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默和赵方新的散文构思有很大差异,赵方新散文娓娓道来,简默的构思一波三折,总是夹杂着痛感,骚动不安,具有意识流意味。赵方新笔下的乡野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乐观喜庆之情,简默的散文在回首童年的同时却总是夹杂着对现代文明的控诉和对城市化进程中乡野颓败的无奈。二人的语言特色也差异很大。赵方新的语言多俚语、俗语,而简默的散文充斥着精工打造的诗化语言。赵方新的语言温婉亲切,简默的语言笔触犀利,恰成互补之势。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乡土散文系列是他创作成熟期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本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层认知和思考.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等方面共同构成了其乡土散文创作的心理诱因.  相似文献   

3.
苇岸和刘亮程的散文创作都着眼于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着眼于农业文明面向现代性时所发生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转化着的农业文明所养育的灵魂。其中刘亮程以民间改造过的老庄思想为主要源泉;苇岸则受西方20世纪哲学影响较大。同时,两者都具有诗性因素,但刘亮程注重表现人置身现实生活时的欲望与感受,苇岸则高度关注人类灵魂的纯洁,将现世生活欲望压抑到最低点。他们的创作延续了五四以来的乡土散文传统,并对当代散文的创作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吕虎平将其散文根植于民间的沃土中,并以一种平民的视角和立场反观乡土生活,乡土记忆与言说成为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与母亲是吕虎平散文的两大主题,大地是生养我们的民间土壤的代名词,而母亲则有着伦理学和人类学的双重意义,作者对这两个物象进行了热情的讴歌.散文朴素、恬淡,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5.
使命初探:21世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社会主义事业将从与工业文明相结合转向与生态文明相结合。这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的社会主义事业,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以及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我们不可能跳过工业文明与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而两者都包含着违背生态文明要求的负面效果,理想与实际措施必然产生差距。应对这两大矛盾,只能运用社会主义本身的优势来进行调节,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今后的重点是在不放弃结合现实的前提下,努力弘扬理想、推进体现理想的现实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乡土散文中的写人散文 ,展现了乡土世界里各色人物。作家以主观的感情、客观的笔调、陌生化的手法 ,突出乡土人物形象 ,使乡土人物反映了作家对乡土的记忆、经验和思考。其中运用的陌生化、怪诞等手法 ,更是这类散文所独擅 ,这些作品有助理解现代散文的艺术技巧及现代作家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7.
湖南儿童文学作家宋庆莲的儿童小说《风来跳支舞》展现出田园诗意地栖居的理想状态。作品的描写、叙事的语言,以及山歌、题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诗意。农耕生活、风俗传统的细致表达,传达了乡土田园的诗意。作者对城市工业科技文明与乡村/乡土田园美好生活矛盾,也通过手机的影响,做了象征化的形象表达。  相似文献   

8.
苏金伞是豫东大平原哺育出来的乡土诗人,其诗歌创作在河南文坛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但他又经受城市文明的洗礼,这样,就决定了他的诗歌的乡土性与城市文明的冲突。在对两种文明的双重失望中,构筑了他的生活理想与美学理想。此外,苏诗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不和谐。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生活经过头脑的艺术加工提炼而成的产物。同时,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总是融入了深深的情感,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所以,散文的托物言志是作者借景物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心愿;散文的借景抒情是作者借景物来抒发自己在一定生活环境下产生的情感。由此可见,散文教学要注重挖掘出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性。一、正确领悟散文作品抒情写志的真意散文作品中的景物是人心中之景物,所以,在教学散文的景物描写时,一定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背景,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内涵。如钱钟书的《窗》,除了揭示了窗…  相似文献   

10.
面对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让渡迁移、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点滴侵蚀及西风东渐所引发的“人性之常”与“现实之变”的矛盾,“京派”诸贤“礼失而求诸野”地在乡土社会中寻找寄托美好人性的小屋,并形成了在所求之野的乡土社会背景上对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人性之常、人性之美进行寻租模式的挽歌式创作。乡土社会既孕育了“京派”作家们自己生命中农耕文化情致,又承载了农耕文化所有美好的人性因素.既原型意义地构成作家的深层心理背景。又为其作品提供了土壤意义的意象体系和文化内涵。较之于革命派、人生派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的批判性,“京派”也因此染上浓重的理想色彩和挽歌情调,凸现该文化群落、文学流派的派性性征。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中西方文明进程,中国古代德性文明与生态文明有天然的相通性,西方古代理性文明易于通往资本文明。未来文明发展应该是一条中西文明间互相取长补短的新的文明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2.
人类发展指数(HDI)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但是仅用三个指标难以完整地表明人类发展的全部内涵,"四个文明"的提出显示了发展的目标性价值以及工具性价值。"四个文明"在社会文明的整体系统中是相互联系的。物质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是政治保障。生态文明是前提条件。以人类发展的概念为基础,构建了"四个文明"指数。通过对辽宁省"四个文明"指数的测量及分析,寻找提升辽宁省"四个文明"指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三大构件,统一于社会主义义现代化的总目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决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性质并为其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的提出,是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明观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明是由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社会主义明观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时代(黑色文明)未来将要走向综合文明(绿色文明),农业文明是人类主体依赖自然客体的时代,工业文明是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对立的时代,未来的综合文明必将走向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的辩证统一,人类通过合理的科技创新,将营造起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它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共同构成社会文明的系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要准确理解并把握其含义 ,要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坚持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8.
从文明的结构与层次的角度说明了“两个文明”与“三个文明”的区别,指出了“两个文明”和“三个文明”的提出都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尤其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充实人的精神世界。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才能保证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充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的思想、文化、科技和教育成果,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社会和人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纳西威廉斯自己的文学创作始终致力于表现"脆弱的美丽"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欲望号街车》也同样呼应着这一主题,它关注了美国主流文化下被边缘的亚文化个体以及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在这一戏剧中,作者藉由布兰奇的个人悲剧命运,控诉了美国现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亚文化进行迫害的事实。布兰奇作为亚文化的符号和代表所遭受的不公与残酷,揭示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压制和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