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选择题(满分40分,每小题5分) 1.把代数式(1-a)[-1/(1-a)]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化简后的结果是( )。 (A)(1-a)~(1/2) (B)(a-1)~(1/2) (C)-[(a-1)~(1/2)] (D)-[(1-a)~(1/2)] 2.如图,在三个等圆上各有一条劣弧  相似文献   

2.
第一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下列命题(或说法) ①方法x~2 [1/(x-1)]=1 [1/(x-1)]是一元二次方程; ②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③延长射线AB至C;  相似文献   

3.
初二初赛 (1998-04-05 8:30~10:30) 一、选择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 1.已知如下数组 ①3~(1/2),4~(1/2),5~(1/2),② [(10)~(1/2)]-3,2[2~(1/2)]-5~(1/2),32-10 [(10)~(1/2)],③12402,12240,1998,④1998,640,2098.其中可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数组是  相似文献   

4.
第一试 一、选择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 1.计算1/[1-3~(4/2)] 1/[1 3~(4/2)] 2/[1 3~(1/2)]的值是( ). (A)1 (B)-1 (C)2 (D)-2 2.△ABC的周长是24,M是AB的中点,MC=MA=5.则△ABC的面积是( ).  相似文献   

5.
(A)x <- 1     (B)x >4(C) - 1相似文献   

6.
第一试 一、选择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 1.如果实数x、y满足([(x~2 1)]~(1/2) x)·([(y~2 1)]~(1/2) y),那么,x y的值是( )。 (A)-1 (B)0 (C)1 (D)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7.
毛六明 《数学教学》2012,(6):18-19,48
一、提出问题先看下列两道函数奇偶性判断题:(1)y=(2~x-1)/(2~x+1);(2)y=1/(2~x+1)-(1/2).解答很简单,应用奇偶性定义和指数运算性质即可判断它们都是奇函数.如果把第(1)题的函数看成指数函数f(x)=2~x与分式函数g(x)=(x-1)/(x+1)的复合,即y=g(f(x)),那么就可以提出许多问题,如:指数函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08的绝对值是() A.-2008 B.2008 C.-1/(2008) D.1/(2008)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x~(2008) x~(2009)=x~(4017) B.(a b)~2=a~2 b~2  相似文献   

9.
若f(t)≤g(x)(或f(t)≥g(x)),在x的允许值范围内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f(t)≤[g(x)]_(min)(或f(t)≥[g(x)]_(max)).下面介绍这个命题的应用。 例1 设f(x)=lg((1 2~x … (n-1)~x n~xa)/n),其中a是实数,n是任意给定的自然数,且n≥2,如果f(x)当x∈(-∞,1)时有意义,求a的取值范围(1990年高考题)。 解 由题意知1 2~x 3~x … (n-1)~x n~xa>0在x∈(-∞,1)时恒成立,即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若a、b为实数,且满足(a-1)2√b-2=0,则1/ab+1/(a+1)(b+1)+1/(a+2(b+2)…+1/(a+2008)(b+2008)=( ). (A)2006/2007 (B)2007/2008 (C)2008/2009 (D)2009/2010  相似文献   

11.
卷舌音在合口条件下发生唇齿化现象分两种情况,一种[t(s)、t(s)h、(s)]在合口条件下皆唇齿化,即[t(s)、t(s)h、(s)]变为[pf、Phf、f];男一种只有[(s)]在合口条件下唇齿化,即[(s)]变为[f],阜阳方言属于后一种情况,这主要是介音u对卷舌声母的影响所致.从此现象可以断言阜阳方言原先是有两套声母[t(s)、t(s)h、(s)]和[t(s)、t(s)h、(s)]的,后来这两种不同的音类合二为一,发生了音类的变异.阜阳方言[(s)]读成[f]既可能是移民的原因.也可能是相似语音模式平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满分48分,每小题6分) 1.若3~(1/2)=a,(30)~(1/2)=b,那么,(2.7)~(1/2)等于( ). (A)(b-a)/10 (B)(b-a)/[(10)~(1/2)] (C)(3/10)a (D)(3/10)b 2.1/[2~(1/2)-3~(1/2)]与2~(1/2) 3~(1/2)的关系是( ). (A)互为倒数 (B)互为相反数 (C)相等 (D)两数之和为无理数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1.若 x∈(-∞,-1],不等式(m-m~2)4~x+2~x+1>0恒成立,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A.(-∞,1/4] B.(-∞,-6]C.(-∞,1/2)∪(1/2,+∞) D.(-2,3)2.若θ是钝角,则满足等式 log_2(x~2-x+2)=sin θ-3~(1/2)cosθ的实数 x 的取值范围为().A.(-1,2) B.(-1,0)∪(1,2)C.[0,1] D.[-1,0]∪(1,2]3.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x~2<2-|x-a|至少有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机阅卷的普及,选择题在试卷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下面介绍几种数学选择题的解法。 一、顺推法 从题目所给的条件出发,通过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方法比较常用。 例:设函数y=(lnx)~x则导数y’等于A:xlmx~(x-1)B:(Lnx)~X·ln(lnx) C:ln(lnx) 1/lnx D:(lnx)~x·[ln(lnx) 1/lnx]分析:y=(lnx)~x是幂指函数,求其导数顺先对函数两边取对数。所以lny=x·ln(lnx)所以:y’/y=ln(lnx) 1/lnx 所以y’=(lnx)~x·[ln(lnx) 1/lnx]因而D正确  相似文献   

15.
第一试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 1.实数a、b满足ab=1,记M=1/(1 a) 1/(1 b),N=a/(1 a) b/(1 b),则M、N的关系为 (B) (A)M>N (B)M=N (C)M相似文献   

16.
解数学题,尤其是解平面几何题,会遇到因题中的某个已知条件用不上而导致无法求解或证明,一般来说,应从两方面来思考:一是用不上的已知条件可能有什么用途?二是问题求解或证明还差什么条件?二者如能“说上话”,问题也就可以求解或证明了。 例1 如图1,两圆相交于C、D,AB为公切线.若AB=12,CD=9,则MD=( ). (A)3 (B)3[(3)~(1/2)] (C)6 (D)6[(3)~(1/2)] (1996,安徽省中考题)  相似文献   

17.
参考答案     
1997年初中数学竞赛 第一试一、1.C 2.C 3.A 4.D 5.A 6.B二、1.27[3~(1/2)] 2.13 3.-(21)/5≤s≤(14)/3 4.63  相似文献   

18.
第一试 一.选择题(本题42分,每小题7分) 1.实数a,b满足ab=1,记M=1/(1 a) 1/(1 b),N=a/(1 a) b(1 b),则M,N的关系为( ). (A)M>N (B)M=N (C)M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本题42分,每小题7分)1.如果实数x、y满足((x~2 1)~(1/(x~2 1))((y~2 1)~(1/(y~2 1))=l,那么x y的值()。(A)等于-1 (B)等于0 (C)等于1 (D)不确定2.如图ABCD是圆O的内  相似文献   

20.
题目:已知A(-1,-1),B(1,3),C(2,5).求证:A、B、C三点共线.下面是笔者归纳总结得出的十种证明方法,在此奉献给同学们参考.证法一:利用斜率公式证明之.由斜率公式K=y2-y1x2-x1得:KAB=3-(-1)1-(-1)=2.KAC=5-(-1)2-(-1)=2∴KAB=KAC∵直线AB、直线AC有公共点A.∴A、B、C三点共线.证法二: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证明之.∵|AB|=[1-(-1)]2+[3-(-1)]2=25|BC|=(2-1)2+(5-3)2=5|AC|=[2-(-1)]2+[5-(-1)]2=35∴|AB|+|BC|=|AC|∴A、B、C三点共线.证法三:利用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证明之.设A(-1,-1),B(1,3),C′(2,m)三点共线,且设AC′=λC′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