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致力于学生成就,是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核心。学校管理体制与学校质量密切相关,变革学校管理理念,深化管理实践,提高管理水平,是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热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兴起的学校重构运动,使得学校管理冲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呈现出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2.
徐吉志 《吉林教育》2005,(11):12-14
现代学校管理变革作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现代学校管理研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工展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变革研究体系又呈现出了新的态势。探讨这些新的现代学校管理变革方向,对于我们把握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有效地进行现代学校管理创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校管理变革作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现代学校管理研究中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变革研究体系呈现出新的态势。探讨这些新的现代学校管理变革方向,对于把握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有效进行现代学校管理创新以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初,尊重人,尊重人权,以人为本开始成为社会思潮的生流。为顺应社会发展的浪潮,学校教育需要从一身实际出发,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化,即从传统知识观向主体性教育观转变,而这一切要求从学校管理变革开始,即实行科学的主体性学校管理。主体性学校变革管理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制度的、关系的和认知的三个层面论述了社会资本与学校变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学校变革的一种新的视野在于重建、创造或提升社会资本。本论文的意义就在于,以社会资本为分析工具,揭示出“教育学”意义上的“输入”与“产出”之间的中介变量。此外,社会资本不仅为我们分析社会分层或教育不平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学科的、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社会资本首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境,这种语境就是制度分析话语。在这种语境之下,制度被认为是一种内生变量。良好的制度设计不仅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且对建立一个高效能的学校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的垄断与控制,导致正式制度的不断强化,最终使学校演变成政府的“附属机构“,变成一个毫无生气的组织,一个不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组织。现代学校制度的危机就在于制度社会资本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提升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但是,影响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是多元的,其中,改革学校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是关键,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改革现有的学校组织权力,因为当前的学校组织权力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民主化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学校中相关人员赋权增能的需要,以及学校组织内部团体权力冲突的化解  相似文献   

7.
学校变革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己未来图景的设计。如何基于未来重构变革框架、调整变革方案,已成为考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变革能力的关键。"明日的学校教育"项目通过对学校发展的动态分析,描绘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种种可能图景。当前各国的具体学校变革实践以未来为指向,展现学校发展的不同路径。正是在图景勾勒与行进途径两个维度上,学校变革实践中未来思维的特征愈加彰显。  相似文献   

8.
制度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层组织,它的正常运行和教育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制度的完善程度及优劣与否。当前,在社会转型和学校教育内部各种矛盾、冲突的驱使下,我国的广大中、小学校正历经一个复杂、渐进的变革过程。学校变革必然包括对其内部制度的改革,“改到深处是制度”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而一个学校内部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又可以推动学校其他方面的变革不断走向深入。因此,关注和致力于学校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个全新的学校,深圳市丽湖中学自创办之日起就把管理创新作为学校发展和建设的第一要务,在管理理念、组织机构、管理措施、师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为学校发展赢得了空间,激活了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池春水。机构变革,构建和谐管理生态作为丽湖中学学生成长中心负责人,吴晖老师表面上看来没有其他学校类似部门的干部那么"忙",因为他不需要直接管理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广泛实施,学校管理如何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就成了校长思考的问题。校本管理是基于学校实际的管理,它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学校各项工作,容易收到实效,引起校长和教育界的特别关注。现就我校近年来校本管理的实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学校变革的实质在于使学校教育体系形成一种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新机制.从总体趋向看,学校变革反映出了由外部转向内部,由宏观转向微观,由表层转向深入的新景象.在这一系列的转变过程中,人们对学校变革形成了诸多新观点,这些观点也就成为校长引领学校发展的新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程红艳 《人民教育》2021,(10):49-53
学校变革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学校变革实践大体探索出两条比较普遍的路径:其一为内生性,强调学校发展要自力更生;其二为外源式,具体包括学校发展共同体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学校发展,大学等教育科研力量介入学校发展等三种途径.当前学校变革的效果不仅表现在教学方式和学校课程的突破,更体现为创新型学校的诞生.同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管理内涵的不断扩展、外延不断延伸,加之超大规模学校的涌现,现代学校制度的引入,导致对学校管理的要求和层次迅速提高。与之相应的是教育界也相继提出了精细教育、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是教育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的重要标志,也是向教育管理研究提出的新课题。鉴于目前该领域对其理论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本文拟从理论上进行一些探索,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青海教育》2009,(4):55-55
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特色”成为一个关键词语,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广大中小学都面临着一场变革:从传统学校转向现代学校。对于传统学校与现代学校的区别,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专家从教育目的、学校功能、教育内容、教与学的方式、教育效果、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以学校管理为例,传统学校的基本特征是“权力化、标准化、同一化”,而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治理(形成法人治理结构,民主决策,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文化兴校)”。  相似文献   

16.
学校变革中的情绪管理:校长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崇尚理性的社会里,无论是作为人的校长或教师,还是作为行动的变革或管理,都凸显了其工具理性的一面,而掩藏了其非理性或情绪化的一面.如今,频繁出现的、两极摆动的各类教育改革项目令人无所适从,不仅挑战着人们的智商,更挑战着人们的情商.因此,管理学校变革中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当前两极化改革模式背景下,从情绪的视角关注学校变革的性质,讨论教师的情感体验,进而探讨校长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改革,“改什么”呢?答案似乎已经很明朗:改课程、改教学、改班级、改学校管理,以及改校长、改教师等,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毫无疑问,这些方面我们已经改革,已经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经验;但作为改革时代的亲历者,我们或多或少面临着共同的尴尬,遭遇着相似的困境:改革轰轰烈烈,但学校教育的底色却似乎变化不大,甚至基本没有变化;我们看到的核心似乎还是原来的核心。可见,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实在是太难,但却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18.
学校变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与落脚点。大学与中小学在政府的支持保障或促成下进行合作的U-G-S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局限也很明显:投入多、见效慢,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交流不畅。U-GS-S模式承继了U-G-S模式的优势,并进行了突破:强调参与学校变革行动的中小学的数量为两所及以上,且学校教育质量是异质的,既有城市优质学校,也有城郊薄弱学校或乡村学校; U-G-S-S四方主体平等互动、各司其职。个案研究表明,U-G-S-S模式可以通过制度建构、任务驱动和文化营造促进各参与学校的整体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U-G-S-S模式成功的三个主要要素:文化异质交融、知识多维共享、理论实践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代的标志性特征有着巨大差异。整个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我们有理由相信,范式变革必须也最终将发生在教育领域。一个过时的教育体制不可能为学生在现实生活取得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片段零散的改革难以满足新的教育需求。让我们致力于重塑学校,鼓起勇气,踏上破冰之旅。  相似文献   

20.
自建国以来,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垂直的、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体制,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的直接举办者和管理者,这种“管办合一”、既“掌舵”又“划桨”的管理体制导致教育行政部门政事不分,权责不明,抑制了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改革创新的活力。不利于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学校发展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重新审视我国中小学学校发展在目前管理体制下遇到的“瓶颈”问题,对推动学校管理变革,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