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是形成乐观、探索精神的重要因素,有强烈的情感,才能产生追求真理的愿望。因此教学中应调动情感因素发挥作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章有情,皆为心声,文丝脉络,被情所牵,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论文、鉴诗、评人、赏物都得移情入文,以情品文。因此,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学科这一特点,促成学生主体情感与文中客体情感互融、互动、互补,从而激起学生智慧、潜能的火花。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包揽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帮助者。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投人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喜欢语文学科。下面我就谈谈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语文原本是最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一门学科,但不知从何时起,支离破碎的分析、繁琐的考证,代替了有血有肉的语文教学,学生愈来愈对语文感到厌倦,没了兴趣。为此,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这方面的职责和优势,着意开掘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因素,选择和创造最适当的教学艺术和技巧,既要倾注爱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又要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的落实,培养学生的理智感、美感、道德感,从而促进学生智能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善于等待     
  相似文献   

6.
7.
8.
陈连红 《教育艺术》2004,(12):45-45,44
学生的学习与需要、兴趣、动机、情绪等情感因素密不可分,离开了情感因素参与的学习活动,会变得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容易疲劳,记忆不牢。所以,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别出心裁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对话情境,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欣,增加积极的自我暗示,强化未来成功的吸引力,激发成功的欲望和学习的激情,  相似文献   

9.
焦军 《陕西教育》2007,(5):22-23
语文教学是极富情性化的活动。它既承担着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又负载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担。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教材中的认知与情感因素的挖掘,而不能足够重视教师情感因素对教育教学的作用。而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科学,知、情、意、人格、情感、性格、心理品质等多方面因素都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提出了很高要求。可是,日常教学中,我们都重视研究教师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而对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却注意不够,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说,长期以来,大多数课程的重点,越来越趋向以牺牲情感目标为代价,而只集中在认知上。其实,情感比认知更重要,情感是认知的内驱力,所以,语文教师的情感特征问题在当今创新教育、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值得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就显得呆板乏味、干巴巴,而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产生是统一的过程,因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行动情后入情,而致“缘情悟理”。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常用“四字诀”即用“读”、“看”、“想”、“议”来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读”——朗读是激发情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每一堂课都要讲究设计艺术,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情感传导作用。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诱发学生的情感,下面谈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而语文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人格,而且也展示了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爱上母语——语文课,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这也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作为最有活力、最具灵性、最有趣味的学科,屡屡避受学生的冷遇,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社会上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世俗影响.一些偏题、怪题的出现导致学生心理的失衡。但究其根源。语文老师毫无激情的讲析也难辞其咎。比如,教师中规中矩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语文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课堂上得不到任何的体现。于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听着不过瘾.看着不解渴,语文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是最富情感的课程,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注入和传达。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传达情感,升华文本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育一直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感和情操,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精神和人格,使情感教育有效、合理地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提高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抓住"传情点",体验作者情感文章的情感信息总是附着或蕴藏于一定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方式之中。所谓传情点,是指那些在传情达意方面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传情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情感交流的桥梁。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教师要抓住"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的"悲伤"传情点展开情感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伯牙伤心欲绝的心情,然后深化引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所创作的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它以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强烈的艺术魅力,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与民族智慧,并流传千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领悟新课标的精神,正确地把握古诗文的内含,认真组织教学,对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大有裨益的。笔者从事语  相似文献   

17.
灵性点拨,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教师灵活自如地及时点明思维方法以及思维的方向或轨道,使学生豁然开朗、障碍扫除、思路畅通,使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法。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帮助者、学习思路的开拓者、学习智慧的点拨者。一、运用灵性点拨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的灵性点拨要有灵感。教学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感悟有得,得心应手。点拨既要有灵活机智的运用,又要掌握妙手生花的火候。一方面表现出  相似文献   

18.
“为人师表”这一古训因其丰富的内涵和积极的意义而历来被人们推崇,已成为师者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但由于这一古训对为师者有较高的要求,在悠久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无形地确立了教师在学生中的绝对权威,并逐步掺杂了一些“师道尊严”的封建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早已取代了“师道尊严”这一封建道德观念,但其根深蒂固的影响难免会在我们部分为师者身上有所表现。比如有时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总以自己一惯正确的面目出现,和学生缺乏平等的交流。要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孙海霞 《语文天地》2013,(16):28-29
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学作品历来讲究"情","情者文之经","情"是"文"的命脉,"文"是"情"的载体。每一篇语文教材都是有"情"之物。它们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读好文章总能让人如痴如醉。语文学科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良好的情感体验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  相似文献   

20.
陆春雷 《上海教育》2007,(6B):62-62
激发兴趣,达成情感共鸣从一定意义上讲,语文课是情感课,是一块情感共鸣的教育艺术园地。因此,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生情的目的。我有时运用幻灯片演示,创设情景;有时放段音乐,创设氛围;有时来个智力问答,调动学生的激情,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显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