,先后参与或指挥钦廉防城起义,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台湾人民曾多次举行起义响应太平天国,1862年戴潮春领导的八卦会起义就是其中的一次。本文拟根据有关的档案和史籍对这次起义作一论述。八卦会起义是继1853年台湾天地会大起义后又一次大规模的会党起义。1853年太平夭国定都天京后不久,台湾天地会就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6月初,起义军攻占凤山,围攻嘉义县城和台湾府城等地,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台湾的统治。起义基本失败后,其余部又参加了同年9月噶玛兰厅的会党起义,其反清斗争一直坚持到次年5月。台湾当局对参与起义的会党首领和群众进行残酷镇压,据台湾官员的奏报透露,起义失败后被杀被俘人员共有一千余人。但是台湾的社会矛盾并未因此而消失,由于吏治腐败依然如故,苛捐杂税有增无减,土地兼并更加显著,广大农民丧失土地,没有产业的达百分之七十。阶级矛盾日趋  相似文献   

4.
1645年,随着南明弘光政权的覆灭,复社名士吴应箕于家乡池州起兵抗清,由于多种原因起义很快失败,吴应箕也英勇牺牲。在鼎革之际,起义的细节及吴应箕本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值得去梳理的。  相似文献   

5.
自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走红以后,全国各家电视台的多档节目纷纷效仿,各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形成了继"综艺风、益智风"后的第三股电视风潮。在"谈话风潮"之初,谈话节目以其选题新颖、风格真实、现场活跃、内容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了大量的观众。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已经成了“标志性”的谈话节目,其创办之初,  相似文献   

6.
朱永杰 《兰台世界》2015,(4):146-147
清代盛京地区的驻防城总计24座,是该区域八旗驻防的产物。顺治至康熙时期地区的驻防城基本建立完成,雍正时期驻防城体系完全确立;乾隆时期是盛京地区驻防城发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1928年5月的渭华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由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陕西地区三次起义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起义。它不仅在陕西、在西北,而且在全国亦属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它是我党在陕西第一次发动并领导的农民与军队互为配合的武装斗争。起义由陕西省委领导,由渭南县东西原、华县高塘原一带的农民及我党所掌握的许权中旅所举行的。这次起义虽已过去六十年了,但起义者的英勇果敢行为,是永远值得纪念的,1985年11月20日邓小平同志题词“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现辑录有关史料,供研究我党历史及中国现代革命史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飞 《湖北档案》2008,(10):36-37
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第一枪”的打响是历史的必然。然而“第一枪”打响的时间却一波三折.经历了3次变动。  相似文献   

9.
广播剧《武昌首义》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精心创作,是国内同题材广播剧中唯一一部全景式正面展示武昌起义全过程的主旋律作品,该剧以起义之夕革命军总指挥吴兆麟的个人命运和经历串联起宏观历史进程。《武昌首义》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历史创作原则,在忠实于历史大背景和人物基本真实基础上,用合理的细节表述来刻画人物形象,营造戏剧高潮,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八年五月,党在陕西渭华地区组织发动了中国北方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这就是曾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产生很大影响的、名的渭华起义。起义失败后,撤离渭华地区的革命武装先后分两路进入到蓝田县秦岭山区,在蓝田境内完成了渭华起义的悲壮尾声!  相似文献   

11.
王丹 《新闻世界》2011,(6):234-235
日本核泄漏危机后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抢盐风潮,本文简要分析了谣"盐"何以能惑众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制止类似谣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微博:喧闹的话语狂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浪微博在国内掀起的新一波类Twitter风潮,微博客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然而,热闹背后,微博客"危"与"机"并存,提供的快乐与喧嚣同在。本文试分析微博的发展现状并对中国本土化微博的发展趋向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共和之殇     
民国初年的政治,风潮起伏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充满着戏剧的元素。1912年以后,中国的政治到底走向何处?共和的实现,是大势所趋还是偶然?共和的失败,是人事所误还是必然?本文选编自该书。  相似文献   

14.
张皓 《历史档案》2004,(1):87-93,100
有关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是由于当时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革命性不坚决、政治经验幼稚和帝国主义的破坏等等。此外,还同资产阶级内部激烈的矛盾斗争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一幅缩影,革命首先在这里胜利,也首先在这里失败。本文  相似文献   

15.
当暴力受到崇拜,"阴谋"、"栽赃"、"子虚乌有"也开始变得合法了。当暴力代替对话,转型的速度加快,但是转型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历史的南辕北辙就一次次重演。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侯宜杰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是一种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是纸质媒体的"重磅武器"。着眼深度抓新闻,就是围绕"中心"、盯住热点、瞄准前沿抓选题。  相似文献   

17.
从"五四"始,中国历经三次科普热潮,但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普及"再到"科学传播",路途并不近便。板蓝根、绿豆、碘盐……一次次抢购风潮验证了今日中国人距离科学生活依然遥远。在由上而下的"科普"教育几成强弩之末时,一群以科学传播为生活和职业的年轻人,却在引导大家如何与科学碰撞出浪漫。于他们,科学是一种态度,更是科学公民融入骨子里的一种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18.
商豫 《湖北档案》2013,(3):37-40
赵寿山(1894--1965),陕西省户县人。毕业于陕西陆军测量学校,毕业后到冯玉祥部任职。1924年投奔杨虎城部,后升任师长、军长及集团军司令。西安事变时,他担任了十七路军"扣押中央大员"行动的总指挥。抗战时他所率领的三十八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1947年3月,他进入晋冀鲁豫解放区。7月6日,他发表反蒋通电,公开宣布起义。  相似文献   

19.
黄花岗起义的失败,使黄兴痛心疾首。为"酬死友、振吾气",黄兴力行暗杀主义,并成功地炸伤了广东水师提督李凖、炸死了广东将军凤山。  相似文献   

20.
吴品芳(约1881—1947年),字履端,云南鹤庆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早年与杨振鸿、黄毓英、杜韩甫等人在滇西秘密组织革命机构。光绪三十四年经黄、杜介绍,杨振鸿主盟,加入同盟会。是年冬,在永昌发动起义失败,又奉孙中山密令,,由居正给都校委状,令入滇西继续进行。辛亥九月九日参加云南起义。一九四七年卒,年六十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