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访和发掘事实与信息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电视报道、传播的表现手法之一。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所主持的《焦点访谈》节目,以及她所主持的采访活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采访已不仅仅是新闻节目传播的基础,它还渗透于各种类型的节目之中。无处不在的采访启动了各档节目同观众双向交流的“输通系统”,因而,良好的采访技巧,改变了记者传统的形象,能够给观众留下智慧、机敏的印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我们的采访活动中,你会时常碰到各种各样的人,今天采访的是农民,明天你可能会去采访一位工…  相似文献   

2.
陈彬凯 《河北广播》2005,(2):85-86,88
其实,主持人的采访活动同记者的采访活动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属于报道采访的范畴,所不同的是,主持人的采访具有一定的“名人效应”,这是节目主持特定的工作方式所决定的,因此,作为节目形象的主持人,其采访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自己及节目、甚至是所在媒体的形象,鉴于此。尽快提高主持人的采访水平,就成为提升节目质量、完善主持人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的印象中,电视采访一般是由一个人扛着摄像机拍,另一个采访者拿着话筒出现在画面上的。但是,随着摄像机的摄录一体化和数字化的出现,现在的电视采访只需一个人完成了,他既扛着摄像机拍,同时也向采访对象发问。在电视画面上,记者(主持人)不见了。因而有的学者把这种节目叫做隐性主持人节目。隐性主持人藏身于摄像机之后,既主持节目,又控制现场,是声画同步摄录的操纵者。 在这种节目中,隐性主持人往往采用抓拍、抢拍的手法,站在观众的角度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地交流,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较之传统主…  相似文献   

4.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广受观众喜爱的一类电视采访节目,电视访谈类节目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聆听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对话,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访谈对象的心理距离,让节目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而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注重采访的技巧和侧重点,要凸显访谈对象的心理特点,为整个节目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彰显整个节目的人文关怀。记者的采访更应该以访谈对象为中心,要结合节目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节目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素材。本文笔者从事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记者采访工作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重点谈一谈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5.
在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亲切地将观众称为“朋友”。然而,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进行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电视“主持人”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主持人似乎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当作观众的朋友。主持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那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独特的风格、真实的情感真正与观众相知、相交,使观众真正想看、爱看你所主持的节目。  相似文献   

6.
采访在西方电视中占有重要位置:许多电视台都专门辟有采访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自然的交谈,使其谈话成为一种信息,献给观众。西方的电视采访从广义上看,大体有三种类型:观点采访、信息采访和个性采访。但有时在一次采访中,往往把这三项内容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素质和基本功一提起电视专栏节目,电视界的同行们就自然想到了主持人问题。过去,大多数电视专栏节目的主持人,都是由电视播音员担当的。这是由于当时我们还不适应依靠主持人主持节目的缘故。我们的记者、编辑乃至许多电视“官”总认为主持人首先要漂亮、潇洒、音质标准优美,而绝没有想到主持人的问题,是办好专栏的核心问题。结果让播音员充当电视专栏节目主持人的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电视专栏节目的发展,观众对电视专栏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记者编辑也开始不满现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新闻评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媒体中,上至中央电视台,下至各省市台,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闻评论节目。同时,一批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也应运而生。应该说,电视新闻评论是一个新生事物,这类节目应该如何主持,是否应有别于其它电视节目,还没有定论。但无疑,中央电视台几位家喻户晓的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夹叙夹议的记者型主持风格,已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和认可。他们带给观众的绝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和苍白的配音解说,而是在采访和主持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思辨意识。前期采访中的思辨意识作为一名评论性节目的主持人,在前期采…  相似文献   

9.
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素材了解客观情况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调查活动。面对复杂的客观世界,记者要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必须深入采访,通过广泛的采集,去伪存真,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新闻。采访是记者了解事实真相的一条必由途径,是记者一项特殊的基本功。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丹拉瑟说:“如果不能采访,就没有资格做报道,那么就会离开主持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电视播音、主持,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规定的特定时空的“假定”情境下,实现与观众的有效交流的传播方式。要做到电视节目的有效传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找到一种恰当的“表演”形式,而在诸多的“表演”形式中,注重播音、主持的自然美,无疑是提升节目整体美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胡涛 《声屏世界》2007,(8):42-43
在“记者型主持人”这一词语中,“主持人”是中心词,“记者型”是定语,也就是说,记者型主持人是能高度融入节目报道意识,以采访、主持见长,集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2.
电视现场采访报道,是有电视特色的个性化采访活动。它借助现代电子技术,把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报道活动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感、亲切感和参与感。它既突破了以往电视新闻那种画面加解说的模式,也突破了以往新闻“结论式”报道的传统,而把采访与报道同步结合起来,采访过程就是“进行式”报道。 随着电视节目播出形式的多样化,记者、主持人通过现场提问作现场采访,在各类节目中普遍出现。“采访在电视中无处不在”,这句国际电视界用于概  相似文献   

13.
如今在我国电视界,已有越来越多的记者、主持人和播音员面对镜头、手握话筒,直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向观众播报新闻。这是我国电视新闻改革中出现的十分可喜的新气象。运用主持人进行现场采访报道是广大观众乐于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是符合电视规律和特性的。所谓电视现场报道就是电视主持人或电视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形式的一般做法是:屏幕上先出现以新闻现场为背景,以主持人大中景景别(俗称七分身)为主体的画面。主持人开始叙述新闻导语,随着主持人叙述语言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预采访”的概念理解一般来说,文字记者的采访可以笼统地看做是为写作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是为完成某一文字作品所做的必要准备。电视记者的采访则复杂一些。电视记者的一部分采访被称为“镜前采访”。这部分采访被摄录设备“记录”下来,通常就直接用作节目的素材,成为节目的重要构成。如现场报道、人物专访等,其所展示的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视采访过程。可以说,镜前采访是电视采访最具特色的部分,它使记者的采访由单纯的采集手段,部分地转变为报道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类采访则与文字记者的采访相类似,它一般无需电子摄录设备…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于美国。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电视新闻节目由播音员播报的形式.由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的新闻节目增大了新闻信息量,注重深度报道。新闻背景介绍,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深受观众欢迎。目前在一些电视事业发达的国家里都普遍采用“电视新闻主持人”这一模式。在我国,也出现了具有很大影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新闻节目中开始由记者自己来担任的节目主持人,表明我国电视新闻正在走向世界,意味着中国电视传播形式顺应了世界潮流,这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电…  相似文献   

16.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职能是“主持”。他必须成为整个节目的灵魂,全面掌控、自由驾驭节目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件,把握所有观众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7.
陈媛媛 《记者摇篮》2005,(3):49-49,3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声屏世界》2000,(7):50-50
目前,广播电视专栏节目、主持人节目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被广大观众所接受,特别是许多问题型的节目、追踪型节目,扣人心弦,发人深思。这其中.记、主持人的采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采访的脉络又体现在主持人、记的“提问”上。  相似文献   

19.
肖军 《视听界》2005,(5):61-62
播音、主持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特定时空的“假定”情境下实现与观众有效交流的传播方式。要做到电视节目的有效传播,或者说要提高节目收视率,除了节目内容外,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懂得和讲究视频美。所谓视频美,简而言之,就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准确恰当的方式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活跃在新闻、社教、综艺、体育等栏目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其不同的风格与栏目一起走近千家万户,受到观众的欢迎。节目质量的高低、效果的优劣,与主持人的素质密切相关,这其中,主持人的采访功力举足轻重。如何才能提高主持人的采访功力,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