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空间叙事理论突破传统叙事中的时间维度,凸显空间因素对叙事的影响。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对空间叙事理论相关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和时间等参数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并基于图谱总结空间叙事理论的研究热点、现状和趋势,着重分析了空间叙事理论在文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发现空间叙事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不断细化并与国家发展及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体系和框架。空间叙事理论未来的发展应结合中国特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和女性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的诉求,形成了一部女性运动发展史和女性文学史。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相呼应的是西方女性文学作品,西方女性作家在女权主义和文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暗的火》中主人公金波特在前言、评注和索引中描述了双重对立的地理空间——美国和赞巴拉王国,体现了其文化冲突下的思想与情感。文化差异让金波特倍受“在别处”的身份焦虑困扰,身份焦虑、对异乡的恐惧以及对原乡的追忆反映在了他所描述的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这两处文学地理景观之中。金波特赋予了虚拟的文学景观文化意义和身份意义,表现了流亡这一文学主题,作者纳博科夫通过对金波特的刻画体现了其审美倾向、创作目标和理想。  相似文献   

4.
一、赛博空间文化在人的发展中的根本属性 赛博空间文化,指人们在赛博空间形成的文化。赛博空间,又可称为网络空间或虚拟空间等,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为技术基础的用于信息交流的与物理空间相对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知识空间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适应测试是知识空间理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因此,知识空间理论也被认为是一种教育测量理论。为了得出该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之间的联系,本文对这两者的心理学基础,自适应测试实现过程及应用范围作了较深入的对比研究,从而得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不同点。  相似文献   

6.
“空间转向”是当代学术思想前沿发展的重要标志。电子传媒的出现导致传统文学边界的消解、赛博空间的生成和大众狂欢时代的崛起。根据中外学者关于空间与文学的理论与批评实践,空间与文学的关系模式有三种:传统文学、流散文学和网络文学。文学研究向宏观文化和微观文本“双向拓展”的文化诗学是我们反思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7.
剧本杀游戏以一个推理剧本为基础,通过多个玩家的发散,共同构筑出一个新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拟空间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又是如何令玩家为之着迷的,这些问题可以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进行多角度、更全面的解读。列斐伏尔提出空间是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者的辩证统一,剧本杀游戏创造出来的暂时虚拟空间符合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8.
"空间转向"已成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理论研究的共同趋势。空间意识与空间话语的缺失,是国际关系学不可忽视的理论疏漏。实现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转向",成为一项兼具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研究议程。这一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的议题:一是从哲学层面对"空间"进行重新审视,奠定国际关系学空间理论的哲学基础;二是在"社会学转向"的基础上,对国际空间进行社会结构研究和社会过程研究,以构建国际关系学空间理论的内容框架。实现国际关系理论"空间转向"有两条可行研究路径:一是推动反思主义理论的空间化;二是通过建构主义与地缘政治学的融合,构建地缘政治的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自传界纯粹探究自传的真实性问题的研究路径已经几乎被舍弃,许多批评家认为,对自传文类来说,探讨自传的真实性,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文本、自我、身份的问题开始占优势。概而言之,对自传的理论研究可分为两大流派:一是把自传作为基于自我存在的本体论的概念的文本、流派进行研究的古典自传理论派;一为视自传为虚构文本的解构隐喻派。自传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人类学现象,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人种学家、社会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解构主义者、后殖民和女性主义者的目光。而中国的自传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合成空间理论对人类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有独特的阐释力。在对合成空间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探讨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现象,它的风起云涌,是外部社会和文学内在趋势等诸多因素形成合力的产物。本文把网络文学置于当代的文化境遇之中,从双重视角入手,把握网络文化、后现代文化思潮以及当代小说对网络文学美学特征与审美走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新闻理论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经典著作,受到传播业者和学者的关注,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与争议,但国内外对该书的批判,大都针对于书中具体的研究内容,关于这一著作对新闻史学研究的影响和可资借鉴方面的论述则很鲜见,本文从哲学探索的研究视角、对社会制度与报刊关系进行探究的研究方法、横向比较、世界范围的整体视角四个方面探讨了该著作对新闻史研究提供的可资借鉴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先秦诸子在"诸侯异政"、"贵贱无序"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各自的正名理论,虽然其出发点和服务对象有所不同,但诸子的正名理论都主张通过德治和法治方法的互补性来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先秦诸子的正名理论对于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以下几点启发和借鉴意义:一是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三是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学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体的新型文学样式,它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学搭建的新型平台上进行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引发了文学创作和消费接受的又一次巨大的变革。创作主体的群体自由性、本文生成网络化、传播媒体便捷化、消费接受快餐化是网络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最主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室的空间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学习空间的教室是多层次空间形态的复合体,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是教室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方面。现代教室可以按照功能划分成不同的空间,这种具有多种功能、富有弹性的空间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社会参与的机会。通过几个设计案例,分析了教室空间布局需要考虑的功能、适应性、灵活性等因素。教室空间架构受班级人数、教室密度等因素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教室的现状,提出一些教室重构的建议。最后,探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室空间架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译介、交流的现状,分析、梳理了三种最引人瞩目而且将继续在世界儿童文学论坛上占据主要位置的创作潮流。  相似文献   

17.
从人的存在和发展来看,人存在的空间不仅有自然物理空间,还有社会空间。人的生存空间是人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生产、创造出来的。空间生产包括物理空间生产和社会空间生产两种类型。两种空间生产分别呈现为显性和隐性的状态,他们之间表现出既互为前提又互为结果的辩证关系。不能准确、清晰地把握两种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当代中国城市建构实践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代价。在更深的层次上,当代中国城市建构现存问题背后的实质是资本关系及其意识形态神话。实现城市建设从技术建构到社会建构的转换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庞金友 《教学与研究》2006,34(10):66-72
传统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日益面临全球化的挑战。一方面是民族国家的某些职能与角色正备受冲击,另一方面则是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行为体的地位与作用日显其重,但基于对民族国家内在的适应性和不可替代性、公民社会脆弱的独立性及对国家的依赖性的考虑,西方学者大多肯定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承认全球化在打破国家与社会的传统边界和力量均衡的同时,也使两者合作与冲突的机会相应增加。在他们看来,欲求两者间和谐与健康的关系模式,必须在国家和公民社会这两个支点上同时着力,进行双向的、多维的良性建构。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当代西方伦理学从纯概念的分析研究向规范伦理学回归已经成为一种主导趋势。从宏观上看 ,已成气象的当代规范伦理学有这样三大类 :一是以罗尔斯等为代表的社会正义论 ;二是以麦金太尔等为代表的共同体主义 ;三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在语言哲学基础上建构的交往伦理学。  相似文献   

20.
文艺学的当代性转换归根结底应当落脚在对“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深入研究及其理论蕴涵的开拓上。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思想中所包含的对“实践的人”、“人的实践”的思考,对于我们推进文艺学的当代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建构意义。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学思想,深入探讨了它在文艺学的当代性发展中与新的文艺本体的确立、文艺学当代性转换的逻辑起点的建构以及重新认识文艺本身等重大理论问题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