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改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及球体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发、访谈法等针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产生与发展、运动特点和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对太极柔力球运动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今后更好发展该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改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接触球体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太极柔力球运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集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竞技性、表演性、适应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于一身,所以笔者认为在高校应广泛推广与发展太极柔力球运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练习者的技术动作和前庭功能的理论相对照,探讨太极柔力球对前庭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很好的改善人体重心在水平位移中的稳定性、在旋转运动中的身体控制能力、在升降运动中的感知能力。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于前庭功能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促进中老年健康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有鲜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新兴运动项目,太极柔力球是把太极拳中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自身认识和实践,对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促使中老年健康的价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多年来许多体育工作者在对少年儿童的运动指导方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旨在实现运动指导的同时,培养下一代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对西安市部分高校太极柔力球的发展现状、教师师资情况以及课外太极柔力球的发展状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蓬勃发展,从而促进高校太极柔力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拔河比赛的起源及其衍变进行阐述,并对其不同阶段的特征予以描述,以文化学视角对拔河运动加以解析。研究认为拔河对促进个体和谐、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9.
10.
文化学者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强烈的扩张性和排他性.这是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断发生的根源.同时,各种文化将在冲突中相容,在冲突中发展.师生之间产生矛盾也是必不可免的,现有的教育方式总体上可以划分三类模式:1)刚性教育模式;2)松散管理模式;3)循序渐进模式.文化学认为,不同文化及同种文化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在互相排斥、互相溶合,相互观照、相互借鉴的.而文化就在这排斥、容合、观照与借鉴中,得到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太极柔力球反手抛接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频率较高,提高太极柔力球反手抛接球技术对比赛的胜利尤为重要。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太极柔力球反手位接抛球应用上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对如何提高太极柔力球的反手位接抛球技术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主要分析了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KOH(U)eIIT的内涵以及语言文化学派对KOH(U)eIIT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安全文化,作为概念,是国外的一项发明;作为社会历史存在,是中国学人的发现。安全文化学,是以安全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安全文化学的研究实践先于学科建立;学科建立后,官方对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促进却远不及对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推动,难见有突破性的理论成果问世。文章建议学人深入社区、企业调研,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使安全文化学成为对安全文化建设有用的东西;并提出将现行安全文化测评改为基于各项安全的工作及各项有关安全的事务是否落实和落实效果的综合测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剖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异同,从主观上建立起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思维方法,以便为中国的声乐演唱和教学开创和谐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17.
从宜兴紫砂谈传统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兴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死亡,在各个高校时有发生,使得很多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束手束脚,无法展开正常的体育工作。关于运动性猝死国外已有不少的文献报道,但是国内由于各种原因,运动性猝死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运动猝死的文章,寻求相应的、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体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人体自身完成一切动作都是在大脑的活动通过肌肉收缩引起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运动行为。所以在研究人体的动作时,必须以力学和生物学的观点去探索运动的规律性。运动生物力学做为体育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提高教学和训练质量,改进和设计运动器械,防治运动损伤等方面都提供了可靠、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体育运动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