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是蒙古族1279年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蒙古族认为武力和实用技术是治国安邦的首要条件,因而最初对科举取士制度并不重视,统治阶层和士人社会对科举制度的态度也存在极大的分歧,经过许多儒臣的竭力倡议,才在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建立了科举制度。在文章中,笔者试图探讨元代科举的内容、特点,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体现国家统治阶层意识形态的教育制度和机构虽不能自发地生成教育知识,但它们可以根据其具有的“合法性”和统治阶层赋予它们的权力从社会已存的知识库存中选取适合于它们自身价值取向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因此,课程并不是知识的“镜式”反映,课程对于知识发展状态的响应取决于统治阶层的意旨,取决于权力。权力是一种互动关系,它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的"君子"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着力塑造了一个相当完美的“君子”形象:内省修己;别于小人;志于天下。其中凝聚了孔子对世间所有美德的向往,也是孔子自律和他律的准则。凡此种种道德修炼要求,主要是针对处于由被统治阶层向统治阶层过渡的士子们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4.
丁宏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2):51-52
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使唐代知识阶层更多地失去了科学研究和创作的自由时间和自由心灵,使唐文化在繁荣中隐现出明显的缺憾。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度从诞生之始,就受到我国制度范畴、历史传统、政治体系等的深刻影响,这也决定了它之后对政治制度有限的历史和现实作用。科举制度将官员的选拔范围扩大到全社会,为中国的知识阶层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国家由此获得了广泛的政治人才和稳定的吏源。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官考绩制度对抑制腐败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挖掘科举制度中的积极因素对推动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礼作为一种体化实践,在实现仁的过程中显示出其具有象征性、生成性、祛个体性,且这些特征是通过对身体外部属性的规约和内部属性的驯化表现出来的。践礼使个体实现了社会化,满足了统治阶层的政治、伦理希求。  相似文献   

7.
“绅士革命化”是晚清时期中国传统绅士阶层分化的典型现象。其主要原因有四:一、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恶感;二、国事日非的深刻刺激;三、新式教育的熏陶;四、救亡图存实践的历史教训。“绅士革命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结果和反映,并对辛亥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钟鸣 《辽宁教育》2009,(11):7-9
教育的公平问题是近年来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因为社会的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的公平上。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的公平,而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公平。社会要稳定就必须存在不同阶层(所谓的贫富阶层)之间的流动,没有这样的有序流动,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古代中国之所以能长期基本保持稳定.科举制度功不可没,因为科举制度为底层人民通往仕途阶层筑起了一条通天之路,实现了穷人阶层与富人阶层之间的流动,虽然这种流动数量很少,但在科举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科技商品的堆积,而单个的科技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从马克思商品理论和劳动价值论的维度看,科技商品的"二因素"是科技使用价值和科技价值。科技使用价值是科技商品的基础性因素,它主要是从"物"的属性方面对科技商品进行考察的结果,它所展示的是科技商品的"物"的属性,在实质上所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科技使用价值与一般物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相比较,既有相同之处即"科技使用价值之一般",同时又表现出自身的独有的特征即"科技使用价值之特殊"。科技价值是科技商品的核心因素,它主要是从"人"的属性方面对科技商品进行考察的结果,它所体现的是科技商品的"人"的属性,在实质上所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科技价值与一般物质性商品的价值相比较,既有相同之处即"科技价值之一般",同时又表现出独特的属性和特征即"科技价值之特殊"。作为科技商品"二因素"的科技使用价值和科技价值,既相互区别、各不相同,又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科技商品,因此科技商品是科技使用价值和科技价值的辩证统一体。而这种辩证统一性,是从"物"的属性和"人"的属性相统一的角度进行考察的结果,在实质上体现的是科技商品之"物"的属性和"人"的属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科举是汉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清军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为了稳定统治,采取了科举制度来选官,并允许满族八旗子弟参加科举。从此一大批的满族八旗子弟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八旗子弟汉化趋势逐渐加深。面对大批满族八旗子弟汉化加深的趋势,满族统治者一方面采取了种种措施防止满族八旗子弟汉化,力图保持本民族的国语骑射的祖宗旧制。另一方面,为了稳定统治,又不得不实行科举制度。这体现了在实行科举制度上的满汉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源于统治阶层和当地民间。统治阶层的社会教育包括颁布规条、乡约宣讲、乡饮酒礼、旌赏善行和优老慈幼等五种措施。当地民间社会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生产知识与技能教育、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等;社会教育形态有族规、乡规民约等类型。清代乌江流域各民族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四,即政治性、约束性、灵活性、血缘性。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体现了社会是学校,长者是老师,生活即教育内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林岗  盘为龙 《教学与研究》2007,48(10):33-38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分工的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商品交换关系孕育了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即商品是为他人生产、对他人有用.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它以商品的自然属性为基础,对应于人的具体需求,因而与抽象使用价值存在本质区别.从价值作为商品交换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实质来看,抽象使用价值或者效用也不可能成为商品交换和价值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殉难之后的闻一多在"民主斗士"的光辉形象上定格,但是在这个统一的徽号下,纪念死难、言说逝者的意义并不相同.20世纪40年代,由"李公朴、闻一多"构成的伤逝链条首先成为广大知识阶层、各民主党派(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追求民主自由、反抗专制暴政的精神旗帜和道义力量,代表着最普遍的"人民之声".但是知识阶层更借"学者闻一多"而不是"民主斗士李公朴"表达了广义的政治诉求.与"李闻并谈"鲜明的政治倾向不同,由朱自清逝世后所构成的新的伤逝链条--"朱闻共论",其政治内涵减弱,道德内涵加强.知识阶层通过言说"朱闻"所表达的是对自身精神的反省和现实道路的叩问.在这一纪念中,"狷者"朱自清较之"狂者"闻一多更成为知识阶层认可和效仿的前驱."朱闻并论"从知识阶层的民间话语彻底转向一种政治定论,是来自于最高政治领袖的"盖棺定论".至此,逝者的意义获得了一个大幅度的精神提升,也成为中国思想界、文学界言说逝者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与皇权在察举制下的重复博弈,士阶层最终作为利益主体参与其中,科举制度便是三方博弈均衡的结果。作弊与防弊的内部博弈促进了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而"公共地悲剧"是科举博弈追逐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科举制兴废历程对今天的教育考试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末教育新政废除了科举制度 ,确立了学堂制度 ,改革了教育行政机构 ,是自隋唐一千余年来最大的一次教育制度改革。这次改革改变了传统士阶层的知识结构、教育环境和意识观念 ,推动了士阶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发明。它不但提高了官员的职业素质,也满足了专制君主控制官员选拔的要求,并将儒家思想进一步规范化与制度化,使之成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创造了一个高效有序的官僚体系,从而完成了官僚政治大厦的构建。科举制度的存在与封建政治的命运紧密相联。当封建政治在唐宋时期处于蓬勃向上时,其所具有的政治活力和创造性也使得科举制度生命力洋溢;当封建政治在明清走向衰败时,其僵化腐朽也使得科举制度难逃厄运。  相似文献   

18.
乡绅一词在宋代即已出现,经过长久的历史沉淀和发展最终于明朝中后期乡绅作为一个阶层而长期存在于我国的传统社会当中。乡绅阶层是封建的小农经济与我国科举制度紧密联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阶层,这一特殊阶层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的长期存在又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课程——高职院校"教学产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最根本的产品应是教学产品,即课程。高职课程的产品属性包括课程生成与课程服务,后者是比前者更为重要的教学产品。高职课程具有商品和非商品的双重属性,课程规划、开发、实施者必须树立市场意识,提高高职教育的市场响应度。建立课程的教学产品概念,有助于解决当下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货币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既具有“一般性”规定,又具有“特殊性”规定,是“一般”和“特殊”的辩证统一。同时,货币商品还具有超越“一般等价物”的“特殊性”规定,这就是货币商品自身的“物理-自然”属性与商品价值的“经济-社会”属性的内在契合。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在人类劳动的社会性或无差别性的“化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联系的“方式”等更高层面理解货币商品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