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唐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儒释道三教并行,"外服儒风,内修梵行"是当时文人的一种风尚,他们在讲圣人之道的同时也信奉儒家学说,隐逸避世、参禅论诗成为除了垂名朝野、建功立业之外的另一种风景,亦儒亦佛、非儒非佛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现实和理想挣扎之中的一幅缩影。晚唐诗人方干就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2.
方干并不是一位“无复荣辱之念”的高隐,而是一位“求名如未遂,白首亦难归”的落拓未仕的诗人,是一位无可奈何的身在镜湖隐居,心存魏阙之想的“高隐”。  相似文献   

3.
晚唐诗人周朴在福州的流寓生活及其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唐入闽诗人当中,周朴是在福州较有影响的一位。他的诗句在福州僧寺道观中广为流传,其慷慨赴义的气节为时人所尊崇。与晚唐其他苦吟诗人相比,他的诗歌反映的内容较广,独具特色,意境浑厚深沉。  相似文献   

4.
晚唐著名诗人马戴,以娴熟的艺术技巧与独到的眼光,把日月河川、山石寺庙、风雨草木等自然意象嵌入诗行,寄情托意,不着雕痕。本文拟粗浅地探讨一下诗人是如何将这些意象或纯以白描,或显隐叠加,交相糅合出那无尽的爱恨情愁,并形成他那紧道生峭,恣远高古,又不乏沉著、飘逸、秀拔之格调的。  相似文献   

5.
一篇谈白居易《池上》用字之妙的文章最后总结时说:“一首看似内容简单、语言平直的小诗,因为用字的巧妙而情趣盎然,读后令人忍禁不俊,浮想联翩。我们不禁感叹,白居易不愧为晚唐诗歌的代表诗人。”(《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4.06)文章的最后一句把白居易归入“晚唐诗歌的代表诗人”应该是错误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孙大军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30-33,102
盛世剧变下的晚唐诗人群体也发生了分化,大体可分穷寒、绮艳两大诗派.通过对两派诗人心态的分析,揭示穷寒、绮艳两派诗人具有的济世补天、怀旧伤时、避祸空幻、援佛道宗儒等共同特征.晚唐诗人心态的嬗变对晚唐及其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晚唐诗人高蟾,一般文学史家都未曾提及。但他在当时却是一位有一定交游和成就的诗人,他的创作不论在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并对后世作家发生了相当的影响。本丈即从以上诸方面第一次对高蟾诗歌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作为"寻找"义讲,"寻"不晚于东汉初,"觅"产生于汉末,在晚唐五代至宋时期,二者选择宾语的范围扩大。"寻""觅"在这一时期处于共用阶段。  相似文献   

9.
唐求,晚唐活跃于诗坛的蜀中诗人。求成诗纳之于圆瓢,投于江际,任其飘流而存传于世。其诗中最为突出的是他与山人往来,和处士交往的隐逸之乐和自由孤寂之趣。唐求是有理想重节操性耿介的诗人,他虽然隐居山野,四海流寓,穷苦困乏,却始终不向权贵折腰,拒绝王建的政治拉拢和名利诱惑。由于种种原因,历来的唐诗研究者对其关注不够,论者寥寥,然唐求其诗其人确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10.
唐王朝盛极而衰时期,诗坛在浓郁感伤情调笼罩下,渐向华艳纤巧的形式主义演变,李群玉的诗歌给晚唐诗坛带来了一丝清新之风,诗人一生仕途失意,长年漂泊,羁旅他乡,痛梦愁思,离情别绪挥之难去,只好寄情于山水,在游历之中,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描写大自然的美,这给诗人带来了些许慰籍,如此,格调清越也就成为其山水诗审美价值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人张祜青年时期风流倜傥,狂放不羁。中年开始为进入仕途而奔波,却受到元稹和白居易的贬抑。张祜从此绝意出仕,以布衣而终,晚景凄凉,身后悲惨。张祜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格律严谨,在当时颇有名气。  相似文献   

12.
杜牧的咏史诗多涉政事,借古讽今,含义深刻,以此来寄托自己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和批评.  相似文献   

13.
沈亚之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才名和诗歌在当时文坛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沈亚之籍贯、家居之地、生平、仕历等情况系统和清楚地考索,可以在更深层次上全面了解沈亚之其人其诗。  相似文献   

14.
晚唐时期的诗人薛逢,是一位存诗不多却在诗坛上有着一定影响的诗人。其七律《宫词》一诗,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但由于种种原因,薛逢成为被当今学界冷落的诗人。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考辨了薛逢的生平经历。通过对薛逢生平的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对其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荆南沙头市是湖北的滨江码头城市,晚唐诗人吴融《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诗作于该地,写作时间为乾宁三年(896)贬谪之时。该诗可为沙头当地的佛寺文化提供材料,诗的构思受启于元稹诗作《泛舟玩月十二韵》。  相似文献   

16.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徽州地区诗社林立,诗人辈出,其中以集士大夫、地域性诗社领袖为一体的徽州歙县诗人方弘静最具代表性。考察方弘静的家世,我们可以明了其在仕途和文学上的成就,除个人因素外,是与其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刘古愚传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古愚是清朝末年在陕、甘较有影响的教育家。他终生从事教育、出版事业,主讲泾干书院、味经书院,晚年应聘甘肃兰州大学堂总教习,并为发展繁荣陕西的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本文对此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许浑是晚唐诗坛上最有争议的作家,后人对其之评价可谓毁誉参半,本文从当时名流对许浑的推许,许诗心态气质之时代特色,对偶声律之精七工稳,以及气象局促,语意重复之弊病等方面作了分析论证,从而得出无论从褒许还是贬许的角度来看,许浑都堪称“晚唐正变之首”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