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教育评价功能被扭曲,激扬生命的功能被弱化,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呼唤回归生命,让学生在富有生命意蕴中成长;体育教学中缺乏生命意识,导致教学中对生命钝化,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成长需要,提升课堂教学内涵;通过对体育课堂教学中生命异化的成因分析,提出构建生命体育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生命教育恰恰能够完善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让学生从心里了解生命并且珍爱生命,进而可以让学生通过生命教育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但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对生命教育忽视的情况,因此,想要将生命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互结合,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体验性教学模式提倡一种高度关怀人的教学思想与精神,其基本理念是,教学应关注人的生命的完整性、独特性、生成性和自主性,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着眼于人的生命体验与发展。体验性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凸显生命关怀,让教学过程富于情感和意味,让教学内容整合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关涉生命体验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学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科学教学本身就是“人”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理应承担起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教学,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进而让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保护生命、欣赏生命、体验生命。通过生命教学,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体验性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凸显生命关怀,让教学过程富于情感和意味,让教学内容整合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关涉生命体验的对话关系。注重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增强高中英语的活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助力牛津高中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生命成长,本课的设计从生命成长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文本,以学生的认知设计流程,关注他们需要的语文素养.读写结合,让他们在品读中感悟文本诗一般的语言,在练笔实践中,学会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学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科学教学本身就是“人”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理应承担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案例分析出发,对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思考,认为:通过科学教学,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保护生命、欣赏生命、体验生命。  相似文献   

8.
传统课堂教学多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本身的精神成长和生命体验。而游戏性教学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获得身心自由全面的发展及生命的愉悦。中小学课堂呼唤游戏性教学,需要依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游戏,营造游戏性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游戏性教学中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9.
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让学生学习成为一种生命需要,一种生命体验,此为数学在人生意义上的价值,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是数学教育的终极关怀.基于此,本文认为一个数学教师应有宏大的文化视野,使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深切感受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0.
中职校语文教师应该站在课程理念的高度,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创新生活化的教学形式,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个体生命和发展的需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实现师生价值的幸福乐园。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课程专家从不同角度研究语文学科教学的功能,提出了跨学科、跨领域等观点。高中教学中重视生命教育,不仅满足了教育的现实需要,而且有着长远意义。立足于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来理解语文学科,并且让语文学科体现出生命教育的意义,是语文教学应有的教学目的。文章从发掘经典阅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契机角度切入,提出依托语文教学实现生命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职校语文教师应该站在课程理念的高度,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创新生活化的教学形式,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个体生命和发展的需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实现师生价值的幸福乐园。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语文课堂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课堂,语文教师是美化学生生命的天使。要让语文课程成为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课程,就必须让学生走进语文教学的乐园,让语文课本不再成为课程资源的神话,让学生生命在语文课堂中增值,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4.
<正>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心系学生未来的真教育。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之贵、生命之美,让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这种生命的教育,也需要老师善于捕捉契机,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苏教版第九册15课《艾滋病小斗士》谈谈我是如何抓住语言文字进行生命教育的。一、巧妙质疑,为生命教育埋下伏笔生命教育的现实目标是要学会咀嚼生命的价值。而生命价值体现源于对生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文精神的培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珍惜生命、富有爱心已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让我们的学生从经典名片中领悟到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人文精神。让我们的课堂里多一点有人性的温情的东西,多一点珍惜生命、让学生有爱心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生命在语文学习中精彩,教师生命须在语文教学中精彩。教学的精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者的教学智慧。因此,智慧的语文课堂已成为诸多老师的追求。智慧的课堂上,学生活力四射,人们似乎听得见学生成长的拔节;智慧的课堂上,老师生命张扬,人们仿佛看得见老师成长的步伐。让阅读走向智慧,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是教师生命价值的追求。在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的引入都注意精雕细刻,或引发兴趣,建构情趣的课堂;或展示课件,显现文本的情境;或诱发情感,引入情感的世界……凡此种种,可谓煞费苦心,而  相似文献   

17.
肖静 《科学教育》2009,(6):69-70
随着二期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深入,生命教育纲要的贯彻,初中生命科学成为学生素质教育阵地之一。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既学会学习的方法、习得知识,又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因此我对在生命科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进行初步的研究。八年级《生命科学》第一章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命关怀已是新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立人"为中心,除了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外,还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疏导方式,有效渗透心理教育,切实关爱困顿中的学生,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弥补当前学校心理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遗憾,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正>思想品德课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教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绽放生命之花"一课,如何让生命意识薄弱的初中生敬畏、珍爱生命,创造、拓展、延伸生命价值,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姜夏艳老师执教"感受生命的意义",她从敬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带给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教师用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阐明了教师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做到积极主动学习英语,使学习英语成为学生生命中需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生命中积极的富有乐趣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也阐明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多媒体教学巧妙地发挥它特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