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对待伊斯兰教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施政措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一般来看,清政府在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前期。对伊斯兰教还是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但是,清王朝在对待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和教派矛盾的处理上,出现很大失误。其政策的重心由宽容保护转向严苛的政治管制和军事高压,这在处理甘青地区伊斯兰教派斗争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清代民族政策是清代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康雍乾时期,清政权采取了适当宽容和尊重的政策来对待回回民族及其伊斯兰教,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对三朝民族政策的实施及其变化,解读当时回民的境遇,以祈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开封市区伊斯兰教在1917年出现了教派分化,产生了格底目和伊赫瓦尼两派。该市区独特的伊斯兰教氛围、包容的宗教政策和互不隶属的寺坊制度促进了伊赫瓦尼派在开封的发展和壮大,促成了两教派和平伴生近百年。两教派在教义和教法上的差别并不是宗教信仰上的不同,而是对伊斯兰教教义的不同阐释,对伊斯兰教本土化发展路径的不同选择。所以,两教派间的分歧会继续延续,但在不断扩大的现实社会需求下,两教派将逐渐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4.
由于新秩序时期政府加强政治伊斯兰控制的政策,由于厌倦伊斯兰政党的行为及其在国家政策上的无所为,穆斯林逐渐涉足非正式的政治活动。他们在社会、经济、教育、知识分子事务方面的行为变得活跃。另一方面,它对伊斯兰教的态度变得更加宽容,它对于伊斯兰教在经济、社会、教育、法律以及其他非政治领域的态度是支持的。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一词频频见诸报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主要教派有逊尼和什叶两派。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近年来在伊斯兰教内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16~19世纪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的历史作一简单回溯与梳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宽容与自由并没有严格界限。在向个人宗教良心自由的目标迈进时,某一教派集体得到宗教宽容乃是必经步骤。在教派纷争的宗教改革时期,“教随国定”,即某一诸侯可以决定该国臣民的宗教派别隶属,曾经是挣脱宗教专制的积极成果。它随之被“一块土地,多种信念’的现代法制精神代替。对某些教派的特殊宽容被对一切宗教的宽容所代替。  相似文献   

7.
青海伊斯兰教内部情况复杂,教派繁多,有老教“格底目”,也有四大门宦的几十个支派,还有新教“伊赫瓦尼”和近几恢复、发展起来的“赛来非耶”。教派之争由来已久,主要有新教和老教(主要是门宦,我省群众习惯上把门宦也归为老教)之争,近几年又加上了新老教同“赛来非耶’(即三抬教)之争。教派纠纷对我省的发展和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代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问题是指自1977年齐亚.哈克执政以来的伊斯兰教问题,尤其是指巴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问题。当代巴基斯坦伊斯兰教问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治理想迥异的两个派别之间的斗争是其根本原因,特殊的国内原因是其滋生的土壤,国际因素对它的形成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巴基斯坦伊斯兰教问题在当代的发展历经了齐亚.哈克、贝.布托和谢里夫、穆沙拉夫、扎尔达里执政的四个阶段。其主要表现:一是自巴建国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政教关系;二是伊斯兰教两大派系之间的教派斗争;三是巴伊斯兰教极端组织势力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其实质是伊斯兰政治化和政治伊斯兰化,基本特征是宗教与国体的不重合性和国内的教派林立。"9.11"事件以后,随着巴国际反恐地位的提高,这一问题不仅深深影响着巴基斯坦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巴国家的安全与国际和平。对当代巴基斯坦伊斯兰教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巴政府正确解决国内伊斯兰教问题,为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良好的宗教环境,同时,也有助于维护中巴友谊,并对国际反恐和周边国家地区防范伊斯兰极端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神秘主义者通过自身非理性、神秘的感性经验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基督教畀教诺斯替教、犹太神秘教派喀巴拉及伊斯兰教中的神秘主义派别苏菲教派对博尔赫斯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加之博尔赫斯本人善于运用玄幻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特殊的小说形式,其作品映射出神秘主义的芬芳与温静。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其产生时间晚,且发展迅速,尤其在当今世界更显现其强劲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伊斯兰教的产生、发展状况及社会现实剖析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发展中的凝聚作用;各种教派矛盾斗争中的调和作用;阿拉伯国家社会前进探索道路上的激励作用.正是这些独特作用,才使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充满活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1.
沙俄对中亚伊斯兰教的政策,其根本特征是不尊重和蔑视,但在其征服和统治的不同时期,表现形式或侧重面又有所不同。征服和统治的初期主要表现为或侧重于忽视甚至是扶持;到后期随着在中亚统治的加强和巩固,也由于对其中亚殖民地需求的增加,沙皇政府开始采取侧重压制伊斯兰教和传播东正教的政策,推行俄罗斯化,企图逐渐削弱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影响。但这一政策除激起中亚民众的反感外,并未达到削弱伊斯兰教影响的效果。故十月革命以前,伊斯兰教一直在中亚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宣化岗是中国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教派的宗教活动圣地,它的兴建与埋葬于此的第五代教主马化龙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背负"教主"和"贼首"双重身份的马化龙的历史际遇是伊斯兰宗教与中国社会发生的一场深刻互动,而正因马元章秘葬马化龙于宣化岗,并且据地复教,从此宣化岗便被赋予了独有的宗教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求教师以爱心和宽容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纠纷时,更应采取多种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冷热适度,宽松适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化解矛盾,达到心服口服,改正错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泉州的伊斯兰教派已难觅踪迹。但是元末爆发的亦思巴奚事件却给我们提供了一 些蛛丝马迹。本文认为亦思巴奚事件是具有伊斯兰教派争的性质,而不是所谓的“反元”或“叛元”的起义,从而推测出该 事件是泉州伊斯兰教派中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派争。  相似文献   

15.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在甘肃省辖的循化地区,爆发了一场由苏四十三领导的回族、撒拉族群众反清起义。这是一次颇具宗教特色的武装斗争。参加者都属伊斯兰教的哲赫林耶教派,领导人苏四十三则是该教教派的阿訇,因此也称之为哲赫林耶起义。这次起义人数不过两千,时间总共不到半年。但事因复杂,爆发突兀。一时间,竟使省城兰州告急,朝野惊动,甚至连乾隆皇帝也坐卧不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疆反分裂斗争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疆地区的反分裂斗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正确认识伊斯兰教与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关系,认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徒在反分裂斗争以及新疆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纠正一些人的模糊和错误认识,对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调动广大伊斯兰教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保证新疆地区反分裂斗争取得彻底胜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泉州的伊斯兰教派已难觅踪迹。但是元末爆发的亦思巴奚事件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蛛丝马迹。本文认为亦思巴奚事件是具有伊斯兰教派争的性质,而不是所谓的“反元”或“叛元”的起义。从而推测出该事件是泉州伊斯兰教派中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派争。  相似文献   

18.
刘智是清初著名的回族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其译著数量大、方面广、富哲理,然流传于世且为人们所熟知的尚不足十种。究其原因,一是清政府对伊斯兰教采取岐视和诋毁政策,限制回族学人所著伊斯兰教汉文书籍的刊刻;二是回族自身不向教外人士传教的保守思想。但因一些不畏艰险的教内外热心人士的努力,这位回族译著大师的汉文译著毕竟还有一些得以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9.
宽容本来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为缓和教派冲突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它试图在不同信仰者之间谋求和平共处之道。在应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冲突的过程中,宽容演进为规范政府权力,保护个人自由的法律原则 防范多数暴政,确保社会多元的治理规则。宽容的政治价值体现为保障权利的法治结构,多元共存的政治秩序,寻求共识的政治程序,它被民主所吸纳,使得现代民主包含了古代民主所不具备的保护少数、容忍多元、协调差异的理念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有过蓄奴释奴制度,可是没有一个国家象伊斯兰帝国那样典型。伊斯兰帝国的发详地阿拉伯半岛自然条件恶劣,加之三面临海,北面又为沙漠所隔,犹如孤岛.所以阿拉伯人十分落后.在所谓“蒙昧时期”(指伊斯兰教诞生前),阿拉伯人几乎全是文盲.伊斯兰教初兴,麦加最大,最有影响的古莱西氏族能书写者仅十七人,显然,它影响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并且伊斯兰国家的缔造者穆罕默德对其是意识不到的。但阿拉伯民族有着乐善好施、宽容好客的道德传统。加之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不幸的童年,使他对遭厄运的人们充满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