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就头疼,没有写作的素材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写作之"米",从生活中来,从语文教材中找。"米源"一:"画蛇添足",小试一回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读完之后都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时,可趁着这种"意犹未尽"让学生续写。如《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大起大落的态度,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他们生活的辛酸,以及一家人种种心态的流露——"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  相似文献   

2.
王梅 《教师》2011,(15):60-60
心理学研究认为:"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兴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简称"三趣")。在写作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写作主体,写作质量取决于写作主体的素质,写作主体素质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写作教学中的"三趣"也是学生人格提升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3.
"个人化写作"与"私人化写作"在使用中存在着混乱。"个人化写作"作为一种写作方式是很早就存在的,但在90年代形成了"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新思潮。这是"个人化写作"在90年代特定语境下的新状态。  相似文献   

4.
王汉兵 《现代语文》2010,(10):129-130
我们都熟悉两句话,一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句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前一句是强调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有"米",即写作材料,一旦有了材料,就不愁写不出好作文;后一句是说获得材料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英语中考作文从控制性到半控制性已逐步过渡到了较为灵活的自由创作。然而传统的成果写作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中,作者主要从开展"多样化"写作训练;构建"以说促写"的写作模式和培养学生自评互评三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自能"写作意识,开展"自能作文"教学,达到最终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关键原因就在于许多教师没有"因材施教"。作为一名对外汉语写作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性,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悖于"因材施教"原则,要充分了解学生,注意分类、分层、分组教学;要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要积极鼓励学生的自由写作;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唯有如此,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吃力不讨好"的低效窘境。  相似文献   

7.
姚淑琪 《教育》2014,(8):66-67
"随笔化写作"是一种随时随地、随感随记、随读随议、随改随展的写作教学方式。它重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开发学生写作的潜能,让师生在读写交流中,共同感受写作的快乐,切实提高写作教学效益。本文就将"随笔化写作"引入小学作文教学,对以"情境随笔课"为基础、随笔与论文相结合、激励学生写作等实践策略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由于"写长法"不适合中国学生,尤其不适合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高职类或者艺术体育专业的学生。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尝试"控制性"英语写作,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性"英语写作的教学方法,以构建"控制性写作法"模式,提高艺体专业学生和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杜红桃 《考试周刊》2011,(25):56-56
作者针对中学生写作时语言贫乏、平淡、枯燥的现状,在总结自己具体指导学生写作经验基础上,提出"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语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代信息论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妄谈输出。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没有写作的阅读,是无果之花。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从而铸就华美篇章。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不知道阅读哪些读物,如何阅读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应用写作教学中出现的"模板化"、"文学化"两种极端倾向,阐述了将"模式"引入应用写作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以及运用模式教学时对"度"的把握。为学生快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提供方法,为应用写作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启发和引导学生,克服写作的平淡,让他们彰显个性,写出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非常容易出现的现象,同时也是困扰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难题。本文基于中国学生英语语料库(CLEC),研究从中抽取出的大学生英语作文,分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式英语"的形成原因,然后运用相关的写作理论,提出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消除"中式英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职应用写作教育应与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确立"以人为本"的高职应用写作教育理念,可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博得社会认同,同时也是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邓红飞 《文教资料》2011,(19):82-84
如何帮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境?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读名著,读网络,养成摘抄的习惯,多背诵,从书本中找"米"。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还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记录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第一手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学生在写作方面获得成功搭建平台,鼓励他们不断获得进步。作者就作文的评价和批改方式作了一些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6.
Swain的“输出假设”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介绍Swain的"输出假设"的基本思想及输出的功能,把"输出假设"应用于我国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应提高写作重视度,输入输出相结合,创造输出机会,建立反馈机制,并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作文言之有物?如何在学生的生活中、阅读中开发写作素材?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一、找寻作文的开发地作为开发商,首先是竞拍土地,这个是最基本的准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作文的"开发商",在习作训练中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向生活,把学生的视野由狭窄的书本引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1.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其实生活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你善读这本书,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而且还能得到受用不尽的人生启示。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丰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参加演讲比赛或演出,到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孤儿或智障儿童;配合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捡拾白色垃圾,清理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但是在作文教学中,似乎存在理念与现实的脱节: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的模式依然占据绝对地位,不利于写作水平提高,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健康成长。本文就结合具体写作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提高课堂效益的同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享受写作过程,写出个性。  相似文献   

19.
石静 《广西教育》2010,(33):78-79,86
网络写作教学是写作精品课程突破"纸质文本"的传统写作方式,创立独具特色开放的"大写作观"的有益尝试。网络写作以网络为传播平台,具有超文本、多媒体、自研性、交互性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写作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课程意识"在儿童写作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凸显"课程意识"可以改变小学写作课堂教学随意、低效,甚至"不作为"的现状。"课程意识"观照下的儿童写作教学应促使学习目标更趋循序性,教学内容更趋丰富性,写作策略知识的渗透更趋显性化,写作评价更具针对性。凸显"课程意识",将促使儿童写作教学走向有序、有效、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