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洁 《考试》2010,(Z2)
有关诗歌形象方面的试题表述有: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2.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相似文献   

3.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借助形象意境,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闲适、热爱、赞美、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常见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答方式:一般答出三个方面的内容。1.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述出诗中的形象和意境。2.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意境的氛围特点。3.根据意境特点来剖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相似文献   

4.
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而成的让人产生联想的艺术境界。意境型问答题是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的最常见的题型。该题型的提问的一般方式是:“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或“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相似文献   

6.
意境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酋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题步骤:第一,描绘诗中的画面;第二,概括氛围特点;第三,分析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刘海燕  王晓华 《初中生》2014,(Z3):43-44
正考点透视1.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前者一般提问:这首诗描写(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形象?后者则多有变式: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有何作用?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③说说××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8.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作,古典文学作品选本,几乎无不入选。准确地理解和评价它的基本精神,就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有的说:它“有一种昂然向上的旋律”,是一首“高亢的战歌”;有的说:“意境豪壮,是这首诗的一个特点”;有的说:“全诗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精神。”诸如此类,几成定论。但反复体味,不只没有这种豪壮,反倒觉得诗中流露出来一种淡淡的哀愁、深深的怅惘,予人一种“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感  相似文献   

9.
如何引领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诗词幽远意境,探寻诗人壮志幽情,让师生心随意动,情随境扬呢?一、扣诗眼,触摸诗情抓诗眼设计教学,引导学生细品诗句,就能铺设一道通往诗境的路。案例一:《枫桥夜泊》教学:师:读着读着,哪些字眼触动你的心扉?生:愁。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愁啊?请再读这首诗。生:思乡之愁。诗人孤身在外,半夜,他看着满天寒霜,听着乌啼,多么想念家乡和亲人啊!生:我认为是孤独之愁。霜满天的寒夜,游子躺在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幸聆听了王雷英老师执教的一堂《木笛》。这是一篇感人的文章,而它感人的情怀不是一种慷慨激昂的陈词,而是如忧怨的笛声般弥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中国的水墨画般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委婉叙述,怎样给予孩子,怎样引领孩子?王老师给予了孩子一个诗一样的课堂。《木笛》的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中,在这样的一种时刻,成了一首婉约的诗。一、委婉——是它的意境这是情感浓烈但表达委婉的诗。不管是开场,还是中间的交流、品读,王老师总用她充满深情的语言在营造一个婉约的课堂意境,一种与文本贴近的情思缓…  相似文献   

11.
向明康 《初中生》2015,(9):45-46
考点透视 1.鉴赏诗词的形象.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两大类.前者一般直接提问:这首诗描写(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形象?后者则多有变式: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有何作用?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③说说××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回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诗词大意,再根据内容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12.
<正>《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质朴的语言表明了人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逆境,因此在教学中引用了这首诗,希望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诗歌体会人生的态度。一、自由吟诵,读准节奏想要了解一首诗的精彩之处,首先要做的便是善读,即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能够在自由的诵读中理清意象之旨、体会意境之美,能够身临其境体  相似文献   

13.
“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如果我们对试题加以研究,就能从中找出规律,以免答题时天马行空,做到一矢中的。下面我就古典诗词鉴赏试题的设置和答题规范谈谈看法。一、从意境上设置问题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  相似文献   

14.
《绝句》是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名篇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一幅春天充满生气的意境深远的画面。针对这首诗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一、自学古诗 ,引导学生想象图画 ,体会意境。学生读诗自学 ,通过自学弄清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在什么地方 ,对这首诗有个大致的了解。二、通过“画诗” ,理解诗句 ,体会诗情。1 .出示前两行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时我问 :“这两行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然后 ,我在黑板上画出了柳树和蓝天 ,问 :“你能画出黄鹂和白鹭吗 ?”学生一听 ,纷纷举手。我让…  相似文献   

15.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诗歌鉴赏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夏天来了     
意境美——意境美的诗,必定含义丰富,给人无限的联想。夏天来了,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在儿童诗中,作者又是怎样体现这一美的意境呢?  相似文献   

17.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千古绝唱,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抓住关键语句,进入作品意境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找答案:1、这首词开篇就有一种怎样的气势?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的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  相似文献   

18.
1.分析意境考题设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答题时景、情、境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同学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仅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相似文献   

19.
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都讲究意境。我们读到一首好诗,看到一幅好画,常常会赞叹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是评价艺术意境的形象化说法。没有意境,或者意境有欠缺,就不能成为好作品。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也有人干脆说是“诗与画”一致所造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是一首意境优美、想象力丰富,而又有深刻内涵的诗歌。怎样让幼儿领会到诗中所营造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借用雪花表达的爱妈妈的情感呢?教师通过解意——授意——表现——创作这四部曲的教学过程达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