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移动终端App用户信息隐私关注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针对企业移动终端App用户,对其信息隐私关注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丰富信息隐私关注的理论体系,并为企业利用移动终端App进行营销活动和客户关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方法/过程]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将信息隐私关注分为感知信息隐私收益和感知信息隐私支出两个维度,结合移动终端App的特点,探讨用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信息隐私关注两个维度的影响机理,以及信息隐私关注与用户信息披露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结论] 最终构建企业移动终端App用户信息隐私关注模型。  相似文献   

2.
平台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会影响用户的平台转换意愿,但心理过程机制尚待明确,用户对于隐私“风险-效用”的权衡是否会改变或抵消转换意愿也值得关注。本文对具有移动购物APP使用经验的用户进行数据收集,使用PROCESS模型分析隐私风险感知和隐私效用感知及其交互项对隐私关注和转换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隐私风险感知和隐私效用感知显著正向影响转换意愿;两者交互项影响转换意愿和隐私关注;隐私关注在隐私风险感知和隐私效用感知对转换意愿的作用中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明确了“隐私计算-隐私关注-转换意愿”的心理过程机制,证实了隐私风险感知和隐私效用感知的交互项对转换意愿存在挤压效应。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用户隐私保护需求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问卷调查图书馆用户的个人信息提供意愿、隐私保护政策需求及影响它们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制定明确的隐私保护政策、采用先进技术保护用户隐私、开展信息伦理教育以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根据用户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服务等建议供图书馆实施用户隐私保护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究目前移动社交媒体用户对隐私风险的感知状况,及如何共筑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移动社交媒体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信息载体,同时也是隐私泄露的重灾区,因此本文从用户自身角度、媒介运营角度、政府管理角度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提高用户隐私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适老化改造背景下,新老年人使用健康类App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推动适老化改造并保障老年人权益提供建议。[方法/过程]结合隐私计算理论,文章运用PLS-SEM分析新老年人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厘清其对隐私披露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个性化特征、程序公平、信息控制正向影响新老年人的感知收益,进而促进其隐私披露意愿;主观规范、信息敏感性正向影响新老年人的感知风险,进而抑制其隐私披露意愿;此外,健康信息过载在感知风险对隐私披露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隐私担心是指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在多大程度上感到其行为(行踪轨迹)受到违背意愿的观察或记录。本文利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结合隐私担心视角,探索了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隐私担心和信息规避行为的新形态,构建了隐私担心视角下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形成机理模型。研究结果发现,隐私担心包括信息收集、二次利用、被操控感、被窥探感和非自愿暴露,信息规避行为包括忽略信息、屏蔽信息、否认信息、转移注意力和清除行踪轨迹;隐私担心直接影响信息规避意愿和行为,也通过风险评估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信息规避意愿和行为;信息窄化会加剧隐私担心。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系统的运营方和用户提供有益参考,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社会化媒体信息隐私泄露事件频繁发生,加剧了用户对信息隐私的担忧,用户在使用社会化媒体过程中是否愿意向平台披露个人信息成为推动社会化媒体平台健康发展的关键。[方法/过程]利用隐私计算理论和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为框架,结合隐私关注,构建社会化媒体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模型。以微信平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样本数据,使用Smart PLS软件对模型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感知收益、信任、感知信息控制均正向影响信息披露意愿,隐私关注负向影响信息披露意愿;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信息控制负向影响隐私关注;隐私倾向正向影响隐私关注和感知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测度并检验隐私躺平的调节作用,建立隐私躺平对隐私保护行为的作用机理,构建用户隐私悖论的解释理论,提升用户隐私保护的实现路径。[方法/过程]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引入隐私躺平调节变量,构建隐私保护行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计量题项,测度隐私躺平的调节作用。[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隐私躺平总体上消极影响隐私保护行为,具体上消极调节隐私威胁发生概率、反应效能与保护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积极调节感知收益、应对成本与保护行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对隐私威胁严重性、自我效能与保护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谢兴政  王佳玫 《现代传播》2022,(11):159-168
从社会认知理论和保护动机理论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中老年群体媒介使用中的隐私保护意愿形成机制展开探讨发现,进入信息化时代,中老年人处理媒介使用中的隐私问题会经历威胁评估、应对评估和保护行为三个阶段,同伴影响和代际影响是触发中老年人隐私威胁评估和隐私顾虑的关键要素。隐私顾虑无法对隐私保护意愿产生直接作用,需通过沟通效能、应对效能、隐私信息寻求意愿等中介变量产生影响。因此,开展中老年群体在线隐私知识和技能教育是切实帮助其融入智媒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探究我国移动阅读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用户感知情况,构建移动阅读应用软件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用户视角为隐私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 结合国内外对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研究,选取国内十大热门移动阅读APP为研究对象,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与标准规范契合度、文本完整度、位置显著程度、内容可读程度4个维度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用户阅读感知测度体系,使用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方法对选取的APP进行关联度计算及排序。[结果/结论]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受政策表征和内容的双重影响,链接显著、内容完整、可读性强、法规契合度高的隐私政策更易获得用户在合规性方面的正向反馈。  相似文献   

11.
读者信息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读者的信息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收集了其信息,并有可能对其造成侵害。图书馆应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建立相关制度、采取技术防范、加强行业自律等措施来保护读者的信息隐私权。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世纪以前,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路易斯·布兰蒂斯(LouisD.Brandeis)和赛缪尔·沃伦(SamuelD.Warren)在1890年第四期哈佛大学的《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隐私权》,指责新闻传播有时会侵犯“个人私生活的神圣界限”,[1]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新闻传播业快速发展,隐私权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迫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接触、使用互联网的少年儿童越来越多。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判断力正处于建立的时期,所以必定会因为网络所呈现的不良内容,带来某些有碍他们健康成长的危险因素,使其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美国在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文章从法律、网站自律和安全港模式方面分析了美国对儿童网络隐私保护的措施,以期为我国儿童的网络隐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因为业务提升及信息安全的需要保存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广泛涉及用户的个人隐私。本文在对用户信息构成与形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用户信息隐私遭到泄露的原因与形式,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行业自律以及借力技术等手段来确保用户的信息隐私得到尊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申琦 《国际新闻界》2013,(2):120-129
本文拓展运用"网络信息隐私关注"概念模型,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的数据,探讨一般网络使用行为中的网络信息隐私关注、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的状况及其理论关系。研究发现,当前上海大学生普遍担心自己的网络信息隐私安全,且自认缺乏保护网络信息隐私能力;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度高,网龄越长的大学生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度越低;但是,网络使用频次越高的大学生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度越高;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只对隐私保护行为中的"伪造"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对"保护"和"抑制"类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研究需引入"信任"等因素作为中介或调节变量,来检测隐私关注与隐私保护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简述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中泄露个人隐私的主要途径以及隐私保护的必要性;针对我国在网络隐私保护方面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网络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政策及方法手段的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和论述数字图书馆所涉及的隐私权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行业自律以及隐私权保护认证机制等方面阐述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隐私保护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读者隐私保护需在制度约束的同时,加强图书馆职业伦理建设,完善图书馆职业伦理规范,坚持服务公正,提高图书馆员的权益保护意识,使读者隐私保护成为图书馆员内在的职业理念和自觉的职业行为。  相似文献   

19.
浅议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侵犯网络隐私权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笔者立足于我国国情,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以及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相关对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网络化服务中的用户隐私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图书馆网络化信息服务中产生用户隐私问题的四个渠道,探讨了图书馆隐私政策的制定方法和应包括的内容,最后研究了图书馆隐私保护政策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