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继欧阳修而出,凌跨群雄,成了北宋文坛的领袖。一方面他的艺术创作热火持续高燃,咳唾成章,一再显示辉煌;另一方面,他的艺术美学思想不断突破前人,超越同代名辈,以其张扬的个性和超前性的理论建树而风靡宋一代。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研究探讨艺术本质问题的,是宋代的苏轼。苏轼对于文艺本质的深识卓见,主要表现在对“精”与“理”在文艺中的地位的认识;对文艺美学特点的揭示;首次明确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见解;“刚柔变化本出于一”的审美理想辩证观  相似文献   

3.
苏轼继欧阳修而出,凌跨群雄,成了北宋文坛的领袖。一方面他的艺术创作热火持续高燃,咳唾成章,一再显示辉煌;另一方面,他的艺术美学思想不断突破前人,超越同代名辈,以其张扬的个性和超前性的理论建树而风靡宋一代。  相似文献   

4.
苏轼一生文学创作经验丰富,精通各种艺术形式。受中国传统哲学中思想影响,苏轼在文艺创作能吸收了之前美学的各种营养,将各家思想融会贯通,其美学思想对当今高中语言教学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苏轼文艺美学思想中得到启发,提出高中语文教育应当提倡语文教学艺术手法与风格的多样化;重视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化零为整,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让创新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苏轼作为书法"宋四大家"之首,其成就十分显著。他的书法美学核心思想是尚自然。在其书法美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中,"自然"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包含着本与末、道与艺、人品与书品等本体论范畴和创作论上的无意于佳、放意自适状态以及风格论上的自然平淡。他的书法成就正是他书法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苏轼对教育问题也十分关注,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对学校功能、学习方法、考试改革和教育管理等方面作过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教育主张和建议,有的为朝廷采纳并加以推行,为宋朝教育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水是华夏文化的原色, 也是华人品位的原点。苏氏父子从水的特性中悟出了文艺美学的一系列特征, 从而形成了“水”的文艺美学思想, 其中包括创作动力说, 创作方法说和创作风格说。  相似文献   

8.
杨晓 《文教资料》2013,(32):30-31
作为北宋文坛领袖的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在灿若繁星的古代伟人群中,他一直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华。儒道佛的思想智慧被诗人融会贯通。在诗歌的创作吟唱和人生的审美了悟中臻于化境。千百年来浸润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而这正是诗人文学审美和人生关照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起源甚早,苏轼继承和发展了先贤的民本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民本思想深刻影响着苏轼的文学创作心态,并进而影响到他具体的诗文创作,研究苏轼的民本思想为我们研究苏轼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另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0.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全才,可谓千古一人。于书法实践,其位列“宋四家”之首,其《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就书法理论而言,其取自老庄而又兼有己意的“无为”书学思想对后世也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起源甚早,苏轼继承和发展了先贤的民本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民本思想深刻影响着苏轼的文学创作心态,并进而影响到他具体的诗文创作,研究苏轼的民本思想为我们研究苏轼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另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2.
苏轼文艺美学的主体间性虽不充分、不纯粹,还不是有意识地主动追求,但其对审美体验的重视,其在现实空间和审美空间之间自由转换的审美体验,以及打通多种艺术形式的外在限制进入自由超越的审美境界,确实将中华美学向前推了一小步。  相似文献   

13.
“自然率真”是庄子审美思想的神髓,也是苏轼文艺观的核心。通过对庄子关学思想与苏轼文艺观的比照与分析,由“原天地之关”与“随物赋形”,“法天贵真”与“天工与清新”,“万物与我为一”与“身与竹化”,“技道相通”与“技道两进”几方面深入探讨,不难发现苏轼文艺观对庄子“自然率真”审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苏轼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而且在思想文化史、艺术史、学术文化研究等多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治学思想及治学态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将从苏轼治学的特点、方法及其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其治学思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佛老思想在苏轼赋作中体现得比较鲜明、突出.表现在以下四方面:寓庄于谐,借嘲讽自己的贫困来反映现实生活;乐天知命,树立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格知物理,以求有补于世;探索人生奥秘,追求绝对自由.  相似文献   

16.
苏轼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而且在思想文化史、艺术史、学术文化研究等多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治学思想及治学态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将从苏轼治学的特点、方法及其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其治学思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苏轼美学思想的特征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游”。苏轼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真正体现了“游”的理想,而且他的“游”带有十分明显的审美取向和追求。“游”在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真正从美学的角度将其推向高峰的是苏轼。苏轼将“游”看作是审美的必要方式。所谓“游”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动”,即游动的意思;二是“戏”,即游戏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苏轼的草书思想,既有对魏晋和唐代草书的反观和思考,又有宋代历史张时代思潮听影响,加之其对草书深刻听体验和感悟,故而在中国书法理论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自出新意:草书的生命;技道两进:草书的境界;散淡闲适:草书的心态。苏轼的草书思想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赤壁赋》是苏轼的名篇,集中体现了苏轼的思想变化。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他因失意被贬所产生的思想矛盾:一方面消极悲观,曹操“固一时之雄,而今安哉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一方面是旷达乐观,听任自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整篇文章,作者先悲后喜,由悲转喜,虽政治失意,但却能力排苦闷,达到精神上的解…  相似文献   

20.
苏轼不仅在学、书法、绘画等领域中具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对政治改革也具有极大的热情,曾经针对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提出过“丰财”、“强兵”、“择吏”等革新政治的主张。其中“强兵”主张充分地反映出他切时、务实的军事思想。苏轼不仅提出了改革时弊、增强国防力量的军事思想,而且在他出任地主官时,一直努力地实践着他的军事主张。对于巩固边防、稳定社会秩序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