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家是在传统预定的媒介中工作并受惠于以前的无数次实验.艺术创作的动机来自于传统,来自于对艺术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从艺术史学的角度对"最后的晚餐"这一题材的传统惯例进行了历史的追索.深入分析了达@芬奇艺术创造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蜷缩于己的审美心理在当代中国女性艺术中的确立有着多重原因,既来自于她们对自身生命的审美体验,也来自于被排除在传统文化中的公共领域。蜷缩于己的审美心理在艺术中表现为自叙的方式,也表现在身体、记忆、镜子、花卉等艺术语言,这一方面开拓了女性艺术的创作资源,确立了自身性别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造成了艺术表达的不断重复,阻碍了女性艺术成为伟大优秀、具有震撼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从这一意义上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教育意义来看,传承的根基来自于传统,美术教育不应该忽略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而传统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肢体里的血液,是沉淀在历史中的文化结晶。因此,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一种创造的活动,创造是艺术的生命和本质。在现代阐释学的视野下,一成不变的传统的“原意”其实是不存在的,不同历史时代的艺术创造构成了艺术传统的链条。把传统看成是历史和阐释主体的参与物,使创造获得更自由的施展空间。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把艺术创造置于现代阐释学的视野下,以思辨的态度对待传统与创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起源于中国的平面镂刻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剪纸通常用于宗教仪式和装饰艺术等方面,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剪纸不仅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强对剪纸传统艺术价值的认识,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站在艺术哲学的高度,以历史文化为背景,探讨中国传统艺术之不同于西方的特征,并从中国传统艺术在抽象表现方式上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对艺术抽象表现的影响;走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抽象之路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生活观念和审美意识两方面论述“新写实”作家所面对的“历史阴影”:他们对生活产生幽闭性理解来自于循环观念的影响;小说美学价值的降低源于对艺术自足性认识的缺失.最后梳理了90年代某些文学事件对这种内在缺陷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历史小说家自觉地附庸于传统史学家,以文学作品重述历史著作。这一历史小说的传统在近代开始动摇。近代历史小说悄悄地走进了小说的转型阶段,趋向着小说艺术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而李劼人的创作尤以突出的艺术成就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为历史小说创作带来了新的风貌,为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雕刻艺术图案从审美到题材、从形式到风格深刻影响了山西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特征的形成。神秘浪漫及清高远逸的双重审美取向,民间神话与历史故事的题材共存,谐趣、形象、写意的形式与风格等特征让山西传统民间建筑雕刻艺术显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之中,为研究地域性"晋商文化"与发展本土艺术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西方现代纤维艺术只有50年的历史,它改变了人们对毛、麻、棉、丝等天然材料的传统从识和运用,并结合化学纤维、金属、塑料等人工材料创造出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80年代,外国艺术家把纤维艺术带入我国,使我国的纤维艺术很快地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85艺术思潮"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艺术现象。"85艺术思潮"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中国人观念上的整体面貌,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开创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新局面,对其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黄宾虹先生对传统山水画的成功变革作为事例,阐述了传统文化与外域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冲撞和联系;旨在说明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创新的根基来自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艺术创新的动力和契机在于对外来文化的合理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界域和审美定位。研究其渊源和发展之道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剪纸艺术这一中国最富代表性的本土艺术的内涵,同时通过对剪纸艺术形态产生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内涵的探究,找出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剪纸艺术的碰撞点,扬弃地传承传统形态中的"形"与"意",探索出一条现代剪纸艺术延展的本土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从纯粹作为移动通讯工具的模拟机器到集真善美三大功能于一身的数字移动实体,手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一种集成性、综合性的移动艺术,实现了从实用到审美的功能转换,消弭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原子鸿沟,创造出了"全艺术"这一新型艺术形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艺术既不同于传统的原子艺术,也不同于数字艺术系统中的电脑艺术、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和数字动画艺术,甚至还不同于寄生于其中的种种亚数字艺术。它的本体特征是传受上的互动机制、运行上的全天候伺服机制、文本上的万花筒机制、艺术主体上的身份兼容机制、消费上的全民机制和负载上的随身移动性机制等多种艺术机制的集成和综合。全艺术大大拓展了人类社会现实建构的内容、模式和选择权利,改变了艺术唯审美为圭臬的现代文化伦理,同时实现了人类对真善美三大价值的协同追求。  相似文献   

15.
人类古老的文化传统都离不开神话、宗教、艺术、哲学和科学。如果从追溯学的角度看,科学分离于哲学;哲学催生于宗教;宗教和艺术孕育于神话。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文化源头的神话日趋边缘化。宗教作为一种精神信仰,艺术作为一种情感表现,科学作为一种认知表达,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哲学发展到近代,力图从世界观高度融科学之真、艺术之美和宗教之善于一身,从而逐渐获得了人类文化的统帅地位  相似文献   

16.
发祥于大汶口文化、发展于龙山文化的传统黑陶,从材质与工艺、造型和装饰色、以及其背后的文化规定性,体现了原始艺术粗犷、质朴的形式。在中国陶瓷史之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被当今社会各界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然而,远古的黑陶文化毕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现代黑陶艺术既继承了传统精华又顺应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使泥与火的艺术产生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当代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艺术界的新主流,作为一种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中的艺术类型,它颠覆了传统美学概念及体系,改变了我们对传统艺术审美的认识,是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新媒体艺术还推动了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并在不经意间渗透到我们生产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为艺术走向大众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艺术创造文化”的命题,并认为其“创造”的可能来自于艺术可以作为“文化”的“主体性”来予以指认,由此进一步提出“艺术文化学”所研究的应当是艺术之于文化的多种可能性。文章对中外有关“艺术与文化关系”的代表性论述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释了对艺术的欣赏一方面来自于对生活的直接感受 ,另一方面来自于对高于生活的艺术品的熏陶。而书法艺术这种抽象的美既把人类生活中的感觉纯粹化了 ,简单化了 ,又蕴藏于笔墨讷无比丰富的人生况味  相似文献   

20.
杨波 《文教资料》2010,(27):92-93
在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艺术观念逐渐超越传统美学的范畴,对综合材料的重视和运用几乎成为现代艺术共有的特征。材料的创造性使用极大地拓展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想象力和感染力,有着数千年辉煌的中国漆艺成为现当代艺术密切关注的资源,而现代漆画作为一个年轻的画种,不像其他画种一样传统深厚而纠结于固守与演变的较量,而是同时兼具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直面当下的年轻态势,它在综合材料艺术表现领域无疑蕴藏着更大的表现潜力,而当前的漆画实践也恰恰印证和践行了这一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