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董仲舒伦理关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象征文艺观也有着潜在的体系。天意神秘论是其哲学基础;天有目的,有意志,但天意是神秘的,人们只能通过物来了解天意;诗言志是其文艺本质论:文艺言天意、天志,圣人即是通过语言来发天意的,所以文艺言圣人之志也即是言天意、天志,诗言志,所以董仲舒提出要重质而轻文;诗无迭诂是其文艺鉴赏论:诗是圣人用来发天意的,而天意又是神秘的,诗只是天意的象征,应透过诗的语言理解内在的大意,理解诗所言之志。  相似文献   

2.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对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一,“奉天而法古”是董仲舒的基本思想。“奉天”即法天道,“法古”即法圣人经典之道,这蕴含着“文本于天”的观念,是刘勰《文心雕龙》之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来源。其二,董仲舒认为天人同类相应,即天人在道德、情感等方面相感应、感通,这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学创作和审美追求。天人同类相应不仅仅是隐喻方法,更是思维方式,把古人的内心世界(德性、情感)与天地的外部世界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构成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三,董仲舒“《诗》无达诂”的思想,揭示了文本解释中的一般特征,也构成了他的解释方法。文本没有恒常不变的原义,文本的意义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解释者可以创造性地解释文本。其四,董仲舒指出《春秋》文本的基本特征——“微言大义”,也构成了他的解释方法:一是《春秋》之辞字面义与深层义有间距性,解释者由文辞的字面义入手,又要突破其字面义而把握其深层义,“见其指者,不任其辞”;二是《春秋》所记之事与事实真相背离,即“微言”“讳”,要求解释者推见至隐,以把握事实的真相及其隐含大义。  相似文献   

3.
“诗无达诂”说虽产生于西汉,但与先秦哲学思维方式、先秦人对诗的引用解释和汉初今文经学的学术方法有关,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同时和诗歌之中意、象、境的复杂性分不开。从古代诗论对此问题的探讨,可见构建中国文学解释学的艰难。  相似文献   

4.
“诗无达诂”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中的名句,和西方的接受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美术欣赏接受活动中也存在着“诗无达诂”现象。本文试从美术欣赏中“诗无达诂”的产生、“诗无达诂”与“坐实”、以及“诗无达诂”是欣赏中的再创造几个方面试谈“诗无达诂”与美术接受活动。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董仲舒的生平经历,阐述其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及教育政策,设立学校、兴办选举、统一学术。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莱蒙托夫的抒情诗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诗歌,或直抒胸臆,或内心独白,缺乏现代诗所具有的那种含蓄蕴藉、富有多义性。其实,莱蒙托夫在抒情诗创作中已开始追求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具体表现是他创作了二十余首象征诗,并且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其象征诗大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与比喻难分的象征诗,往往由一个比喻拉长、展开,形成相对出现的本体和喻体,并且往往曲终奏雅,点明主旨,主要产生在其创作的早期;二是借民间传说或外国诗来构成通体象征的象征诗,是颇为成熟的象征诗;三是自创的通体象征诗,这是诗人创作中最具独创性也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李金发是我国二十年代有代表性的象征派诗人。《弃妇》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意象内涵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弃妇》的本意在表达对人生命运的悲苦、孤寂与不平的内心感受,但诗人不是直接抒写这种感受,而是通过“弃妇”的不幸与痛苦来象征和暗示。李金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支异军,他的诗,历来毁誉参半,其本人被称之为“诗怪”。  相似文献   

8.
胡德刚 《文教资料》2008,(31):116-117
本文论述了诗歌的欣赏原则-"诗无达诂",并举古今诗作具体说明,最后分析了造成"诗无达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作为一位文论意识极强的美国女作家,其文艺观的第一个特点是“自然说”。其“自然说”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创作方法上应公正客观地表现真实的人性与生活,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其自然说的第二个含义就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其风格、形式等,都要“自然”形成,而非刻意为之。其文艺观的第二个核心是文学要有人民性。赛珍珠认为,创作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人民,为了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朦胧特点及其教学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教学中采用模糊性往往能收到比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更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它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诗无达诂”和模糊含蓄艺术在诗歌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为求得对诗歌的“达诂”对作家、作品、读者,都给予了足够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仍然不得不说:诗无达诂。尽管如此,我们却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中,发展、丰富了诗歌批评理论、批评方法,对诗歌的批评,也就越来越向更高的层次前进。  相似文献   

12.
诗无达诂,这是董仲舒说过的话,古诗词亦画、亦情、亦理,简洁、短小,诗句的言外之意,要靠读者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许多时候,是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的,会因时因人而有歧异,这是"诗无达诂"的明显特征。文无定法,指写文章没有固定不变的规程,可以不拘一格。对有的文章,可以说是不仅无定法,甚至无定意——没有固定的意义,可以有多种解读。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的象征文艺观对后世历朝历代的文学创作、文艺理论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线索分明的中国古代哲理诗学传统,同时形成了以松、竹、梅、兰、菊等为代表的有关美好自然物的艺术范型.  相似文献   

14.
纳兰词《采桑子》中,"谢家"指所爱子。"十-年"如果从卢氏死算起已是1688年,此时纳兰已死三年了,所以不可能是悼亡之作。中国文字有多义性特点,分析词句含义时应把它放在全篇主旨的大背景中去讲折。如《浪淘沙》中的紫玉是指饰物金钗,不是指吴王夫差女儿紫玉。《梦江南》中的"心字"指心,而不是指心字香。抓住了全篇主旨就可以避免穿凿附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阐释学资源,在面对阐释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问题上,同西方阐释学一样也一直存在着分野。或是"断章取义"、"诗无达诂",将阐释的主体因素发挥到极致,以致以比附或政治教化来曲解作品;或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从作者本义角度去考证文本的意义,文本没有获得独立于作者之地位。相比之下,"出入说"提供了阐释者与文本关系的有益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诗无达诂而有诂,诗无确旨而旨存。古今学人解诗,皆各以己意说之,即以己之志逆诗人之志而己。逆之成理,研之有据,则成一家之言,或有所谓之“误解”,不必弃也。诸家于《诗经》文本有所见,足矣;诗之本义,还诸诗人可也。故本文于诗之《小星》等七篇中文句,或有“误解”,然必揆之以情,度之以理,副之以据,以己意逆诗人之志,庶几近哉?  相似文献   

17.
董仲舒以"三纲"为核心,论述了君承天意、法自君出的合理性,阐述了任德不任刑的思想内核为"阳德阴刑",即德主刑辅。将其贯彻在立法、司法之中则为"引经决狱,秋冬行刑",进而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确立儒家德刑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的正统地位,为中华法系的形成起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上,董仲舒不主张只通一经。他认为只通一经,局限性太大,有些思想难以明白。而且各经有自己的特点,只通一经,就不了解其他四经的特点,同时也不了解这一经的特点。所谓“通一经”也就要打上引号了。是不是越博越好呢?也不是。书太多,学习不过来,负担太重,会产生厌烦情绪。而且,贪多嚼不烂,多则惑,没有思考的时问,死背硬记,不能理解。董仲舒主张以六艺为基本教材,所谓“简六艺以赡养之”,再辅以其他参考书,如《公羊传》等。  相似文献   

19.
摘要:“诗无达诂”是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命题.最初是为汉代儒生自主阐释僻经》提供的一个思路,但却运用到了文学鉴赏当中,并且它的应用很好地阐释了文学鉴赏的多义性,成为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诗无达诂”的产生是有其来源的,它之所以能广泛运用到文学鉴赏之中,一定有重要原因促成了这一结果.但是,“诗无迭诂”的应用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先生在其数十年的说诗谭艺中,虽指出“诗义不显露亦不游移”,但并不认为“诗义”不可解。他强调从“诗艺”层面来探求诗之“正解”的解诗方法,不失为20世纪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一种独到的诗学解释学体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