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与美     
生活与美张岂之一、情趣生活中的情趣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你要捕捉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子过去了一大把,五十年代初我在古都西安南院门经历的生活情趣,永存于内心深处。那时我是一所大学的青年教师。校址在西南城角。学校百废待兴,刚盖起一幢两层的办公教学楼,...  相似文献   

2.
1989年9月20日,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程家涝背沙洲取土护赣江堤时发现了一座商代大墓,后经考古工作者进行科学发掘和清理。江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新干,位居赣江中游:程家涝背沙洲位于新干县城北12公里处的南(昌)赣(州)公路东侧,西临赣江仅1000米左右。据乡民回忆,这里原先是一椭圆形封土堆,大体东西径约40余米,南北径约20余米,高出地面约3-4米不等。由于历年取土护堤,地貌变化较大,封上沙堆已基本夷为平地。这一带,祖祖辈辈曾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不知是哪朝哪代,几个富商巨贾或高官显宦择家葬此,同时陪葬了九缸十八…  相似文献   

3.
淮茗 《寻根》2012,(3):42-43
吴梅为一代曲学大师,这早巳是学界的定评。在成名之前,他曾度过一段颇为艰难的坎坷时光,但也为其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1909年到1910年的中原之行虽然时间较为短暂,却在其治学历程中留下了颇为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牛永利 《寻根》2022,(4):57-61
<正>上岭后村位于豫晋交界的太行山内,村落依山而建,是典型的山区村落,南距博爱城区约17千米,北距山西晋城约24千米,属博爱县寨豁乡管辖。焦神路从村西穿过,村南是张背村。上岭后村原名“干柴凹”,村民以毋姓为主。上岭后村观音堂位于上岭后村外东部山坡上,为清式建筑,从清代到民国,被多次扩建与重修,参与人员主要为本村村民。庙内现存清代和民国碑刻共5通,是研究观音堂变迁及豫晋山区宗教建筑的重要实物。  相似文献   

5.
一、喜洲白族商帮的形成喜洲是白族聚居的古镇,白族占90%,地处洱海盆地北端,北距下关35公里,西枕苍山五台峰,东临洱海。境内山海之间是西高东低约80平方公里的狭长平坝,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镇四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海拔约2000米。北与洱源县为邻,南与大  相似文献   

6.
“泰岱岩岩万邦瞻”。被称为“中华文化史缩影”的泰山文化,不仅为中国学界所重视,还曾引起西方世界的瞩目。自十七世纪以来,众多的西方汉学家都对泰山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海外“泰山学”的出现,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明末清初时期,随着利玛窦等人的东来,一时出现了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高潮,泰山之名亦由此开始为西方所知。十七世纪之俄罗斯帝国大臣尼·斯·米列斯库(N.Spataru.Milescu)所著《中国漫记》中已出现有关泰山的介绍。米列斯库(1636~1708)原籍罗马尼亚,1676年作为俄罗斯使节觐…  相似文献   

7.
西安魁星楼     
距西安城墙南门城楼东侧约667.5米处,建有一座祭祀主管文运之神——魁星的魁星楼。该楼初建于明万历己未年(公元1619年)九月,后遭兵火所毁,清代虽有重修,但明清建筑终未保留下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楼体是1986年西安整修城墙时,根据《咸宁县志》“创建...  相似文献   

8.
吴冰 《华夏文化》2007,(3):31-33
明清时期西安城尽管早已不作为首都,但仍是西北重镇,因此这一时期西安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它肇基于隋代大兴城和唐代长安城的皇城。唐末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放弃原长安城的外郭城与宫城,仅以皇城为基础改筑新城。明初重建西安城,以唐末韩建所筑新城为基础,西、南两面仍依原城位置,东、北两面墙垣各向外延伸约三分之一。清代沿用明代西安城,城垣范围与形制因袭明代之旧。明清西安城市的发展,从城内街巷名称就可体现出来。街巷名称丰富多样,比五代至元代有了很大扩充,其中许多都沿用至今。根据街巷名产生的原因,其命名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一、因…  相似文献   

9.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 ,在世界文明史册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 ,令国人自豪 ,更让西安人骄傲。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 ,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人文积淀和宏伟的壮丽景观 ,虽历经岁月的磨难 ,但雄伟的古城墙 ,金碧辉煌的钟鼓楼 ,壮丽的大小雁塔 ,都成为古城文明的见证和象征。然而在审视众多文化遗产的同时 ,我们不无遗憾的感觉到 ,剧目丰富、传播久远的戏曲文化 ,在西安城区内外 ,除了易俗社所保留下来的剧场外 ,还没有留下与上述古迹相媲美的演出场所 ,更没有留下类似悉尼歌剧院、俄罗斯大剧院、德国迈宁根大剧院等能够代表城市文明的…  相似文献   

10.
孟盏彬  郝海迪 《寻根》2011,(5):102-107
萨满教是达斡尔族固有的宗教信仰,萨满是指可以在神灵和人之间进行沟通的人。作为人神沟通的媒介,萨满在古代达斡尔族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维护社会稳定、宏扬道德等方面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直至今日,萨满在农村、牧区生活的达斡尔人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地方上的萨满敖包祭祀仪式和萨满定期举办的法会“奥米南”仪式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黄河——当这股哺育华夏文明的圣水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出发,蜿蜒东流,进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时,它对这片草原似乎格外眷恋,缠绵流连了数百公里,留下一个几字大湾,然后才恋恋不舍,调头向南。漫瀚调的故乡准格尔,就处在这个金色弯弓之内。  相似文献   

12.
余世诚 《寻根》2013,(1):118-120
2012年5月,我回故乡禹州,从西关禁沟往回走时,见左手路边有一破败不堪的砖石大门洞,高约7米,宽约15米;门洞上面碎石、烂砖和泥土堆积达3米厚,长满了杂树、葛根和野草,盘根错节,郁郁苍苍。记得小时候每次路过这里时,也曾看见高崖上有一神秘古老的大门洞,但一直不知道它是何物。60多年过去了,不想它竟然还在,更不解它是怎样落到了平地上。此时看到一老农正在马路上“晒场”,  相似文献   

13.
鹿鸣 《滇中文化》2005,(4):46-47
滇剧《雁鸣陀关》是玉溪市滇剧团根据玉溪市艺术研究的一级编剧宋佳良撰写的同名剧本排演的一个新编历史故事剧,在2002年参加了玉溪市新(剧)节目展演及第九届滇中南戏剧节展演.我是在玉溪市新(剧)节目展演时观看到这部戏的,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到过北京的人,大约总会对那坐落在阜成门内的妙应寺白塔留下深刻印象吧,近读谈迁《北游录》和刘侗《帝京景物略》,始知此寺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后又改称妙觉寺,天顺元年(1457年)始称妙应寺。不过北京人多以白塔寺称之,因其塔身通体皆白,倒也名副其实。这座雄伟壮丽的喇嘛塔,建于元始祖至元八年(1271年),历时8年才告竣工,是忽必烈营建元大都的重要工程之一。塔高50.9米,塔基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复钵形塔身上环绕有七条铁箍,十三天顶上承托着径约10米的伞盖,周悬36个铜制风铃,伞盖上更有高5米、重4吨的铜质宝顶,是当时京…  相似文献   

15.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辽宁省沈阳市以北,哈大公路七百八十四点七公里处东侧约 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奇怪的土山坡,西高东低,仰角一度,长约九十米,宽十五米.这个土山坡“怪”就怪在“上坡容易,下坡难”.怪坡自发现以来,吸引了无数的探秘者和游客.前不久,笔者在朋友的鼓动下曾赶早前往看个究竟.到达坡前,只见游人已经熙熙攘攘,都在亲身体验怪坡之“怪”.  相似文献   

16.
寻访苏武墓有感苏永祁五月中旬,我从西安到武功县老县城(今名武功镇)寻访了苏武墓。自城边向北,经渭原机器厂后,沿一条乡村土路上坡走百米左右,到了龙门村。经村民指点,在一户宅院背后有座不高的土冢,这就是我国二千年来久负盛名的坚持民族气节、"威武不能屈"的...  相似文献   

17.
医巫阁山位于辽宁省北镇县(今北宁市)与义县的交界处,扼守着东北通往中原的辽西走廊。这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必然使它成为北方民族和中原政权的政治家、军事家纵横驰骋的古战场。三年前,我听一位画家说,在附近的田园子村曾见过一个石像群,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它是何人何时缘何而造。我们从北镇庙出发,在山林中穿行了约2公里多路,只听画家说了声:“到了。”抬头一看,隔着一条河谷,对面石崖上赫然出现了一组五座硕大的石像群(图1)。这群石像一字排开凿刻在一面巨大的切崖上。切崖面高2米,宽64米。崔岩上筑有滴水檐,檐下通有排水…  相似文献   

18.
时至今日,对于金字塔的建造仍有诸多谜团,建造方法便是其中之一。先人怎么把平均2.5吨的巨石不断推进到140多米的高度,并垒砌起精确到52度的坡度?坡度与每个石块的体量是什么关系,才能使这座大金字塔巍然屹立数千年不倒?
  在古典审美中,只有应和了自然的法则,才是人们审美的高度。关于52度这个坡度,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从高处使细沙自然流下,堆积起来的微型沙堆斜坡正好是52度。这与大金字塔的设计建造及其所包含的审美法则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究竟是何人建造了如此宏大威严,而艺术风格又如此简洁的工程?可惜的是,古埃及人并未留下任何关于建造方法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白族不但是一个善于营造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艺术创新的民族。在大理几千年的文明史长河中,白族先民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崇圣寺三塔、剑川石窟石刻造像、南诏铁柱、《南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秋到2009年夏,我曾有幸到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师范大学进修学习,同时在那里给俄罗斯学生上汉语课。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特地留意了俄罗斯大学的教育、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俄罗斯人的性格和品德,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