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无论在形式和内容还是结构和情感上都有其独特之处,而这也给译者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本文以第116首十四行诗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思想主题、音韵美、修辞手法层面对屠岸、辜正坤两位先生之汉译文本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译者在翻译十四行诗的过程中切不可受原文掣肘,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深入挖掘原文的审美价值,从而再现原文的神韵.  相似文献   

2.
对莎翁十四行诗第116首的解读历来各有侧重,但几乎都以3节1对句的莎翁诗体为解读框架.如果以诗句中主语变化及否定肯定语气变换为依据对诗节进行拆分重构,则作者的情感流动脉络及诗作所展现的画面都昭然可见.  相似文献   

3.
莎翁的第116首十四行诗表达了至死不渝的主题,以独特的方式定义着"真爱"。莎士比亚认为爱情是欢愉浪漫的,世人应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此外,莎士比亚还引证了"爱"的真谛——拥有的要"珍惜"。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是作者艺术造诣和深邃思想的结晶。本文着重分析贯穿于该诗中的“夏日”意象,笔者认为作者通过解构这一意象热情真挚地赞颂美,赞颂文学,归根结底是在赞颂人的智慧、人的伟大与不朽,从而清晰地表达了其深刻的人文主题。  相似文献   

5.
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理解与翻译,历来是争议的话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内容,然后重点对比分析了梁宗岱先生,屠岸先生,金发燊先生和李杰先生对其的翻译。各个译本各具特色,可以帮助读者多角度欣赏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韵味和其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16首的结句,评论家认为有诗意脱节、逻辑晦涩的不足。但从形式逻辑分析,该结句的逻辑内涵和诗的结构意义对构建完整的全诗风格、表意结构、情绪渲染、商籁诗戏剧性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诗的功用论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流行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目的是充分发挥作品的社会作用。莎士比亚第66首十四行诗深受文艺复兴时期功用诗学的影响,在艺术手法和主题思想上都具有广泛功用论的特色,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追求美好未来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胡璐 《海外英语》2011,(2):135+141
作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最广为传颂的一首,第十八首诗典型地体现了莎氏十四行诗的特点。文体学是分析文本的重要角度之一,针对该诗的众多译本,有目的地选择两位"新月派"诗人的译本,分别从韵律、修辞、词法等角度入手进行文体学分析比较,对于原文本和译本的解读,以及对诗歌翻译技巧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国内译者将该莎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中的“summer”译作夏天后,有学者提出“summer”在中古英语中兼指春夏,因此在结合诗篇中出现的其他词汇后,主张将其译为“春日”,并认为了解英语语言史和英国诗歌传统是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钥匙.在翻译中,对单个词汇语言层面的理解和相应意象的塑造固然重要,但也应结合诗人所要突出的意象的特点和语篇的整体意图予以理解.该诗中“summer”究竟翻译成“春日”还是“夏天”,不仅体现对词汇本意的了解和尊重,更是对所诗歌文本的语篇语境和文本语境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眼睛"是重要的人体器官,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统计表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体词是"眼睛",十四行诗中的"眼睛"意象共涉及7种修辞手法,包括拟人、暗喻、借喻、移就、提喻、通感和夸张。文章运用对比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谢桂霞辞格翻译方法,考察屠岸、梁宗岱、曹明伦和辜正坤的译本,探析"眼睛"修辞的翻译方法,发现四位译者针对不同修辞格的特点运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基本上都保留了修辞格式和修辞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是其开创的独有的英国式十四行体,是英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瑰宝。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是个美丽富饶的秘密花园,其中各式百花装点了它,花朵、苞蕾、老树枯叶、大宇宙、小宇宙等,这些诗中的隐喻其实是代指了现实社会中的农耕、作文赋诗、工业、宇宙论、天文学等。莎士比亚诗歌中的这种作诗方法其实就是拓扑心理学中的隐喻方法,它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意义粘贴在同一个几何空间之内。莎士比亚是如何通过拓扑学空间展柘的手段将自己的爱情观表达出来的,俨然成为了人们在对其作品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汤显祖在明中叶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创作出“临川四梦”,并在其戏曲实践基础上建构起“唯情”论,以此作为反抗封建专制礼教的一面旗帜,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汤显祖在戏曲创作实践和创作理论上重才情的观点同沈璨重音律的观点碰撞而呼应,形成了戏曲史上著名的“汤沈之争”,而“唯情”论在这场碰撞交流中亦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与《倾城之恋》,表面看来,二者并无关联。两段故事的女主角,南方没落贵族家中的小姐艾米丽和中国封建家庭中地位极低的寡妇白流苏,却有着惊人相似的女性悲剧命运。该文旨在通过两篇故事的对比,分析女性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赵学峰 《台州学院学报》2010,32(4):81-83,96
艾米莉.勃朗特的文学成就与其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艾米莉创作的源泉可以追溯到少年时代的教育。艾米莉的教育分为世俗和宗教两块,世俗教育主要受益于家庭内的互助学习,学校教育仅是辅助作用;宗教教育则受到福音派牧师父亲和循道宗信徒姨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观,并将其付之于自己的文学创作。艾米莉的世俗教育使她立足现实,踏实生活,而宗教教育则为她的艺术虚构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二者共同构建了艾米莉自由而不失理性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狄金森具有对自然、宇宙、人生最具独创、最具深奥的观察力,她以自由的灵魂书写出一个神秘而和谐的宇宙世界。死亡之谜作为宇宙人生奥秘的重要部分,则备受诗人关注。在她的“死亡”诗中,狄金森除了一如既往地使用突兀而大胆的意象、圣经隐喻以及为造成韵律上的起伏跌宕而使用短破折号外,她还有效地利用矛盾并置这一创作技巧,从而使其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反映出她的神秘宇宙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人妖之恋”是中国传统文学原型,它表现了男权社会中男性对于女性的一种既崇拜痴迷又恐惧忌讳的心理。海岩《玉观音》将传统的“人妖之恋”继承翻新,创造出现代版的“人妖之恋”。现代版的“妖女”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缉毒警察,她有正常女人的职业、人际关系、人生理想、情感、道德,有合乎情理的感情关系,所有传统“人妖之恋”的超验特点全部消除。海岩《玉观音》中的“人妖之恋”在写实的外衣下,将传统“人妖之恋”的丰富的社会、心理蕴涵表现得更加充分、深刻。海岩对传统“人妖之恋”文学原型的继承翻新,为我国通俗小说创作的继承创新提供了某种启发。  相似文献   

17.
李商隐“无题”诗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分别在中国与英国抒情诗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诗歌的意象着手,来探讨二者诗歌中意象共同的主要表现形式——潜沉的意象和扩张的意象在诗歌中相同和不同的表达,并简单梳理造成这些差异背后作者所处的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内缘的角度对英国诗人菲力普.拉金的诗《阿兰德尔墓》中的逼真细节进行了分析,认为这首诗是一曲生命和爱的恋歌,它表达了一种对于潜在的死亡的离弃以及对生命的怀恋,对爱的渴望。  相似文献   

19.
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情爱作品,文章主要对作品主题和内容体现的爱情观及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体现的爱情理想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