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江航道航行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长江航道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利用物元可拓理论和熵权法,建立熵权物元可拓评价模型。以自然环境、通航条件、交通环境为一级指标,12个风险因素为二级指标组成风险评价体系。在该模型中,对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长江航道航行环境风险等级评估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该模型计算关联函数值并进行关联度分析,确定长江航道航行环境风险等级及其变量特征值。选取长江江苏段某航段为实例,运用该模型定量评价该航段航行环境风险的大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船员的锚泊操纵进行评估的效率、客观性和科学性,在航海模拟器中建立锚泊操纵自动评估系统.通过专家评估法获得与锚泊操纵相关的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和标准值,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锚泊操纵的自动评估模型.利用面向对象的Visual C++语言开发了锚泊操纵自动评估系统,实现出题、答题与评估、数据管理等功能模块.该系统在大连海事大学自主研发的V_Dragon 3000航海模拟器中的测试表明,系统得出的评估结果与教练员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能够客观、准确地对船员的锚泊操纵进行自动评价,能够满足自动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对黄浦江各弯曲航道的航行危险度进行评价,依据各弯曲航道航行环境的特点,运用结合专家调查法的层次分析法建立黄浦江各弯曲航道航行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获取各指标权重.通过各指标评价标准设定隶属度函数,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黄浦江各弯曲航道进行航行危险度评价.专家验证表明该危险度评价结果正确.该方法在船舶驾引人员制定内河弯曲航道船舶操纵预案或航道管理部门预报弯曲航道危险度等级等方面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更合理地评价水域航行环境,确保航行安全,在分析影响船舶航行安全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船舶航行环境安全评价模型,探讨零关系的取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能因为某些指标的隶属度为零就将其舍去,否则将降低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三所大学内选取10处样方,通过园林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及其数量、生活习性、观赏特性等植物性征,分析各样地的植物配置情况,将层次分析法(AHP法)引入到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中,采用AHP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根据其分值情况,确定各样方植物群落的综合质量,其综合分值排序:样方9>样方10>样方3>样方6>样方8>样方4>样方1>样方2>样方7>样方5。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市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老人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调研资料,从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娱乐三个方面构建了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FCE)结合起来,通过AHP方法设置相关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居家老人享受的养老服务质量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得分处于评价等级的一般与比较好之间,建议通过改进生活照料类服务、完善医疗服务类服务以及健全精神慰藉类服务三个方面提升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8.
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和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而如何科学地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则是保持人力资源优势的关键。本文首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评述,然后构建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指标系统模型,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系统模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对港口综合能源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合港口的特点,提出针对港口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根据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的调研数据,应用本文的方法对该港口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其他同行的评价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开展多方、多元评价不足,指标权重多以专家经验为主,不客观。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 V7.5进行重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可以创建科学、先进、规范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使教师得到最客观、最有效的反馈意见,可以为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有效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船舶交通运输领域中众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现状的基础上,综述《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体系分层思路;着重叙述《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的体系构架总图和各层次上标准的分布与组成;编制《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船舶操纵模拟器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更好地满足船员训练要求,根据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技术性能标准,对模拟器开发中最新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具体针对模拟器的仿真驾驶台和虚拟现实系统两方面进行研究,驾驶台由传统驾驶台发展到高度集成、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综合船桥系统(Integrated Bridge System,IBS)驾驶台,虚拟现实系统由普通的三维视景显示系统发展到360°全景立体视景系统,并且改进视景系统中海浪渲染方法、分布式渲染技术以及投影图像校正与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13.
船舶驾驶综合训练平台中的多人协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学员的培训效率,节约费用,满足多人协同训练需要,搭建船舶驾驶综合训练平台,提出一种网络同步方案,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场景的一致性。应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模型对系统的角色和访问权限进行有效管理;提出基于交互混合图的串并行交互管理方法,解决交互中的串并行控制问题;对系统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研发的船舶驾驶综合训练平台运行稳定,能满足船舶驾驶的多人协同训练。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吴淞口3个建闸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船舶航行仿真的建闸方案选优方法.通过观测和分析黄浦江交通流情况,选出恰当的代表船型并搜集代表船型的船舶资料建立船舶操纵模型,制作电子海图.根据水文气象信息设计各仿真试验方案,在考虑船舶习惯航法的基础上进行单船及大小船交会的仿真试验;分析重要指标,如航道宽度、转向角等,确定推荐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该方法能为吴淞口建闸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可作为评价比选建闸方案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舶AIS数据采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在船舶动态监控中存在盲区这一缺陷,研究如何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转发AIS数据,以使得监控区域覆盖陆上AIS基站的盲区以及实现装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舶周围指定船舶的监控.将本船AIS接收的周围船舶AIS信息添加优先权位后存入相应数据库中;采用数据选择、过滤、压缩等技术处理数据,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处理过的数据发送到岸上基站.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转发AIS信息,能有效监控AIS盲区内没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舶,有效增大船舶动态监控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船舶能效的智能优化,从船舶通航环境出发,研究船舶通航环境的智能识别方法。基于所获得的船舶通航环境大数据,建立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的船舶通航环境类别知识库,设计相关系数加权的K近邻算法,实现船舶通航环境的智能识别。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基于改进K近邻算法的智能识别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7.25%,相对于未改进的K近邻算法,准确率提高7.81%。所提出的智能识别方法可为基于通航环境智能识别的船舶分段航速智能优化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船舶安全航行系统风险分级ANFIS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实现对在航船舶的风险评估,建立船舶安全航行系统风险分级ANFIS模型.该方法分层列出4级影响船舶风险值的风险因素,通过模糊推理系统初步定义各项风险因素的隶属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和典型在航船舶历史数据,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性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实现对船舶风险的客观评估.得到的数据对比图及误差图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使典型数据充分加入,有效克服建模中的主观影响,并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较客观地评估在航船舶整体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对日益增多的定线制水域进行综合安全评价,以分道通航制水域的航行环境为评价对象,从航行危险度入手,建立评价体系.利用集对分析理论的多元联系数,确定综合评价分级标准.通过融合相容矩阵法和均方差法的组合集成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应用模型对定线制水域进行综合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将典型的粒子滤波算法应用于非线性INS/GPS船用组合导航系统中时,不能解决重要性函数与似然函数的不匹配问题,且当传感器具有较大的漂移误差时,无法根据当前的观测值对粒子状态进行修正。为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典型的粒子滤波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滤波(improved particle filter,IPF)算法。根据当前的观测值估计对应的状态误差,并在确定粒子的权值和重采样前对预测的粒子的误差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IPF算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持很好的滤波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